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江青埋葬北京西山
( 2010-10-08 )



江青

      在北京西山的福田公墓裏,有一塊奇怪的墓碑,上面刻:“先母李雲鶴之墓,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九一年,女兒、女婿、外孫敬立。”看似普普通通,可是為什麼落款不寫立碑人的姓名呢?
      原來,這就是江青骨灰的埋葬之處,家人為了安全才使用這種立碑的辦法。
      江青生前的秘書閻長貴和楊銀祿也向媒體證實,江青確實埋葬在福田公墓。
      1976年10月6日,江青作為“四人幫”之一被捕。1981年1月25日,最高法院特別法庭以“反革命集團首犯”判處江青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後來改判江青為無期徒刑,將她關押在秦城監獄的一個大套間裏。江青可以看報紙、看電視,還可以讀書寫作。女兒李訥每月探監兩次,給她帶些生活必需品。1984年5月4日,江青保外就醫。
      1991年5月13日,江青在《人民日報》頭版寫下一句話:“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天。”原來,25年前的這一天,政治局會議任命江青為中央文革領導小組副組長。
      江青又在旁邊寫了一句話:“主席,我愛你!您的學生和戰士來看您來了。江青字”。
      5月14日凌晨3時30分,值班護士發現江青用幾塊手帕連結成繩,繫在浴盆上方的鐵架子上,自縊身亡。她的生命被定格在77歲上。 
      當天下午,毛澤東和江青唯一的女兒李訥到醫院簽署死亡通知書,並同意不舉行任何形式的葬禮。5月18日,江青遺體火化,李訥沒有到場,江青的親屬也都沒有到場。江青的骨灰盒由李訥保存,一直存放在家中。 
      據楊銀祿回憶,江青在監獄裏曾寫有遺囑,想死後葬回山東老家諸城。
      1996年,江青的秘書閻長貴去諸城時,聽市委書記說到了這件事,並讓他轉告李訥:“我們這裏有鳳凰墓地,可以接受江青的骨灰,可造墳,也可立碑。”書記並說:“人已死了,如李訥同意,也不必通過中央辦公廳了,我們去汽車拉回骨灰盒就行了。”
      閻長貴回京後,把諸城市委的意思轉告李訥。李訥說:“還不是時候,現在恨媽媽的人還很多,放在那裏,我又不能去守墓,如果被砸,我豈不更不孝了嗎?”閻長貴又把李訥的意見告訴了諸城市委,書記說:“那就尊重李訥的意見吧。”
      中共十六大後,當時的中共元首對李訥談到埋葬江青的事,說:“不要葬回老家了吧?不大合適,萬一有個什麼事,也沒有人照應。”李訥乘機提出:“那是不是葬在北京?”得到同意後,李訥開始為江青尋覓墓地。
      那時,李訥已經以廳局級幹部的身份退休,歸中辦秘書局管理。
      她的丈夫王景清是軍隊的副師級幹部,家中存款不多。但是作為江青唯一的女兒,為了讓媽媽入土為安,李訥自掏腰包,花了五六萬元安葬費。 
      2002年3月,江青的骨灰下葬,墓地選在西山風景區的北京市福田公墓。
      這裏地處北京石景山區西黃村鄉福田寺村東,因毗鄰福田寺而得名。福田公墓始建於1930年,它北鄰燕山龍脈,西鄰佛教勝地八大處,南鄰永定河引水渠,東望古都北京,佔地120多畝。
      1953年12月,北京市民政局頒布《福田公墓管理規則》,對外辦理購穴埋葬手續。“文革”中福田公墓改為果園。1986年重新改回公墓,所以這裏四季常青,有“百畝果園”的美譽。
      福田公墓埋葬了很多社會名流——末代皇帝溥儀的生父、清王朝最後一位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近代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著名文學理論家錢玄同;現代著名文學家俞平伯;中國裝甲兵之父許光達大將;現代核子物理學家錢三強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郝壽臣、余叔岩、楊寶森、趙筱樓也埋葬在此處。文:施天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