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華爾街改發死人財
( 2009-09-18 )



      儘管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次按債以及其相關金融產品仍余波未了,華爾街投資銀行業已急不及待開發賺錢的新招,打算通過“買斷”病患或老年人的壽險貼現保單(life settlement),然後將之證券化賣給退休基金等私人投資者,投資者的實際利益要看投保人壽命而定,也有可能血本無歸。不過,銀行無論如何都會先賺一筆。
      《紐約時報》日前報道,華爾街銀行家買下這些保單,例如以40萬美元的現金買下100萬美元的保單,隨把保單證券化,將成千上萬的保單重新包裝成債券,再轉售給退休基金這類投資者,等投保人死亡後,投資者就可以拿到錢。投資者等於是替這些保單負擔保費,而保戶去世後的賠償金則是歸投資者所有。

      越早死報酬越高
      投保人死得越早報酬越高,如果投保人活得比預期久,投資者的獲利就很微薄,甚至可能蝕本。但不論投保人早死與否,華爾街都已靠包裝和銷售這類保單成為債券先袋下大筆利潤。不過,許多研究貼現保單的專家警告,如果保險公司付出的死亡賠償比預期還多,他們可能很快就會提高保費。
      報道稱,雖然這構思仍在計劃階段,欲參與投資的反應異常熱烈。投資風險評估業者DBRS公司副總裁提爾威茲形容,近期他們接這類咨詢電話接到手軟;該公司目前正在評估私人投資者與金融公司的9個壽險保單證券化計劃。

      市場額達5000億美元
      美國目前生效的保單總額高達26萬億美元,雖然不是所有投保者都會貼現保單,且投資者沒興趣購入健康投保人的保單,但業界分析師預期即使買斷僅一小撮人的保單,這個市場額可能高達5000億美元,補貼房貸債市場崩潰造成營業額大跌。
      有部分銀行已搶先出擊,例如瑞士信貸正建立一條購入大批壽險保單的包裝和銷售線,其對手高盛也已發展出壽險貼現保單交易指數,讓投資者像押注股市指數升跌一樣押注保單兌現期長短。
      除了貼現保單的證券化之外,許多銀行更把手上虧蝕嚴重的證券重新包裝升級,改稱為“地產投資渠道的再證券化”(RE-REMICs)。
摩根士丹利說,今年至少已有300億美元的住宅RE-REMICs完成包裝。
     

      外界對此褒貶不一
      金融業創新產品自有其好處,例如是降低借貸成本,讓消費者有更多的投資選擇,促進經濟繁榮等。而主張貼現保單證券化的銀行更聲稱,此舉讓投保人在生前就能將保單出售,毋須賒借來改善生活。不過,金融風暴的前車猶在,華爾街已改弦易轍計劃另推賺錢新招,不免招來嚴厲的責難和批評。
      而美國保險資訊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魏斯巴特更表示,這根本不是投資,而是以人的生命來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