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泉州 - 宏偉秀麗刺桐城
( 2010-04-23 )



元宵節是泉州一年中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市民舉家出遊賞燈。 中新社資料圖片

《馬可波羅遊記》中有一段描寫:“宏偉秀麗的‘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雲集,貨物堆積如山,繁榮的景象難以想像。 ”他記述的“刺桐”就是泉州。

      五代十國時期,節度使劉從效擴建唐朝開元年間修建的泉州城,並且在城裏城外大量種植自東南亞引進的刺桐樹,因此泉州別稱“刺桐城”。在古代的西方海圖與航海典籍之中,一直以“刺桐”稱呼泉州。
      古代中國對外貿易道路與今天大不相同,這些貿易道路中最著名的就是漢朝張騫開闢的“絲綢之路”;不過近代研究發現,除絲綢之路外,還有一條比它更早的貿易道路,它就是號稱“南方絲綢之路”、從四川通往印度的“蜀、身毒道”;此外還有一條形成漢朝、發展於三國、隋朝,繁榮於唐宋的古老海上航線──“海上絲綢之路”。 
      由於福建、廣東一帶與中原的交通不便,自古就有往海上發展的傾向,海上絲綢之路正是因此而形成。這一條海上通道在隋唐時運送的主要是絲綢,所以叫作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瓷器逐漸成為主要的出口貨物,因此也叫作“瓷器之路”。 
      泉州自唐朝起就是海上絲路的重要出發點之一。當時泉州可說是中國東南沿海最大、最繁榮商港。除了從中國出發的貨船之外,還聚集了從東南亞各地甚至遠自阿拉伯半島前來貿易的各國商船,這些遠道而來的商客帶來各種珍奇貨物在泉州銷售,然後滿載中國絲綢、瓷器回國。可以想見,當時泉州“纏頭赤腳半蕃商,大舶高檣多海寶”,東南亞各民族甚至阿拉伯人、印度人、歐洲人等穿梭來往,來自各國的珍奇異寶琳瑯滿目,不愧是當時東方最大、最繁榮的國際商港。 
      今天泉州所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絕大多數與當時泉州的國際貿易與交流密切相關,包括回教的清靜寺、印度教寺院的遺跡、各種受東南亞、歐洲、中亞風格影響的建築、美食……

      異國風情清靜寺
      泉州清靜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阿拉伯式清真寺,當時往來泉州與中亞的阿拉伯商人不僅在泉州設立商號,有些干脆就在泉州定居,他們不僅帶來了中亞回教民族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帶來傳統宗教信仰。 
      清靜寺原名“艾蘇哈卜清真寺”,主要建築包括大門、奉天壇、明善堂等。雖然寺內建築大多損毀,只剩下大門與禮拜大殿的牆面與地基,但是仍然可以看出當年的宏偉壯觀。 
      來到清靜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約20米高、五米寬的巨大門樓,門樓以青、白花崗石砌成,是一座三層穹形頂拱門,分為外、中、內三層,在外、中兩層的上方都有青石砌成的圓形穹頂,門樓上嵌鑲阿拉伯文浮雕石刻。 
      今天僅存的大殿,稱為“奉天壇”,佔地約六百平方米,門楣雕刻阿拉伯文《古蘭經》,大殿四壁以花崗巖砌成,巨大的窗戶使得殿內非常明亮。 

      千年數次修繕
      牆中凹入的部分是當年禮拜大殿的講經台,牆壁上典雅的阿拉伯文石刻,全部是《古蘭經》經句,完全呈現公元十世紀前阿拉伯地區回教禮拜大殿的建築型態。據說這座大殿原來有座巨大的圓頂,不幸在1607年大地震中坍塌,殿內設施和圓頂遺物仍然埋在大殿地下。 
      一千多年間,清靜寺經過數次修繕、並且勒碑為紀。現在寺裏還有不少歷代遺留的漢文和阿拉伯文石刻,其中最珍貴的是寺北牆壁上、公元1407年明成祖頒發,保護回教徒和清靜寺的《敕諭》碑刻。

