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超主權貨幣能替代美元嗎?
( 2009-07-17 )



超主權貨幣說起來不易,行起來更難。

      從2009年開始,全球貨幣領域關心的主要話題就是特別提款權。隨著金融危机的爆發和美國經濟的衰退,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四國對使用一种基于特別提款權的超主權貨幣的呼聲越來越高。
      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認為,一個完全基于美元和黃金儲備國際貨幣体系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美國的貨幣如果充當國際儲備貨幣,國內貨幣政策目標与世界各國對美元儲備貨幣的要求經常產生矛盾,儲備貨幣發行國無法在為世界提供流動性的同時确保幣值的穩定,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難題:一方面,隨著各國持有的國際儲備貨幣增加,這就要求發行國通過國際收支逆差來實現,這就必然會帶來該貨幣的貶值;另一方面,作為國際儲備貨幣又必須要求貨幣幣值比較穩定,而不能持續出現逆差。
      為了規避這一問題,國際貨幣基金(IMF)設立了特別提款權,一种以黃金的美元价格為基礎的儲備資產和記賬單位。1972年時,特別提款權占非黃金全球儲備資產的10%。1973年,布雷頓森林体系的解体和浮動匯率的新時代來臨,使以美元為基礎的特別提款權多余。20國委員會主張用一籃子貨幣作為特別提款權的定值標准,1974年,基金組織正式宣布特別提款權与黃金脫鉤,改用“一籃子”16种貨幣作為定值標准。1980 年,基金組織又宣布將組成“一籃子”的貨幣,簡化為5种西方國家貨幣,即美元、聯邦德國馬克、日元、法國法郎和英鎊。隨歐洲的貨幣統一,歐元取代了馬克和法郎的地位,5种貨幣變為4种。
      即使特別提款權的存儲量自1972年以來就沒有增加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然使用其作為其基本核算單位。 1997年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本打算將特別提款權存儲量增加一倍,但直至2008這种擴張都舉步維艱,主要是因為美國投票反對。
      由于通貨膨脹的影響和貨幣擴張的出現近几十年來,特別提款權早已成為被遺忘的角落,其儲備量已不足世界非黃金儲備的0.5%。這場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机又一次燃起人們的希望,特別提款權是否能夠死灰复燃,成為替代貨幣呢?
      這就要取決于如何解決囚徒的困境了,這是博弈論中的經典題目。目前主要持有美元資產的國家,如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對美元的信心,那麼其儲備的价值就將得到保證;如果持有者都想先發制人,在美元走勢回彈時率先清倉逃逸,這种策略引發其他國家對美元信心喪失,美元持有者和美債購買人喪失信心的話,美元就會遭遇無序拋售,并將導致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失控性暴跌,從而重創全球經濟。那時候,談什麼替代儲備貨幣將沒有任何意義。
      當眾多國家被實力強大的美國用花花綠綠的美鈔請君入瓮后,現在,瓮中被炭火烤得痛苦不堪的諸國,應該是面對現實的時候了,如果言行不一,將會產生相互猜忌,一方面都表示在未來數年繼續維持美元中心地位,增持美債,另一方面又啟動新的超主權貨幣試圖替代美元,這种做法是危險的,也是自欺欺人的。
      眾所周知,為滿足國內龐大資金需求,美國政府未來數年中勢必大量舉債,金磚四國究竟是繼續增持美債,還是轉向其他替代選擇,例如特別提款權,將對美國經濟恢复至關重要。而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是否牢靠,也牽扯世界經濟是否會在短期內見底反彈。

      注:本文屬撰稿者的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報立場,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