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病人輕嘗淺嚼心愛的食物,往往為病人的生命最後階段帶來安慰。
當病人被診斷病入膏肓藥石無靈的時候,醫療單位會向病者提供善終服務。這服務,不僅為面對生命終結衝擊的人提供死前關顧,更肩負為病者在有生之年,爭取優質生活的責任。
Dr. Romayne Gallagher是天祐醫療機構低陸平原地區善終服務的主管,她說:“我們的宗旨是幫助病人盡量活得好、活得長。”病人雖然復康無望,卻仍然有很多途徑可以替他們克服身心不適症狀。
病者消瘦 家人心疼
人罹患慢性病並且病情日深時,往往因食欲不振和新陳代謝紊亂導致身體消瘦,容顏憔悴。Dr. Gallagher解釋:“身體需要應付來自疾病的壓力時,就會出現這種自然反應。”原來當身體發現有病或受傷的威脅,會立刻處於戒備狀態,並且向受感染的部位啟動救亡機制,這不僅分散了身體吸收營養的機能,更會消耗大量熱能應付危機。
疾病和傷患在可受控的正常情況下,人體的自癒能力會發揮作用,戒備狀態很快可以解除,病人於是可以邁向復元並恢復吸收營養;但當身體為應付不能治癒的病而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時,人會因營養不良而虛弱,身體一方面無法自癒,另一方面又不斷提取體內貯備的養份。
看摯愛親人日漸消瘦令人心疼,很自然會設法加以援手。Dr. Gallagher說:“家人會勉強病人進食,或者監督病人如常吃一些有利健康的東西。”
事實上病人的身體越來越差,無法消受愛心食物時,雙方的情緒都會受到衝擊,情況有如雪上加霜。對病入膏肓者來說,真正的幫助不在於替他(她)尋求靈藥,乃是盡量幫他(她)享受生命與活動的每一刻。
家屬都知道病者的飲食守則,糖尿病患者要避免推高血糖食物、心臟病患者需要限制鹽攝取量,飽和脂肪對任何人都可免則免。但對末期病人來說已經無關宏旨,相對地,如果飲食能帶來即時安慰和片刻優質生活,才是最重要。
Dr. Gallagher說:“要親屬接受家人步向死亡是非常困難的事,然而這是開始善終服務的關鍵一步。”瞭解病者在這個階段有不同的生理和情緒需要,才能更好地餵食和支持病人。
吃心愛的食品最重要
由於病人已經食欲不振,Dr. Gallagher建議親屬,毋須堅持病人“多吃一些,保持體力”,或者維持正常的營養食譜,應改為重視進食樂趣及社交功能。既然病人經常只能咽一兩口,何不為他準備一些喜愛、甚至是一些因病已經長期禁食的東西。食品的量不重要,切合病人口味和讓他開心才是關鍵。
輕嘗淺嚼心愛的食物往往為病人的生命最後階段帶來安慰,與家人一起品嘗甜品或家鄉美食不僅囗味得到滿足,也可以一同緬懷昔日時光。護理者知道生命末期病者的需要與日常有別,就明白讓病者隨心所欲地去吃,是善終護理的一個重要元素,是生命最後的慰籍。
宅人多動腦 防老年失智
失智症可以預防嗎?專家一致表示:“當然可以!”而且必須從年輕就開始多動腦、儲存“腦本”。但是“動腦”不等於“煩惱”,若是在壓力、憂鬱、焦慮的環境下過度用腦,反而會使大腦海馬體萎縮,造成記憶力減退。
根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有2500萬名失智病患。隨人口老化,失智症罹患人口將有增無減。
失智症主要是類澱粉斑塊沉積在大腦皮質和海馬迴中,造成神經元受損,這種腦病變在發病前40年左右即開始。也就是說,80歲發生失智症的人,其實40歲時腦中已慢慢出現病變,建議中年之前即應開始“多動腦”預防。
很多人錯把“煩惱”當“動腦”,尤其忙碌的上班族,每天忙不完的公事,大家都覺得自己“用腦過度”。真正的用腦並不會“過度”,只會越用越靈光。如果動腦讓你覺得痛苦、焦慮、有壓力,甚至記憶衰退,就應馬上停止。
在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前,有些人已開始出現記憶力退化等輕度認知功能缺損;若合併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等危險因子,加上承受壓力、憂鬱、焦慮,不喜歡社交活動,老是在家當宅男、宅女,一年內有10%會變成失智症。若能多動腦、多參加益智活動,認知功能仍有逆轉改善的機會。
“多動腦”的方法很多,以閱讀雜誌、書報最有效。打牌、打麻將、拼字遊戲、填數獨、造訪親友、看電視、聽收音機等休閒活動都是“儲存腦本”不錯的選擇。
另外,運動也能活化大腦,降低腦中類澱粉含量,美國曾對5900多個女性進行追蹤調查,發現運動量高的人比平常少運動的人,智能衰退比率少34%。另有研究發現,每周至少走路一個半小時的人,智能減退比每周走路少於40分鐘者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