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小劇場話劇 名字決定票房
( 2009-08-21 )



話劇《嫁給經濟適用男》講述了在金融危機下都市男女們的情感故事,6月17日在北京、上海由兩組演員同步上演以來,場場滿座,受到觀眾歡迎。

近期,上海的話劇舞台幾乎是小劇場的天下,其中既有百老匯名劇,也有輕鬆的漫畫式職場劇,以及北京幾部再度赴滬演出的小劇場話劇。除了非話劇出身的明星表現出對話劇的高度熱情之外,在上海投身話劇製作的民營團體已經從10年前的一兩家增加到眼下的將近20家。上海話劇市場的繁榮景象甚至波及海外——上海已成為全球演出阿加莎.克里斯蒂劇作最紅火的市場。

      小劇場話劇,是相對於傳統大劇場話劇而言。其特點一是表演空間小,二是演員與觀眾接近,三是先鋒意味較強。製作人黃紀蘇認為,小劇場話劇帶有與生俱來的商業色彩,也帶有反叛色彩,很前衛、很時尚。

      青年觀眾多 白領中流行
      在上世紀80年代,話劇還屬於“小眾”,劇團只有“國有”,因此話劇確實距離市場有相當距離。不過,民營劇社出現之後,迅速掐準青年觀眾的“脈門”,製作了一批至今回顧依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白領戲劇”。話劇迅速擺脫主題先行的概念化,貼近生活。
      最早在上海開排小劇場話劇的現代人劇社,幾乎引領了滬上小劇場話劇的走勢。該劇社負責人張余與房產商聯手合作的《單身公寓》可謂開創了“白領話劇”的先河。隨後,關注白領生活的小成本製作話劇紛紛出爐,廣受歡迎。
      長期以來,小劇場話劇形成了一群以青年知識分子為主體的觀眾群。這群觀眾認可小劇場話劇演出,令其成為時尚流行的一部分。但與此同時,有觀眾認為,編導過於“隨心所欲”,造成了他們理解和欣賞的困難;一些作品過於矯情,太多摻雜了自以為是的“革命化”或者“現代化”的東西,顯得膚淺加浮躁。還有相當多的大眾對小劇場話劇冷漠,覺得與自己的欣賞趣味和接受習慣相距甚遙。

      拿經典開涮 借流行語說事
      “白領話劇”之後就是“懸念劇”。除了這兩大類,小劇場話劇的“底色”幾乎是沒有戲劇結構的“搞笑小品連綴”,相當一部分劇目甚至缺乏完整的故事和人物轉變的內在邏輯,更像“曲藝晚會”——搞笑的僅限於語言,劇情往往荒誕不經。例如,找不到男友的剩女被雷劈了之後,就穿越到古代成為“白娘子”,必須找到夫君才能回現代;兩隻鄉下狗想過城裏狗有狗牌的日子,一路乞討來到城市,遭遇輕視和暴打,遍體鱗傷再回到鄉下……這些內容讓觀眾擁有了看雜耍、小丑甚至“百戲”的噴飯體驗,不過與原本追求精神世界的“戲劇”二字已經甚少關聯。觀眾笑離開劇場後,就記不得笑的原因了。
      《古墓力影》、《誰愛誰,愛誰誰》、《差錢了,愛情就AA吧》、《剩女郎》、《經濟適用男》、《談談情,跳跳槽》、《全村就我光》、《拿什麼整死你,我的愛人》、《羅密歐與祝英台》……掃描一遍北京各處上演的小劇場話劇的名字,讓人感覺這是一場或拿經典開涮、或借當代流行語說事的鬧哄哄的大派對。楊凱淳是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的一名應屆畢業生,看過很多小劇場話劇,也演過不少,她直言:“戲的名聲大不大、票房好不好,主要看劇組怎麼宣傳,也跟這部劇的名字有直接關係。”一位戲劇圈內人士曾“點撥”她:“名字能不能吸引眼球,直接決定了這部劇的票房。”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小劇場話劇”出現的這種局面與上世紀初西方戲劇剛被引入中國,歷經新劇、愛美劇、文明戲等一系列過程有相似之處。“質變”需要“量變”的積累,頂尖作品只有10%,但要有100部的市場容量。

