• 字體:

“萬園之園” 六代帝王心血
( 2010-10-22 )



遊人參觀圓明園遺址的“諧奇趣”。 路透社資料圖片

      當年號稱“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是大清帝國王冠上最耀眼的一顆明珠。從1709年開始營建,圓明園伴隨康雍乾盛世,以及此後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150多年裏,不斷擴大、增建、修繕、翻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園林,集建築、園林、文化、收藏於一體,成為清朝盛世的象征和榮耀。

      全盛時期的“圓明園”,實際上是清代北京西郊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同治年間改稱萬春園)等幾處皇家園林的合稱,非一人一時建成。
      康熙時期:建首座大型皇家園林
      17世紀中葉,當清廷建都北京之後,京郊一帶成了皇室和八旗貴族的莊園。康熙初年,康熙曾在玉泉山麓明代的嚴華寺舊址上修建行宮,初名澄心園,後改稱靜明園。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他首次巡幸江南,對那裏的青山秀水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北京後,便在北京西郊明朝武清侯李偉的故園清華園舊址之上,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皇家園林——暢春園,作為他的離宮。
      1692年,康熙帝又在靜明園以西的香山東麓建成了靜宜園,這樣,暢春園與靜明園、靜宜園形成了鼎足並峙之勢。
      雍正時期:面積擴建至3,000畝
      1707年,康熙帝在暢春園附近賜給皇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帝)一塊建園基地,讓他建造自己的花園。兩年後,花園的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由康熙帝御題“圓明園”的匾額,自此,圓明園有了它正式的名字。
      “圓明”?玼是雍正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而圓明園的含義,以雍正自己的說法:“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雍正即位後,清廷已是國庫日豐,雍正決意大規模擴建整修圓明園。雍正二年(1724年),皇帝召集成千上萬的工匠,首先在圓明園南部破土動工,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等大臣屬僚們的辦公場所。自此,圓明園正式成為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等五代清帝園居理政之禦園。
      擴建後的圓明園,佔地面積由原來的600畝達到3000畝左右。在雍正朝時期,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完成,後來乾隆命宮廷畫師所作《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中的33景,已經全備。
      乾隆時期:修建工程最費心
      乾隆還在當皇子的時候,雍正賜其居於圓明園的長春仙館,曾在萬方安和以北的桃花塢(後更名為武陵春色)讀書,這讓乾隆帝一生都抹不去圓明園情結,也成為清代諸帝中在圓明園修建工程上最費苦心和最下本錢的一位。
      乾隆繼位這年,國家財政狀況持續好轉,國庫存銀達到3,000萬兩,相當於清政府整整一年的收入。乾隆繼續耗費巨資擴建圓明園。同時,信奉“錢聚則民散,錢散則民聚”的他,也希望通過大興木土來疏散國庫年年余積之白銀,圓明園也因此迎來其黃金時期。1744年,已做了十年皇帝的乾隆躊躕滿志,不僅國內殷實富足,他統治下的帝國還是同時期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這一年,乾隆命令宮廷畫師繪就《圓明園四十景圖詠》,懸掛於皇帝自己安寢的九洲青晏景區。
      據清史記載,到乾隆四十五年,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園林“三山五園”已基本成形,其中最漂亮的圓明三園(圓明、長春、綺春),總面積5,200多畝,園內建築面積不少於16萬平方米,而且一年之中,圓明園內日日花開似錦,堪成“萬園之園”。此時的圓明園,已成為整個帝國的中心,除了每年的重大祭祀活動外,皇帝已不再回到紫禁城居住。
      嘉慶道光咸豐時期:仍有修葺
      嘉慶、道光年間,在財力捉襟見肘、國勢日衰的情況下,清廷對圓明園的重飾修葺仍時有進行。之後的咸豐同樣在園內修修補補,不時在園內添建改建部分園林建築。但咸豐住在圓明園的日子並不好受,英法聯軍為打開中國市場,已經對中國進行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10月18日,進入園內的約兩萬名英法聯軍,竟在大肆搶劫後,將包括圓明園在內的海澱皇家三山五園一併焚燒。
      圓明園一劫成灰,熊熊烈焰之中,龐大的清王朝也像一個傷痕累累的巨人,緩緩地傾頹,終難逃滅頂之災。

