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商家為拿地選做公園
( 2010-01-22 )



地價漸高,開發商拿地不易,藉主題公園而“曲線救國”就是途徑之一。圖為福建一土地拍賣會上,屏幕顯示地塊競價記錄。

      遊樂園、主題樂園的建設已成為許多房地產發展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學者認為,主題公園和房地產結合的趨勢從2000年就已開始顯現。開發商為了拿地,才來做主題公園,盈利模式依附於房地產。
      主題公園的客源市場,來自於周邊地區的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業內對此有嚴格的測算標準:主打市場,即周圍一小時車程內的地區,人口至少要達到兩百萬人;次要市場,即兩到三小時車程內的地區人口也要超過兩百萬人,而且主題公園一般都要建在旅遊目的地。但近年來,一些新建主題公園的地址根本不在業內人士所說的範圍內。
      據《瞭望東方周刊》報道,一業內人士分析了一家北京房地產公司去內蒙古包頭建遊樂園的案例。根據包頭市的人口和人均收入測算,業內人士均不看好此項目,且按照政府和開發商之間的協議,建成後第一年90%的收益歸開發商,10%歸政府。後開發商的收益逐年遞減,最終遊樂園產權歸包頭市政府。
      事實上,這個項目是包頭市政府給民眾承諾的實事之一,在市中心,開發商在建園的同時也拿到了土地開發權,項目說明書上寫部分遊樂項目為室內項目。開發商據此在樂園四周建成了商鋪,樂園投資不到兩億,但商鋪賣了八個億。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些年來雖然一批主題公園陸續沒落,但並非外界想像的那樣,沒有虧蝕多少資金。有些主題樂園,比如錦繡中華,當年就收回成本;有的是一兩年收回成本後轉投其他;有的雖然倒閉,但這兩年土地增值了,這也是主題樂園吸引後來投資者的主要原因。有些資本,就是通過主題公園圈地。一知情人士評價主題公園之外的奧秘:“主題公園行業的水很深,這是一個挖錢的行業。”
      “主題公園是推動城市化進程的動力。對地方政府來說不僅僅是政治工程,也有一個區域競爭的動機在裏面。”業內人士說,政府的態度,第一是歡迎,第二是優惠。“資源加資本,政策加資本。”據說這是近年主題公園熱的主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