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天下孔廟 曲阜最無敵
( 2010-05-23 )





      大多數人提到山東曲阜,唯一聯想到的就是孔子。而全世界遊客來到曲阜,大都是衝“三孔”而來。三孔是三個跟孔子有關的遺跡,“孔廟”、“孔府”以及“孔林”。

      曲阜所在的中原地帶,可說是中國禮樂文化與學術思想的發源地。先秦諸子中,除孔子外,繼承儒家思想的孟子、荀子;開創陰陽家的鄒衍;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兵家的孫子……等,都是出生在這附近。 
      依據中國歷史記載,曲阜並不僅僅是孔子的老家,在更早以前,中國的“三皇五帝”時代,傳說炎帝最初建都於“陳”,後來遷都“曲阜”;黃帝生於曲阜的“壽丘”;少昊氏葬於曲阜“雲陽山”;舜作雜器於曲阜“壽丘”。八個人物中有四位在曲阜一帶活動,曲阜簡直就是當時中國的重心。
      武王滅商後,封周公於魯,以曲阜為都城。魯國是曲阜歷史上的黃金時期,是當時除周朝首都“鎬京”外,全國文化最發達的城市。魯國雖從未列名“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中,卻始終受到極高的尊崇。 
      特別是春秋末年,孔子在魯國修訂官方編年史《春秋》;整理、搜集出西周到春秋中葉時期詩歌的總集《詩經》;在魯國聚徒講學。隨後,孔子周遊列國,宣揚周朝的禮樂制度,魯國儼然成了全國教育中心。雖然孔子臨終之前,他的目標尚未完全達成,但因為他的功績太過於卓越,之後,魯哀公把他在曲阜的故居當作廟宇,收藏他的衣冠、琴、車和書,並下令每年祭祀。後來漢高祖劉邦親自到魯國祭祀孔子,此後帝王親祭孔子的儀式便一直延續到清代。 
      大致瞭解了這些背景,再看曲阜著名的“三孔”,或許能更容易理解其風貌。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要是比照廟宇來說,曲阜的孔廟應該算是全世界孔廟的“祖廟”或是“總壇”。曲阜的孔廟南北全長有1120米,前後九進落院,包括5座大殿、53座門坊、13座碑亭及其他祠、壇、閣、堂、……等,恐怕是全世界孔廟之中規模最大的一座。最不可思議的是,整座曲阜古城的設計是完全配合這座孔廟布局的——不僅孔廟佔據古城極大面積,而且特別在城牆上另開一座專用的城門,直通孔廟欞星門,門上還有一塊匾寫“萬仞宮牆”,威風無比。
      由於漢朝董仲舒“罷絀百家,獨尊儒術”,使孔子的地位被提升到諸子百家之首,加上儒家思想最適合歷朝歷代統治者的需求,為了尊崇儒家,孔子的封號從西漢的“褒成宣尼公”、北魏的“文聖”……一路提升到唐朝的“文宣王”;元朝再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最後到清朝改稱為“至聖先師”。
      而曲阜的孔廟在歷年來經過不斷的擴大、修建,至今已經修建了七十多次;最後一次是清朝雍正年間,在雍正皇帝親自督導下擴建完成,也就是今天看到的曲阜孔廟。而“孔府”即是指世襲衍聖公府,孔子的後代子孫中繼承“衍聖公”封號的府邸,前年去世的孔德成就是第七十七代衍聖公;不過,目前衍聖公已改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2009年,孔德成的長孫孔垂長襲封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如按過去慣例,他可以比照特任官優厚待遇,這恐怕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世襲職務之一。至於“孔林”,基本上是一片樹林,其實就是孔子的家族墓地。

      戰火少波及 碑刻得保存

      歷史上,孔廟幾乎從來沒有廢棄過,也極少被戰火波及;就算有損毀,只要新朝代一確立,孔廟馬上就會被新朝代重修。所以孔廟不僅擴展成僅次於北京故宮的龐大宮殿建築群,裏面更保存了相當多不同朝代的碑刻與建築,這也是孔廟建築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因之一。 
      至今為止,孔廟受到最嚴重的摧殘就是文化大革命。石碑被砸成數段、孔子像被拉倒,不可思議的是帶頭砸毀孔廟的竟然是北京師範大學的紅衛兵,這大概也是曲阜對紅衛兵、四人幫與文革最咬牙切齒的主要原因。周公廟前還有一座碑,背面詳細記載被紅衛兵砸毀的過程,如被毀日期、什麼人指使、什麼人帶頭,可能是唯一的文革紀念碑。
      今天的孔廟雖已恢復舊觀,可是幾乎所有的珍貴石碑都是用水泥接起來的,唯一例外是明太祖朱元璋立的碑,據說因為朱元璋屬於“無產階級”,所以僥倖逃過一劫。 
      一般孔廟的建築布置,最南邊是“萬仞宮牆”,不過一般孔廟的宮牆只是一道照壁,而曲阜孔廟的宮牆就是曲阜的古城牆;而且一般孔廟的入口是開在宮牆兩側,曲阜孔廟的入口卻開在正中央,正對欞星門。 
      曲阜孔廟保存的石碑僅次於西安碑林,其中價值最高的是漢魏六朝碑林收藏的《乙瑛碑》、《禮器碑》、《史晨碑》等漢隸名碑;以及《孔羨碑》、《張猛龍碑》、《賈使君碑》等魏碑體名碑,至於米芾、趙孟頫、李東陽、董其昌……等人的法書更一應俱全。但對一般遊客來說,中軸線上的奎文閣、十三碑亭、杏壇、大成殿逛一遍就算是到此一遊了;倒是大成殿四周迴廊的28根雕龍石柱,是明弘治十三年的原物,極為精美,在全中國的龍柱中名列第一。
      孔廟的東邊就是孔府,據說這裏就是孔子故居的所在地,孔子過世之後,魯哀公在孔子故居修造祠堂,而孔子的直系子孫就居住在故居;從西漢以來,孔子的嫡系子孫就開始受封,最早是封為“褒侯”,之後又更改了好幾次,直到北宋時第四十六代孫孔宗願被封為“衍聖公”後,衍聖公名稱從此固定下來,按例由嫡長子繼承,而一直到第五十六代孫孔希學才奉旨另建府地,建成一獨立的“衍聖公府”。



■遊客在孔府內參觀孔宅故井。 本報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