      慘歷三大劫 名園剩殘垣
      “木劫”:古樹名木 燒炭換錢
      圓明園被焚,讓清皇室痛徹心扉。同治七年前後,重新回到北京的慈禧太后,因三山五園盡毀,不得已住回紫禁城。
      同治為慶祝慈禧40歲生日的時候,提修復圓明園一事,但當時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財力枯竭。國庫虛弱、外侮當前,反對甚眾,修園工程最後不了了之。
      光緒12年,清王室對1860年火焚中的皇家園林又開始悄悄重修。這次清王室選擇了萬壽山上的清漪園進行復建,用於慈禧太后養老。清史檔案顯示:在光緒14年前,清漪園的大部分建築都已經復建,而修園銀兩來自新成立的海軍衙門。建成後,該園改名頤和園。挪用海軍衙門軍費私修皇家園林一事,在國難深重的清末,備受國人詬病。光緒21年,海軍衙門撤銷,清室修園工程被迫停工。
      1900年(庚子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挾同光緒倉皇奔逃西安,北京城再次慘遭洗劫。圓明園又一次湧入大量殘兵游勇、地痞流氓,他們在園內肆意拆毀殘屋、砍伐古樹名木,將之燒煉成木炭換錢。時文記載:當時園內成天煙霧瀰漫,燒炭不斷,而附近清河木炭市場炭積如山。另外還有全部銅鑄品,也在這時被洗劫。這次“木劫”過後,圓明園原殘存的少量園林建築及同治、光緒兩朝勉強修葺成型的建築,徹底毀於兵匪內患。
      經過這次嚴重破壞,園內一些地方已變成蘆葦連片,麥壟相望,如同田野一般。1908年,圓明園撤銷管園大臣。1911年,清政府為把廢園管理起來,決定將它附屬於頤和園,由清廷總管內務府大臣世續等進行管理。
      “石劫”:殘石斷碑 亦未倖免
     
北洋政府時期,一片荒涼的圓明園又經歷了一次長達數十年的“石劫”。這一次,連園內的殘石斷碑、圍牆石礎也無法倖免。
      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結束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統治。民國政府承諾對清帝及皇族原有的私產加以保護。這樣,圓明園、頤和園等自然仍歸清室所有。
      但皇室毫無防衛能力,太監、軍閥、官僚、地痞、奸商等對圓明園內的殘余物資肆意掠奪,大批的磚瓦、木材、石料等繼續被盜賣,無數精美的漢白玉石雕、石碑以及假山太湖石等被盜走後,用去裝飾和修建私人宅院和墓地。
      京畿衛戍總司令王懷慶令人拆毀圓明園內外圍牆,大運磚瓦石材,用三年時間,在圓明園外修成一處私人花園——達園;擔任巡閱使的曹錕,為修建其在保定的私家花園,也從圓明園文源閣拉走數十車太湖石,經由西直門裝上火車運走。遠在東北的軍閥張作霖,更從圓明園搬走了大量漢白玉,運到遼寧去建造自己的墓地。此外,前清太監、旗民和當地居民偷竊的許多小東西,更是難以計算。凡是能作建築材料的,如方磚、屋瓦、牆磚、石條、石柱、紫銅管道,甚至碾米作坊奸商向大米中摻假用的白沙粒等等,無不從圓明園廢墟上搜刮。當時連附近農民家裏的豬圈,都是用圓明園的磚石砌築的。就在這樣肆無忌憚的拆毀中,圓明園的城牆迅速消失。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北京(當時叫北平)附近的飢餓農民、前清太監和前清的滿洲旗民,來到圓明園的舊址上挖地,把這裏變成了農場。到1949年前,圓明園這座皇家園林已被掠奪破壞淨盡,幾乎變成了一片荒涼的野地。只剩下西洋樓若干石柱,孤零地矗立在叢灌之中。
      “土劫”:挖山造田 建房毀園
     
