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報促成台兒莊大捷
( 2009-08-14 )
1938年2月至4月,中國軍隊在安徽台兒莊地區取得抗擊日軍的勝利,史稱台兒莊大捷。指揮這次戰役的,是國民政府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
事隔多年以後,李宗仁才向世人披露,台兒莊戰役的勝利,與準確、及時的情報是分不開的。他在回憶錄中感慨地寫道:“夏文運冒生命危險,為我方搜集情報,全出乎愛國的熱忱。渠始終其事,未受政府任何名義,也未受政府分毫的接濟。這樣的愛國志士,甘作無名英雄,其對抗戰之功,實不可沒。”
夏文運是誰?他是怎樣為李宗仁提供絕密情報的呢?
夏文運是大連市金州七頂山人,1905年出生。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拿到京都帝大文學碩士學位。不久,受關東軍司令部情報課長和知鷹二中佐的邀請,擔任其隨身翻譯,深受器重。
1935年6月,夏文運陪同和知鷹二長駐廣州,做李宗仁及其兩廣軍隊的策反工作。李宗仁與和知的歷次會談,都由夏文運翻譯。李宗仁與夏文運多次見面,覺得其為人正派,才華橫溢,便在幾次密談後,將他拉到自己的陣營中來。李宗仁讓其刺探日方機密,並通過地下電台和專用密碼與自己單線聯繫。夏文運一口答應,還謝絕了任何報酬。
1937年,日本發動了“七七”事變,很快佔領山西、山東、河北等省,並準備向李宗仁防守的第五戰區推進,首站目標是台兒莊。
台兒莊位於徐州東北30公里的大運河北岸,是徐州的門戶,當然是日軍夾擊徐州的必爭之地。
第五戰區的參戰部隊多為“雜牌軍”,雖兵力數倍於日軍,但武器裝備低劣,每人平均還不到一支步槍。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李宗仁在戰役初期全取守勢。
1938年1月18日,日軍佔領了淮南重鎮明光,與中國守軍隔河對峙,形勢嚴峻。李宗仁本應派兵增援,又擔心北線日軍南下而腹背受敵。就在他舉棋不定之際,夏文運發來絕密電報:日軍南動而北不動。李宗仁轉憂為喜,立即命令于學忠的五十一軍在淮河北岸布防,又把張自忠的五十九軍從北線調到淮河前線。2月11日,日軍來到淮河北岸時,五十一軍、五十九軍將士一起上陣,打得敵軍人仰馬翻。經過激烈的拉鋸戰,日軍損兵折將3000多人後,退回淮南。
日軍南線攻擊失利後,被迫組織北線進攻,第5師團從青島向魯南進犯、第10師團沿津浦線南攻,2萬多名日軍直逼台兒莊,如果得手,徐州則危在旦夕。如能在津浦線上將敵人拖住數月,使武漢後方有充分時間重新部署,則抗戰還能繼續。因此,李宗仁決心背水一戰,在台兒莊地區與日軍決戰。
1938年3月上旬,李宗仁接到夏文運密報:日軍第5師團從膠濟線進軍蒙陰、沂水等地,李宗仁據此料定第5師團將進攻臨沂,因此命令龐炳勛軍團馳往臨沂,堵截敵人。
龐軍團實際上只有5個步兵團,浴血奮戰到3月中旬,漸漸抵擋不住號稱“陸軍之花”的第5師團,向李宗仁求援。而此時南北戰線都很吃緊,李宗仁手下無兵可派。危急關頭,夏文運又從上海發來密報:日軍北動而南不動。李宗仁像吃了一顆定心丸,迅速抽調張自忠的五十九軍北上。龐部、張部並肩作戰,在臨沂殲敵數千,使日軍後退90余里,粉碎了第5、第10兩師團會師台兒莊的企圖。
1938年3月27日,日軍第10師團的瀨谷支隊(旅團)佔領了台兒莊。31日,國軍將台兒莊之敵完全包圍。從4月3日開始,國軍全力進攻台兒莊,至7日凌晨,終於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國軍斃傷日軍11984人,俘虜719人,繳獲大炮31門、裝甲汽車11輛、大小戰車8輛、輕重機槍1000余挺、步槍10000余支。同時,也付出了犧牲3萬將士的沉重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