      沒有刺耳擴音器 “氣氛很不錯”
      兩個人在條件好一點的電影院看一場大片兒,花費15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兩個人在大劇院看一場芭蕾舞劇之類的大戲,花費800元左右;兩個人在小劇場看一場話劇,花費200至300元。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小劇場話劇這一文化消費品種。
      上海大劇院小劇場專門對其兩萬余名會員做過統計,統計顯示,小劇場話劇的觀眾多集中在25至35歲、月薪4000多元的人群,其中70%為未婚青年,70%為女性觀眾。這樣一種觀眾構成,使得小劇場話劇多以青春、愛情、理想與事業為主。一位網友說,小劇場的氣氛很不錯,沒有刺耳的擴音器,也沒有造作的舞台背景,多的是輕鬆的格調,還有簡單恬靜的釋然;而且,話題很貼近生活,講的是“囧”文化。
      製作人傅維伯認為,小劇場話劇之所以能火起來,是因為許多年輕的創作者製作了許多貼近現實生活的戲,“對於戲劇而言,貼近現實生活是最重要的,北京人藝就是靠排演現實主義作品才成就了它的金字招牌,那些戴假頭套、粘大鼻子的外國經典對於大多數觀眾而言都太遠了。”
      除了貼近生活之外,這類話劇還非常貼近話劇消費主力人群——青年人的審美需求,能夠更及時地反映當下生活。比如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推出不久後,小劇場就有了《滿城都是金字塔》。有人說,惡搞是80後的天性,他們那種個性的解放是傳統話劇人學也學不來的,所以他們總能敏銳地捕捉到最時尚最新鮮的亮點,這不僅吸引了他們的同齡人,也吸引了年長於他們且具有消費能力的60年代、70年代生人。
      在上海,“去安福路看話劇”已經成為了年輕白領的時尚標誌——安福路是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所在地,門口鬢影衣香流轉,人頭攢動——這是逢小劇場話劇上演的常景。不少人表示,看話劇“是一種時髦的事”,又小資得很實惠,“一個月看一兩場話劇,又不貴咯!”

      北京市場 客流量猛降
      經過多年的蓄勢上揚,2008年的北京話劇市場,排演話劇148部,演出近兩千場,與2007年相比翻了一番。各路人馬衝進話劇市場,你方唱罷我登場,都認準了這是條來錢的道。不料,寒流來襲,話劇市場出現票房震盪。
      “我能感受到從5月中下旬開始,北京票房大幅度下滑,在預售上下降了大概三成。”據《北京商報》報道,北京一位業內人士稱,“我所知道的戲賣得都不好,當然現在整個演出市場都不是很好。”他表示,之前好壞都在預估範圍內,但從5月中下旬開始,客流量下降,情況開始超出預計。
      北京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楊乾武也看到類似情況:“依靠個人消費的小劇場消費者主要是年輕人,以白領居多。受金融危機影響首當其衝,收入減少、暫時失業都有可能,消費直接受到影響。”
      “觀眾不會永遠滿足於淺薄的娛樂,現在到了調整的時候。小劇場進入既要保留讓人開心的娛樂底色,還要有一定的思想內涵,有更高的滿足和需求階段。”楊乾武坦言,2008年是小劇場高潮,熱鬧了一段時間後,觀眾對品質要求提高是必然。觀眾最初可能只是抱消閒的態度走進劇場,但是經歷過一兩年後他們會不再滿足,會要求變化。如果仍舊重復簡單的搞笑、無厘頭式表演,觀眾會失去興趣。
      另外,繁榮景象招來了很多非圈內的投資和製作團隊往裏紮,所以今年一個很明顯示的問題是:外行人做戲的特別多。因為小劇場門檻特別低,誰都可以玩一票,做小劇場三五十萬元,誰都拿得出來。
      “今年我周圍一堆朋友說,‘演出市場挺火啊,帶我們一塊玩玩,我這有投資’。”直接的結果就是,從表面看今年劇場檔期全滿,這些遊資投的劇目佔到很多。



小劇場拉近了演員與觀眾的距離,利於雙方互動。圖為演員在南京圖書館小劇場指揮觀眾擊鼓。

小話劇《在變老之前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