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虛幻的“戰略伙伴”
( 2009-07-31 )



首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27日開幕,圖為美國總統奧巴馬(左)在開幕式上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右)握手致意。 新華社

      若干年來,不時聽到中國和某國結成“戰略伙伴”的消息。每當新聞一發佈,北京的宣傳機器無不誇耀一番,頗有毛澤東時代“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那種自慰感。
      大致數一數,早在1990年代,中國就和巴西、俄國、美國、埃及等國結成“戰略伙伴”關係。到了本世紀,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西班牙、歐盟、東盟、哈薩克、印尼、加拿大等,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好幾十個國家,不是中國的“戰略伙伴”,就是“合作伙伴”。
      據說北京從1996年開始,將建交的國家分為:單純建交、睦鄰友好、伙伴、傳統合作伙伴、全面戰略合作伙伴等五種關係。其中,伙伴關係又被細分為:合作伙伴、建設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戰略伙伴、戰略合作伙伴、全面戰略合作伙伴等,令人眼花繚亂。
      僅“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一項,按照北京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的說法,就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軍事等全方位的合作關係。問題是和中國建交的國家,在以上方面本來就存在雙邊合作的可能性。難道不加上“合作”、“建設性合作”、“全面合作”、“戰略”等字眼,這些可能的合作關係就不存在了?
      北京把一個簡單的“外交關係”,弄成這麼複雜的“合作關係”,無非是為了突出中國和世界主要國家的關係特別好——不是“鐵哥們”,就是“好伙伴”。說來說去還是“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那一套。從更深的層次看,依稀可見古代渴望“萬邦來朝”的心態。
      在這種虛妄、不切實際的外交下,中國的戰略處境不僅沒有隨“戰略伙伴”的增加而改善,反而每下愈況。原因正是北京拉來的這些“合作伙伴”、“戰略伙伴”,在國際事務中既不和中國“合作”,戰略上也根本不是中國的“伙伴”。
      例如美國,1993年在公海強行檢查中國“銀河號”貨輪;1999年無端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同年出動航母編隊為李登輝台獨勢力保駕;2001年其間諜飛機在中國沿海撞毀中國戰機;多年來豢養資助台獨、藏獨、疆獨勢力……。這樣的國家,除了要中國出錢買其債券的“戰略”外,不知道還在哪些“戰略”上是中國的“合作伙伴”?
      更加荒唐可笑的是,印度繼承英帝國主義衣缽,竊據藏南地區6.5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長期庇護達賴藏獨集團,也可以成為北京力捧的“戰略伙伴”!但印度幾十年來大肆擴充軍備,其核武、核子潛艇、戰略導彈計劃,無不以中國為頭號“戰略敵人”。新德里什麼時候把北京當過“戰略伙伴”?
      如今中國號稱世界超級經濟大國,軍事實力也水漲船高。但面對的卻是大片領海、島礁被人蠶食,陸地和海洋主權日益遭到侵蝕、壓縮的局面。其中直接行動或間接推波助瀾的,恰恰是這些“合作伙伴”、“戰略伙伴”。所以北京花大力經營的種種“伙伴”關係,純屬自欺欺人,一文不值。
      中國現在已經被這些“伙伴”逼到牆角,想靠虛假的“伙伴”關係解決問題,只會被人視為花拳繡腿,軟弱可欺。北京的外交,今後應當徹底摒棄不敢作為的縮頭烏龜方式。要敢於動用實力,毫不含糊地維護領土、領海主權。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成為說話算數、令人敬畏的負責任大國,而不是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予取予求的顢頇“戰略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