      精妙開元寺 古代石構瑰寶
      泉州是一座擁有1700多年歷史的名城。早在唐宋時期,它就是東方重要的通商港口,來自世界各國的商人、學者、傳教士給泉州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宗教遺跡和歷史建築。泉州曾經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婆羅門教、摩尼教,七種宗教並存,所以泉州也有宗教博物館之稱。 
      開元寺是泉州的古寺之一,修建於公元687年(唐武則天垂拱三年),雖然今天開元寺的建築是民國14年修建的,但是其中有許多石質構件還是唐朝的原物,尤其是天王殿的石柱,上下細中間粗,正是典型的唐朝梭子柱。天王殿著名的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出自南宋大儒朱熹手筆,書寫者正是一代高僧弘一法師。 
      開元寺本身已經是閩南古老的寺院,不過讓它更為著名的卻是大雄寶殿後方兩根非常特別的石柱。
      今天的開元寺大雄寶殿是公元1637年(明崇禎十年)的遺物,又稱為“百柱殿”,設計之初全殿原本要樹立一百根柱子,後來因為安置佛像的需要,採用減柱法設計,成為只有86根柱子的大殿。公元1637年將其中木柱全部換成石柱,百柱殿的柱子形式豐富,有宋、元、明各時期的圓柱、方柱、梭子柱、蟠龍柱等。

      輝綠巖石柱 印度風格
      尤其是殿後廊簷那對輝綠巖石柱,雕刻印度教大神克里希那的故事和花卉圖案。它與殿前月台須彌座束腰處的輝綠巖獅身人面像和獅子浮雕,同為修殿時從已經毀壞的元代印度教寺院移來,出現在佛寺中確實相當特別。 
      開元寺大拜庭兩側相距約200米的八角五層仿木結構石塔就是泉州東西塔,它是開元寺的重要文物。 
      東塔本名“鎮國塔”,公元865年(唐咸通六年),公元1238年(南宋嘉熙二年)改建為石塔。石樑與樑托以榫眼接合,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 

      計算精確 古代石構瑰寶
      塔壁的花崗巖縱橫交錯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築物雖經歷七百多年的風霜雨露仍巍然不動。西塔本名“仁壽塔”。公元917年(五代梁貞明三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造此塔,公元1228改建為石塔,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 
      泉州開元寺石塔是中國古代石構建築的瑰寶。從石塔的建築規模、形制和技藝等方面來看,都稱得上精妙絕倫。

      五代泉山門 洶湧洛陽橋
      “泉山門”是泉州城最古老四座城門之中的北門。根據考證,泉州城有子城與羅城,羅城是公元906年(唐天祐三年)王審知(原本是黃巢的部屬,後來被唐朝招安)所修築,但是子城卻是在公元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之前就已經存在。 
      這座城門是泉州繼“朝天門”、“臨漳門”之後,修復的第三座古城門,復建的泉山門按唐末五代時期的規制設計,成為古城泉州的另一景觀。 
      從泉山門到朝天門的北門街,據說形成於唐末,繁榮於宋朝。當時過往泉州的官民、商旅及泉州集散的各種貨物,大多出泉山門、北門街、朝天門,翻過朋山嶺,經河市、馬甲、轉白虹山到仙遊、永泰再到福州,此路被稱為“福州大道”。明宣德年間,洛陽橋增高改建,方便了南北旅人跨越洛陽江,北門才逐漸被東門替代。 
      洛陽橋橫跨泉州東北邊的洛陽江口,是過去泉州對外的交通要道。據說當時洛陽江“水闊五裏,波濤洶湧”,只能靠渡船過渡,每逢大風或是大潮,常常翻船,為了祈求平安過渡,就把這個渡口稱為“萬安渡”,因此橋也稱為“萬安橋”。修建於公元1053年的洛陽橋,由當期的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歷時七年才修建完成;以龐大的工程規模與高超的造橋技術名震寰宇。 
      根據記錄,洛陽橋落成時長1200米,寬4.5米,有46座橋墩並有七亭九塔點綴其間。洛陽橋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梁式大石橋,也是世界首創採用筏型基礎的橋樑。建橋當時洛陽江潮水湍急,河底淤泥深而且軟,橋基屢屢被大水摧毀。於是造橋工匠創造了一種直到近代才被人們重新認識的地基施工法“筏形基礎”;沿橋的中線拋置大量石塊,形成一條連結江底的矮石堤,然後在上面建造能抵禦水流的船形橋墩。
      橋基與橋墩完工之後,工匠們就開始在橋下大量養殖牡蠣,利用牡蠣的快速生長繁殖及牡蠣殼的強大附力,把橋基石和橋墩石層層包裹,凝聚成牢固的整體。這是世界上第一個把生物學運用於橋樑工程的創舉。今天“筏型基礎”、“種蠣固基法”已經在海岸造橋工程上被廣泛採用。



泉山門。網上圖片

洛陽橋。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