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加元平算不再是曇花一現?
( 2010-04-16 )



      上周加幣對美金一度達到平算(parity),出現了一比一的等值狀況,這是自2008年7月21日以來加幣又一次創下平算的紀錄。但是,人們也許還記憶猶新,在2008年加幣超越美元后不久,金融海嘯隨之爆發,加元以惊人的速度被打壓,從parity一直摔到深谷,下探至80左右。
      從那以后,加元的波動實在可以用触目惊心來形容,經常匯率暴漲超過10%,緊接又暴跌6%,然后再次發力上揚10%,這种不尋常的波動令人無所适從。
      分析師一般認為加元的升值來自商品价格的复蘇和美元的貶值,在這兩個哄抬加元匯率的起因方面,連加拿大央行也束手無策。人們不禁要問,加元平算后還能走多遠?
      從決定匯率的因素上看,由于一國GDP的增長是國際綜合競爭力的体現,也是宏觀經濟整体狀況最直接的數据,因此是決定一國貨幣匯率的重要因素。如今加拿大失業率企穩,并逐步出現改善;民間消費增加,房地產市場火爆,投資市場上也大幅回升。不僅如此,加拿大政府消費也持續增長,雖然造成赤字經營,但相對而言,在G7中尚且健康。
      因此,許多分析師認為,這次的加元達到平算,可能成為一种現實,而不再是曇花一現。
      如按過往的模式,大宗商品价格上漲則會帶動加元匯率上升,特別是加元被稱為oil dollar,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次加元達到平算時,石油一直徘徊在80美元一桶左右,与2008年石油150美元一桶相差甚遠,加元的漲幅之大,完全擺脫了大宗商品价格的束縛。如果不是大宗商品推動,那麼,又是什麼力量推高了加元的匯率呢?
      我們應該看到,是加拿大的基本面好過美國,使得加元走強。從國際收支的平衡上看,加拿大基本處于貿易盈余狀態,經常項目上的資本流入也為加拿大國內的就業水平和物价穩定奠定基礎;從金融体系上看,加拿大沒有一家主要的商業銀行出現問題,TD和RBC等公司的股票均已回升到金融海嘯前的水平。
      再看看房地產市場,美國的房地產依然沒有机會再現几年前的輝煌,在低迷的价格和foreclosure中掙扎,而加拿大的地產价格則屢創歷史新高,人們買房消費的熱情正酣。
      在基本面之外,根据購買力評价和利率學說,美加兩國之間的匯率波動由通貨膨脹和利息決定。
      近期加拿大核心通脹超過2%的重要指標,加拿大央行表示不排除提前加息的可能性。
      從利率市場上看,有7%的可能性央行會在4月底加息,30%的可能性會在6月前加息,而且加拿大的商業銀行已經提前將五年期房貸利率大幅提高,緊鑼密鼓的為加拿大結束低息時代作准備。美國則完全不同,美聯儲的每次例會都像机器人般重复同樣的語句,將在未來的extendedperiod中維持零利息政策,至于這個時期有多長,則取決于經濟复蘇的情況。
      因此,市場基于對兩國利息走勢的判斷,美國房地產市場低迷無法加息,而加拿大房地產過熱,中央銀行勢必采用利息杠杆調控,人們更傾向于加拿大先于美國開始加息,因此大量資金流入加拿大。
      從資本市場上看,我們可以分為貨幣和資產組合分析兩個方面。在貨幣發行方面,美聯儲早已不公布具体數据,但從伯南克一貫言行中,我們不難看出美國印鈔的速度。
      而加拿大的中央銀行,為挽救死水一潭的商業票据市場确實也付出代价,由于其市場規模相對較小,印鈔的速度應低于美國。
      根据1976年提出的粘性价格貨幣分析法,經濟存在從短期向長期的平衡過程,由于商品价格粘性的存在,貨幣一次供給增加后,本幣的貶值幅度在短期內會大于長期,這被稱為匯率的超調。
      因此,在相對短期內加元會強過美元。
      在資產組合分析上看,美國的資本市場中債券市場正遭受前所未有的窘局,每一次國債拍賣業績都非常慘淡,相比之下,加拿大債券發行則頗受歡迎,基于對商品貨幣的追捧和利率調整的預期,許多資金都是以購買債券的形式流入加拿大的。因此,資本市場也支持加元的繼續攀升。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