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回憶錄:A
( 2010-09-17 )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的回憶錄A Journey: My Political Life (《歷程:我的政治生涯》)於上周出版後旋即成為暢銷書。

      布朗執政是“災難”
      長達七百頁的回憶錄(memoir)最為人注意的題材,當然是他和繼任人布朗(Gordon Brown)之間的恩怨情仇,以及有關伊拉克戰爭的部分。布朗在位三年就輸掉大選,黯然下臺,現在批評他,當然有事後孔明之嫌,對此,布萊爾也有自知之明,他說:
      "It is easy to say now, in the light of his tenure as prime minister, that I should have stopped it."
      布萊爾說,布朗的政績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所以現在才說布朗不會是好首相,以及他理應制止布朗繼位,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不過,布萊爾還是坦白地說,早就預料到布朗執政是行不通的("It was never going to work."),並將會是一場“災難”(disaster)。
      布萊爾批評布朗為求登上首相寶座,不惜施以“無情的個人壓力”("relentless personal pressure"),又說布朗“有政治計算,無政治觸覺;絕對有分析能力,但完全沒有情緒智商”("Political calculation, yes. Political feelings, no. Analytical intelligence, absolutel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zero"),是“英國最好的財相”(the best chancellor for the country),但絕非首相之材。
      布萊爾認為:工黨(Labour)在布朗領導下所犯的致命錯誤,是拋棄了新工黨(New Labour)的路。
      "Labour won when it was New Labour. It lost because it stopped being New Labour....The public understand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te being forced to intervene to stabilise the market and government back in fashion as a major actor in the economy."
      布萊爾認為,工黨贏得大選,是因為它是新工黨。工黨輸掉大選,是因為它不再是新工黨。
      他說,選民分得出什麼時候政府被迫要干預,以穩定市場,工黨鼓吹政府在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並以此作為潮流時尚,大幅擴大赤字開支、重監管等等政策,就得不到選民支持。
      布萊爾並寄語工黨"not move a millimetre from New Labour",即不要偏離絲毫新工黨的路,才可以重新贏得選民信任。評論普遍認為布萊爾是向競逐工黨黨領導位置的人放話。

      伊拉克戰爭“不遺憾”
      布萊爾在回憶錄中追悼伊拉克戰爭死難者,稱對這場戰爭造成的死難者及其家屬非常抱歉。但布萊爾也稱,他對2003年支持伊拉克戰爭的有關決定“不感到遺憾”。反對伊拉克戰爭的人士卻批評他掉的是“鱷魚淚”(crocodile tears),意即假仁假義。布萊爾到愛爾蘭出席回憶錄發行簽名會時,被人擲鞋和雞蛋。大概布萊爾早就預料到回憶錄會引起爭議,他較早前已表示會將400萬英鎊的回憶錄收益和版稅捐獻給紀念軍人,以表揚他們的勇氣和奉獻。英國媒體稱這將是皇家英國退伍軍人協會歷來收到的最大單項捐款。回憶錄封面是布萊爾的近照,相片中的布萊爾與1997年他入主唐寧街時相比,蒼老了許多。當年他可謂風華正茂,英國人戲稱他為“小鹿班比”(Bambi),他的個人形象也代表了當年英國的一番新氣象。歲月不饒人,十幾年下來,布萊爾也垂垂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