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魚生 樸拙的原始情調
( 2010-10-15 )



      魚生是一種為了追求魚肉原始的細嫩清甜口感,將切成薄片的魚肉蘸上醬,再混合薑、辣椒、芥末的辛辣而生吃的料理食品。 

      魚生在古代,屬於珍饈一類的美食。吃魚生,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詩經》中就有吃魚生的記載。後來孔子說:“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魚生也是膾的一種,與烤肉都是當時為人所喜好的食物。當然,孔子的話語原意,乃是表達他對於精緻生活的嚮往,而非表示他有多麼喜歡吃魚生。
      至於吃魚生的起源,大概最初的目的是為了便於除刺。古人喜歡吃魚,並且將魚尊崇至與熊掌比肩的高度。與飲食口感相悖的是,凡是肉質細嫩鮮美的魚,刺也就越多,如此一來,只有把魚肉切得細薄,才能將刺除干淨,吃起來才放心。而怎樣烹製切細之後的魚肉,也是一個惱人的問題,在沒有更好的烹飪辦法之前,生吃乃是最為接近本味的食用方式。當然,這只是一個胡亂揣測的推演過程,並不足以驗證這段飲食史的真偽。 
      每個地方製作魚生的手法略有不同。有些魚生的做法是:廚子在魚的下頜和尾部各割一刀,丟放在一個專門的魚池中。受痛的魚在池內不停地擺尾游動,不久,魚體內的血都流失殆盡,這時再由刀工精巧的廚子將之片成薄如蟬翼的肉片,每兩片連在一起,晶瑩剔透,張開若展翅的蝴蝶。
      配合魚生一起吃的主料是一碗用香油拌的豆醬,另有薑絲、蒜茸、紫蘇葉、蔥白、欖角、蘿蔔絲、香醋汁、甜醬油等等。其中最為關鍵的佐料是芥末,不僅調味,還另有殺菌的作用。吃的時候,把一片蝴蝶形的魚肉薄片捲上各式調料,然後蘸上芥末、豆醬而吃,細嫩爽滑鮮甜的魚肉,混合辛辣的芥末,口感也變得極富層次。那種樸拙的原始情調,會給第一次吃魚生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數的做法是:把石斑魚放在清水中靜養數天,讓魚把體內的污物排淨。宰殺後,清除掉魚內臟,以利刃沿魚的脊骨削下兩片肉,去皮之後,切成薄片,並馬上鋪放冰塊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