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過剩生產力是中國經濟最大隱憂
( 2009-11-06 )



      近期,中國經濟利好頻傳。第三季度GDP增長速度達到8.9%,基本上確保了2009年保八任務。但這並不表示未來一片光明。業內人士以及經濟學者普遍感到10萬億信貸規模刺激出的經濟復蘇不可維持,也不可重復。而一旦政策效力遞減,中國經濟的前景並不令人放心。
      根據我們的宏觀經濟預測模型,在此時點的基本判斷可以歸納為三點:第一,通貨膨脹威脅不大;第二,國際貿易形勢雖然好轉,但人民幣將繼續保持基本穩定;第三,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隱憂是龐大的過剩生產能力,以及與此緊密相關的資產泡沫危險。

      通脹威脅不大
      2009年規模空前的刺激政策導致貨幣供應量年增長速度達到27%以上的高速度。經濟學常識令人無法對未來通貨膨脹形勢感到放心。不過,從價格上漲傳導機制的角度分析,未來通貨膨脹的威脅椪不大。事實上,2009年的龐大投資支出進一步放大了本就龐大的剩余生產能力,令製成品價格難以找到上升空間。按照我們的分析,度量出廠價格的生產物價指數面臨龐大壓力,更大的可能性不是通脹,而是通縮。 
      快速增長的貨幣供應量對消費物價指數具有更大的影響,在未來一段時間,消費物價指數可能將會從負值區域爬升;即使如此,在中國經濟依然享有龐大剩余勞動力的環境之中以及在生產物價的壓制之下,惡性通貨膨脹的可能性並不大。
      按照我們的預計,消費物價指數在明年第一季度的短期高昂之後,將可能複歸零值附近。

      出口溫和復蘇
      美國經濟正在經歷的“再平衡化”過程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其對外貿易逆差在經歷了急速收窄之後,有可能繼續緩慢縮小。
      與此同時,美元的貶值歷程可能出現波折,在未來1至2年時間內維持箱體整理走勢。這種外部格局,決定了中國出口將穩步復蘇,但難以恢復以前習慣的20%+速度。
      按照這種速度,在未來1-2年時間內,中國出口總規模都可能無法恢復到2008年的最高水準。這種情況下,即使面對國際壓力,人民幣升值的步伐很可能是極度緩慢的——如果存在這種可能性的話。

      過剩生產能力猛于虎
      有識之士已經多方呼籲,稱目前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無以為繼。但根據我們的分析,中國政府在短期內收回此種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講,已經開工的專案將繼續得到政府支持,否則就會留下規模龐大的爛尾工程,影響地方政府政績以及銀行信貸質量。
      從中央政府的角度講,缺乏了出口與消費的拉動,為保證GDP維持一定的速度,中央政府難以決然收緊刺激政策。
      在這種情況下,按照我們的預計,貨幣供應量將會繼續大幅擴張。
      矛盾的是,在應對危機期間大肆推出的“國進民退”政策具有嚴重的後續副作用。
      刺激規模越大,擠出的民間投資越大,投資效率越低;而為維持下一輪經濟增長力度,所需要的刺激政策規模就越大。這一迴圈最終是不可維繫的。
      許多人忘記了,最為徹底的“國進民退”就是我們在改革前30年中實施的計劃經濟體制。
      在那個體制下,同樣的,每次經濟周期起點的時候,經濟刺激政策都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
      但每一輪工業體系內的自我迴圈最終都會走到無法自我維持的程度而告崩潰,國民經濟不得不經歷痛苦的調整。
      目前的狀況比當時的優勢在于多了民間經濟的活力以及國際市場對過剩生產能力的吸納。

      “國進民退”歷史證明錯誤
      即使如此,從本質上講,本輪以“國進民退”為導向的刺激政策所帶動的經濟增長是在重復以前歷經證明錯誤的老路。
      以投資支出來應對剩余生產能力在起初可以弱化問題的嚴重性,但在未來卻會付出雙倍代價——屆時,一個反方向的自我崩塌迴圈可能迫使上下游行業一起陷入強迫“去杠杆化”過程,國民經濟遭受重創。
      在刺激政策效力遞減、而出口與民間經濟無法帶動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有可能無法恢復8%的慣常水平。

      房股市繼續泡沫式繁榮
      而伴隨著投資效率的降低以及民間經濟生存狀況的惡化,以及充沛的流動性,可以想象,以房地產、股市為代表的資本市場將會繼續其泡沫式繁榮。
      同時,中國金融體系將自己的身家性命都維繫于資本市場的繁榮,在未來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在歌舞升平之中,中國經濟決策者宜未雨綢繆——正確的藥方,有可能是最苦的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