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的孔乙己說,“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這一說法至今有一定的市場。一名酷愛讀書的大學生三年偷書1585本。在法院庭審前,這位劉同學說,自己只認為偷書是一種不良習慣,沒想到是犯罪。
據劉同學本人講,自2006年以來,他在重慶市多個書店盜竊圖書1585本,並非為了賣錢,而是因為他特別喜歡看書,但家裏窮沒錢買書,所以他見到喜歡的書就偷,他偷得最多的,就是勵志類和理財類的書籍。
人多易下手 學生佔三成
在北京,每逢節假日期間,西單圖書大廈的客流量會大幅增加,借機偷盜圖書的人也會隨之增多,據西單圖書大廈的保衛部經理張岩剛表示,大多數偷書的人都不拿偷書當回事,覺得偷書比偷別的東西“高雅”,在拘捕的偷書者中,大中小學生佔了三成以上。偷書的學生大多數拿走的都是遊戲軟件、武俠小說類,屬於平時家長不會輕易允諾購買的;其中一些學生是受同學的鼓動,拉幫結伙專門到圖書大廈來練“手藝”,認為從書架上偷書很“刺激”、很“好玩”。
在北京西長安街派出所,警長史紅偉說,一年來派出所共對38名偷書者做了治安拘留以上的處罰,其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的佔了9人,25人屬於中專、中技畢業,最小的只有16歲,大部分都在20歲至30之間。七八月份放暑假時屬於發案高峰,充分說明偷書行為與在校學生間存在一定的關聯。
2008年,第18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在河南鄭州閉幕後,各出版社紛紛打道回府,清點樣書。據不完全統計,本屆書市各出版社被竊的新書平均達到總量的四分之一。河北教育出版社赴書市的時候帶了11個書箱,回來只用了6個書箱,“我們賣了一些書,其余的都被偷走啦。”據這家出版社的領隊透露,參展時,西面的一堵展櫃上的書幾乎被一偷而空。
一些出版界人士說,竊書存在於幾乎所有的大型圖書展銷活動中,這幾年有越演越烈之勢,2008年的書展更是達到四分之一的竊書量,幾乎比往年翻了一倍。有一部分人是因愛而竊,也有人是為了偷去賣紙。一位出版社的發行員說,他就看到自己社裏的新書被扔在廢品攤上,“這種偷法最讓人心痛了。”
李代桃僵 偷書頻出新招
大部分偷書者認為自己的行為與其他小偷有本質的區別,尤其是那些偷取專業書籍或學習用書的人,更是覺得自己的行為情有可原。然而在法律上,偷書和偷任何東西沒有區別,盜竊數額達到一定標準後,一樣按照盜竊罪予以懲處。
福建師範大學圖書館曾舉辦過“污損圖書展”,一本封面為《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圖書,內頁是散文;而在《美國英語與英國英語》的封面下,包裹的是法律書。展板上對此“偷書術”的介紹說:個別學生“把要偷的圖書夾在所借圖書的封面目錄下,以求得安全得手之效果”。被曝光的偷書新招數遠不止這一種。有的學生將大半本書撕下,剩余部分用其他書粘合後歸還圖書館。更多的圖書,則被剪角、切割,在關鍵的地方開了一扇扇“天窗”。對此,有人說,“書非借不能讀,書非撕不能藏”。
在重慶書城,售賣地圖的書架上幾乎找不到一本完好的地圖冊;一初中學生稱,漫畫類書籍被撕掉內頁的情況最普遍。據書城保安介紹,書城給每本書都裝上了磁條,沒經過付帳消磁的書籍通過出口處時,電子報警器會自動報警。這名保安稱,幾乎每天都能抓到一兩個偷書人,而周末會更多,“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貧困學生,也有經濟條件好的。”重慶書城的負責人表示,書籍被盜現象在中國各地書店中都很普遍。
只要有書的地方就有人偷
