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馬尾——中國近海軍舊夢
( 2010-07-02 )



融“媽祖文化”與“船政文化”為一體的福建船政天后宮內,媽祖神像製作精美、栩栩如生。重建後的船政天后宮佔地面積7205平方米,總布局為一軸二進二院,一進為門樓,二進為供奉媽祖的中堂大殿。 新華社

中國自有海軍以來,曾遭受過重大挫折。最早的一次,是1884年中法戰爭中的閩江海戰,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6艘軍艦侵入福建馬尾,停泊在閩江口羅星塔附近,伺機攻擊清軍軍艦。七月初三,法艦發動攻擊,戰鬥過程不到一個小時,“福建船政水師”幾乎全軍覆沒。

      馬尾這個地方因此成為近代中國最早的海軍──“福建船政水師”的成軍地,不幸也成為它的覆亡之地。
      中國古代雖然也有水面部隊,三國時期東吳大都督周瑜就是中國早期的水面部隊指揮官,南宋名將韓世忠在鎮江阻擊金兀朮,靠的也是水面部隊,不過湖面上、江面、近海地區的“水師”,跟能夠在茫茫大海上長途遠征的“海軍”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至少船艦的尺寸、規模就大不相同,更不用說航海的專業技術。 
      可惜的是明朝鄭和下西洋,組成了現在看來都不可思議的龐大遠洋船隊,航程甚至穿過麻六甲海峽遠達非洲東岸,卻沒有繼續發展成海洋大國。 
      當西方列強仗船堅炮利、強行叩關,清朝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防範來自海洋的威脅,所以1866年擔任閩浙總督的左宗棠採取了大學者魏源的見解“師夷之長技以治夷”,奏請在福州設立“船政局”,開始嘗試培養海洋人才,建造西式船艦。不過事情才開始沒多久,因為陜西、甘肅一帶回變,清廷調左宗棠擔任陜甘總督,所以左宗棠親自延請丁憂在家的沈葆楨出任“船政大臣”;當時船政局就設在福州馬尾。 
      在沈葆楨的努力下,“船政製造廠”和“船政學堂”不斷發展,閩江口附近的軍港設施日益健全、船政製造的軍艦和培訓出的海軍人才逐漸成氣候;1879年清廷將福建船政的軍艦編成艦隊,成立福建船政水師,中法戰爭前,福建船政水師已經成為中國噸位最大的一支艦隊。令人錯愕的是1884年的閩江海戰中,船政水師幾乎全軍覆沒,從此再也沒有恢復往日氣象。
      而今,瀏覽馬尾福州船政相關遺址,不由讓人感慨萬千:雖然只有短短20年,卻代表有識之士奮發圖強的努力。如果還想更近一步瞭解福州船政局的成就,那麼,馬尾造船廠西邊、馬限山腳下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一定不能錯過。

      船政博物館 概覽船政
      這座博物館在福州市馬尾經濟技術開發區裏面,是中國第一個以船政為主題的博物館,五層樓的建築依山而建,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 
      正面造型像兩艘乘風破浪的戰艦,館內陳列包括一樓的序廳,以浮雕和圓雕的組合,展示船政的歷史。二樓是“船政概覽”,倣製的船政衙門,展覽以洋務運動興起為背景,介紹左宗棠、沈葆楨創立船政艱辛過程,集中反映船政之最。
      三樓是“船政教育”,主要介紹“船政學堂”以及所培養出來的精英。
      四樓是船政工業與科技,復原船政十三廠輪機廠房景觀,展示各種船政十三廠建造的模型,介紹船政造船技術發展過程及成果。五樓是“海軍根基”,強調近代海軍形成、船政十三廠造艦船規模數量、地位,及船政學堂培養出來的近代中國海軍將領等。

      昭忠祠 祭祀殉國水師
      博物館旁就是“昭忠祠”,其實就是忠烈祠,祭祀中法閩江海戰中英勇殉國的船政水師官兵。 
      1883年至1885年(光緒九年至十一年),由於法國爭奪越南的宗主權,並進而侵略中國而引發戰爭。法國將它在中國和越南的艦隊聯合組成遠東艦隊,任命“孤拔”為統帥,分別開往福州和基隆,脅迫中國接受法國的條件。
      1884年,法軍強行登陸基隆,劉銘傳頑強抵抗,法軍退回海上。不久法國在福州閩江以優勢兵力攻擊中國船艦,福建船政水師倉卒應戰,十一艘戰艦沉沒,七百多名官兵殉難。 
      也就在這一戰,由於清廷始終不願主動發起攻擊,使得福建船政水師錯失先機、全軍覆沒。
      昭忠祠就是紀念殉國官兵的忠烈祠,以及陣亡將士墓園。

      馬限山俯瞰閩江 戰略要地
      沿昭忠祠後面的登山小徑,可以一路爬上昭忠祠背後的馬限山,這一座俯瞰閩江、風景非常優美的小山丘,正是閩江口、福州船政的戰略要地。 
      馬限山上第一個景點是“中坡炮台”。過去在馬限山上有三座拱衛船政製造廠的炮台,現在前坡、後坡兩座炮台都已經杳無蹤跡,只剩下山頂上的中坡炮台遺址。這座炮台的規模、形式跟淡水的滬尾炮台非常相似,都是露天炮台、同樣也留下了機械轉向裝置的軌道與齒輪遺跡。 
      1991年修復中坡炮台的時候,中國國家文物局從別處調來兩座同時期的210毫米德國克魯伯後膛炮,安放在原來的基座上。這兩座大炮是當時全世界最先進的火炮,也是船政製造局最重要的護衛炮台;不幸在閩江海戰中全部被法軍艦炮摧毀。 
      中坡炮台的西邊不遠處有兩個人物雕像,站在前方的就是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則徐,他曾經親自主持,把外國人講述中國的言論翻譯成《華事夷言》;為了瞭解外國時事,將英商主辦的《廣州周報》譯成《澳門新聞報》;此外還將英國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改編為《四洲志》,並且翻譯瑞士法學家瓦特爾的《國際法》。在他後方的是與他同一時代,寫成《海國圖誌》的魏源,他是第一位提出“以夷攻夷”、“以夷款夷”,和“師夷之長技以制夷”觀點的中國學者。 
      經過林則徐與魏源的雕像,再往西走,穿過梅林,眼前一棟灰色的磚砌英國殖民式建築就是“英國領事分館”。據瞭解,幾個清朝時的英國領事館,包括淡水紅毛城、鎮江英國領事館、上海英國領事館遺址、廣州英國領事館等,幾乎無一例外,都建築在風景優美的地點,特別是港口附近的高地。 
      英國領事分館建於1870年,據說這座豪華建築,就是為了就近監視福建船政製造廠、窺探閩江航運情報。



船政博物館

林則徐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