中共建政後,直到“文革”時期,人們在圓明園挖山、填湖、造田,增加糧食生產,被後人稱之為“土劫”。
      1950年代初期,為了使圓明園遺址受到保護,周恩來總理明確指出:圓明園遺址要保護好,地不要撥出去,帝國主義把它燒毀,以後有條件可以修復。但由於園內有700戶約3,500口農民,他們佔用了園中近2,000畝的土地。這些農戶為了生產和生活,仍不斷挖山填湖,佔地建房,擴充耕地,因而遺址仍然受到破壞。
      1960年代,到了三年困難時期,人口也迅猛地流入園內,繼續大規模平山、填湖、造地、砍樹、蓋房子。更有甚者,公社一級的馬場、豬廠、雞場、鴨廠、大型的麵包廠、機械修造廠、區供銷社的土產部、區級印刷裝釘廠、打靶場……都在這塊無人管理的土地上發展起來,居然成了一個自由王國,各自隨心所欲,毫無顧忌地去改造這個遺址。
      “文革”期間,歷史文物被當成“四舊”橫掃。圓明園文化遺址再度陷入無人管理的狀態,又一次遭到嚴重毀壞。一代名園最終變得瓦礫殘垣,榛蒿滿目,一片淒涼。
是否重修 一度引爭議
      1976年底,北京海澱區成立遺址專管機構——圓明園管理處,遺址保護從此開始。
      1980年8月,在圓明園罹難120周年之際,以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為首,沈雁冰、習仲勳、許德珩、張愛萍、史良等1,538人發出倡議書,明確提出保護圓明園遺址和未來的發展方向。1983年,北京市政府成立圓明園遺址公園籌建委員會。
      1988年1月,圓明園遺址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式對社會開放。1988~1994年期間,出現是否重建圓明園的爭議。支持者們認為復建可展現國家強盛的形象,提升民族自尊心。而反對者們則認為那不過是造了一堆假古董,也是對中國近代史的不尊重。2000年8月1日,北京市市長辦公會通過《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按照該規劃,明確要求圓明園恢復古建面積應達到10%。遺址內不增加新的景觀,重點修復原有的山形水系。同時佔用遺址的工廠和居民也必須遷出。2008年7月29日,圓明園管理局宣布開放九州景區。至此,圓明園已開放全園面積的五分之四。整個圓明園預計今年正式全面開放。

      圓明園大事記
     
1707年(康熙46年)
      康熙賜給第四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帝)一塊建園基地,兩年後,花園的主體工程基本完工,由康熙帝御題“圓明園”的匾額。
      1725年八月
      雍正首次駐蹕,圓明園正式成為清帝園居理政之御園,規模已大備,宮門區、正大光明、勤政視賢各景皆已建成。
      1738年(乾隆三年)
      乾隆初次駐蹕圓明園。
      1751年二月
      做“諧明趣”御筆匾額,據此可知,第一座西洋樓於當年建成。
      1801年四月初四
      嘉慶駐蹕圓明園。
      1823年 正月十二日
      道光駐蹕圓明園。
      1852年(咸豐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咸豐首次駐蹕圓明園。
      1860年10月18、19日
      英法聯軍縱光焚燒圓明園。
      1900年
      八旗禁軍勾結地痞惡霸,乘機搶掠圓明園,推倒殘存建築、拆運木料磚瓦、砍伐古樹名木。
      1924年11月5日
      溥儀被逐出故宮。國民軍接管西郊名勝古跡。
      1949年
      圓明園遺址由頤和園管理處代表。
      1976年
      海澱區成立圓明園管明處,成員28名,隸屬區建設局。
      1988年
      圓明園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成立“圓明園遺址公園”,向社會正式開放。
      1993年5月
      圓明園管理處將圓明園遺址西部土地使用權征回,將1014人轉居。
      1999年
      圓明園內615戶住戶搬遷工作正式啟動。拆遷總費用為2.7億元,拆除建築面積近5萬平方米。
      2010年10月
      圓明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12個項目入選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名單。



遊人對圓明園遺址的破壞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