書市、書店、圖書館、書攤……反正只要有書的地方就有竊書者在,竊書已儼然成了社會的一大公害。2008年2月,上海書城就抓到過一個“史上最牛的竊書者”,保安將其外套打開,看到其腰間密密麻麻地綁了9本書。據上海書城方面表示,這樣的事情每個月都有發生,即使增加了保安,也仍然防不勝防。
同樣的情況出現在日本,圖書被盜現象同樣日益猖獗,已經對日本書店的經營造成了沉重的打擊。日本《讀賣新聞》去年一項調查結果顯示,2007年度日本主要城市的公立圖書館共有約28.4萬冊圖書“不翼而飛”,失蹤圖書大多被人擅自帶出,不少書僅剩封面,而主體則被肆意竊取。從被盜圖書的種類來看,漫畫書數量最多,佔到了四成,寫真集則佔三成,此外是單行本等其他各類圖書。當問到偷書的理由時,70%以上被拘捕的偷書賊說拿去換錢了。
東京一家被盜現象嚴重的書店員工稱,偷書賊通常採用在外套內側製作許多口袋、借助嬰兒車或旅行箱等手法大量偷盜圖書,有時兩人一組,其中一人上前詢問店員訂購圖書的方法,另外一人乘機偷書。
與東京市中心60家書店簽有防盜合約的一家保安公司調查發現,偷書賊的年齡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該公司在一個月內拘捕的60名偷書賊中,有17人為中學生,甚至還有3名小學生。有些家長包庇孩子的偷書行為,他們向店方提出抗議:孩子被你們抓起來太可憐了,你們為什麼要把書放在這麼容易拿到的地方?有人甚至一邊板臉對店方大叫:“付錢不就行了嗎?”一邊安慰孩子說:“這回真是太不走運了。”
據統計,近年來全日本書店數量呈大幅減少態勢,從2001年到2007年的7年間,門店數量共減少約4000家,其中被盜嚴重引發破產成為重要原因。許多中小書店由於經營狀況惡化,根本無力採取防盜措施;儘管不少書店加裝了防盜探頭,或者與出版社聯手在書中貼附電子標籤(ICtag),用來阻止偷書賊將被盜圖書轉賣給舊書店,但終因費用負擔過重,無法全面推廣。
整本買不划算 手機拍下一部分
有的人只需要借鑒書中的一部分內容,買下整本書太貴,書店又不允許去複印,所以就有用手機“拍書”的人。隨數碼相機和攝像手機的普及,“拍書”一族免費獲取書上內容已經不是新鮮事情了。一位李先生說,他經常逛書店,這樣的事也碰到過,“他們可能是急用吧。”一位陳小姐則表示:“這是很個人的問題,看到漂亮的圖片,拍一下不能說有什麼錯吧?只要工作人員不說,也不影響他人就行。”
在廣州購書中心三樓的一個書櫃前,一位女士正攤開一本畫冊拍攝一個室內設計的圖案,她說,“這個設計的創意不錯,有用的就這麼幾頁,全買下來浪費,現在的書太貴了。”購書中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用數碼相機或者是手機‘拍書’的人不少,尤其是藝術類、設計類的書籍經常有人‘拍’,當然他們也是躲我們拍。這些書一般價格相對高一些,很多人可能只需要用到書中的一部分內容,買下整本書覺得不划算,圖紙、程序之類的又不好抄,於是就用相機拍下來。這樣的讀者雖然不是很多,但每天總有幾個吧。”
據瞭解,從被拍的圖書種類來看,主要是與廣告裝潢等藝術類的工作者有關的書籍畫冊,如裝潢設計、美術作品、收藏鑒寶類等,裝幀精美、印刷質量高,價格相對昂貴。另外家庭主婦“抄”菜譜的也不少。
對於“拍書”這種現象,書店方面反應不一。有的書店說,允許讀者坐下來看書,還特設了一個讀書區,就是鼓勵讀者多看一些書,如果有讀者想“拍書”,只要沒有損壞圖書,不影響書店的正常營業,拍個一兩張的話,一般不會阻止。但如果大本大本地拍下來,肯定是不允許的。還有的書店說:“‘拍書’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書店的生意,但是好書的讀者還是會購買的,‘拍書’總比撕書文明多了。”
民眾對精神食糧的需求有所增加,但書店讀者增加也易使竊書者有機可乘。
隨手機攝錄功能普及,拍攝者隨處可見。圖為一名小讀者以手機拍攝圖書封面。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