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先生夫婦資助的薩爾瓦多男孩Ricardo。
上接頁10
從史先生家開車去蘭裏市中心的商場(Mall)只需幾分鐘。蘭裏的Mall 集中了加拿大幾乎全部著名連鎖超市,而且停車場超大,都是免費的,在蘭裏購物特別方便。
另一方面,通往溫哥華的交通也在改善。
龐女士的公司正在為一號公路上的Port Mann 大橋做改造工程設計。
她向記者透露,4年後,那裏將有兩座單向各6車道大橋建成通車,屆時,從蘭裏開車去溫哥華市中心只需半小時。
工作和生活完全分開
龐女士現在在溫哥華市中心一家北美大公司做設計工作,她很享受這種小城居住、市中心上班的生活。她對《加拿大都市報》記者說:“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我已經完全分開。”
史先生則強調擇鄰而居。他說:“蘭裏住的都是慢慢過日子的人。”
史先生的女兒來加拿大時14歲,最初的兩年半在本拿比的學校讀書。現在她是蘭裏一所中學IB班12年級學生。
史先生告訴《加拿大都市報》記者,在溫哥華擠破頭的IB班,在蘭裏就較容易進。
女兒輕鬆入讀IB班
龐女士說,IB班要學很多大學課程,因而難度較大,基礎不好的學生會跟不上。她女兒進校的時候正好趕上IB班擴招,所以無需考試,但現在可能需要考試了。
史先生的女兒說,IB班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要比普通班的學生強。
她說,在本拿比的學校要想交本地白人同學朋友是不可能的,但在蘭裏的學校裏,大家互相都很友好。
史先生說,在本拿比學校,中國孩子愛扎堆兒說漢語;在蘭裏,孩子語言提高很快。
住蘭里 孩子英語提高快
但史先生還是建議,剛登陸的中國孩子最好還是要在有中國學生的學校讀一兩年,特別是對于較內向的孩子來說,更需要一個溝通、熟悉本地情況的過程,過度不好很容易令孩子有挫折感。
生長在一個溫馨的家庭裏,史先生的女兒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孩子。她義務給蘭裏一所小學的巴西裔孩子補習數學。
史先生夫婦還通過慈善機構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以女兒的名義資助一位薩爾瓦多的男孩。
孩子的名字叫Ricardo,今年6歲了。他們每月資助男孩40加元,已經連續資助了兩年半。他們經常通信,互寄照片。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一個幸福的家。
下轉頁16

坐落在蘭裏的大溫動物園(Greater Vancouver Zoo)。

2009年6月建成並正式對外開放的蘭裏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