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人亡藝絕 巴渝“瑰寶”
( 2009-07-03 )



圖為兩位民間藝人近日在四川德陽三國蜀漢軍師龐統祠墓向遊客演奏竹琴。中新社

巴渝一帶一向都是民間藝術的寶地,竹琴、秀山花燈、川江號子等被稱為中華民間藝術的瑰寶。可是由於各種原因,若干年來,一些身懷絕技的老藝人帶滿身技藝卻鮮人問津,只好默默把技藝帶入黃土。

      提起民間文化、民間藝術,人們總是將其與“下里巴人”聯繫在一起,難登大雅之堂。如今,年輕人不願拜師學習,而年老的卻無奈於歲月,帶著滿身技藝辭世。據《重慶時報》報道,巴渝民間文化藝術在相對尷尬的大背景下,重慶政府決定採取一系列措施,保證民間藝術的傳承。卻不知這些舉措能否將“瑰寶”帶出困境。
      重慶民間藝術究竟有多少種?估計沒有人能說清楚。從重慶市文廣局的調研報告中,不難發現,民間文藝的最大困境在於難以傳承。以秀山花燈為例,據調查,60歲以上的花燈老藝人已相繼辭世70%,有的絕技已經失傳,尚存的藝人年齡都在70歲以上了。

      收入微薄 後繼乏人
      川渝竹琴方面,表演竹琴的前輩先賢接踵謝世,尚在的也都年邁,加之隨著社會的空前發展,竹琴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現重慶三峽曲藝團四川竹琴的傳承人第八代僅有三人,第九代僅有兩人,萬州曲協竹琴的傳承人也屈指可數,而且大半還是業余琴友。去年,梁平一位世代從事竹琴演奏的劉姓藝人透露,他已經75歲,一直想找幾個弟子,然而,竹琴的學習費時費力收入微薄,劉老到處張貼招人告示卻鮮有回音,當地的青年說,寧願去發達城市工地上搬磚運瓦也不學什麼竹琴。
      西南大學專家指出:“民俗民間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但現在,它們卻在慢慢地消逝,只有很少的人在關注它,傳統的民間藝術正面臨著‘斷代’之痛。”
      “漠視民間文化藝術,並不能只是歸結為年輕人拒絕承接的錯。”資深文藝策劃人張凱強調:“民間藝術說白了就是民眾自己的藝術,它要存活發展就必須得到老百姓的喜愛。”既然市場認可電視,那麼民間文藝不妨利用電視,“趙本山不就是通過春晚將二人轉推向了全中國嗎?所以目前急需的就是通過大眾媒介讓人們瞭解民間藝術,從而真正喜歡上民間藝術。”

      官方苦尋出路
      鑒於民間文藝傳承的尷尬現狀,近年來,重慶推出實施“一地一品工程”,即各區縣結合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和民族民間文化資源,努力打造本地的民族民間和民俗文化品牌。
      重慶已開始籌備建造“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博覽園”,該工程由兩大部份構成:一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二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動態展示區。重慶還將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民間民俗文化建設基金,每年投入2000萬元;文藝人才培養基金,每年投入1000萬元。
      重慶市評選出了“巴渝十大民間藝術”和“巴渝十大民間藝術家”。重點提出銅梁龍舞、土家擺手舞、川江號子、秀山花燈、四川竹琴、綦江農民版畫、巴渝吹打、梁平三絕(木版年畫、竹簾、燈戲)、榮昌折扇夏布、重慶漆器等首批重慶十大民間文化民間工藝,需要進行挖掘保護和扶持發展。
      而重慶市政府的舉措也收到了不小的回報。各地的廣場文化活動各具特色,廣場上的民眾休閒健身娛樂活動開展廣泛,已成為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一旦讓民間藝術完全融入民眾中,那麼就已經可以宣告民間文化藝術的徹底復活了。

      公園獻藝 竹琴聲中盼來人
      天氣晴朗的日子,在成都新華公園內總是能聽到一陣悠揚琴聲,尋聲望去,可以看見一位老人端坐于翠竹林中,右手握簡板左手敲竹琴,自彈自唱,怡然自得。優美動聽的唱腔和琴聲,經常可以吸引不少遊人駐足。
      老人叫唐榮基,今年78歲。他對竹琴這種四川特有的古老樂器一直感興趣。14歲時,他便迷戀上了竹琴,到附近山上砍了一根竹子,去皮,打通竹筒,再將豬小腸破開,壓薄,充當鼓膜,自製成竹琴。但在此後卻因為工作繁忙,他無奈把竹琴擱在了一邊。
      1992年退休後,他又拾起童年愛好,並把它當成事業。他原本認為竹琴是成都的地方特產,在成都的樂器店肯定能買到。但他跑遍了成都所有樂器店,商家都說現在已經無人撥弄和問津了。唐老不甘心,決心自己動手做。他到處奔波,籌備竹筒、竹片、油板、豬皮、銅鈴、土漆等等材料,當起了製作樂器的工匠師。憑聰明才智和文字資料,他開始嘗試自製竹琴,其彈出的聲音悠揚動聽且有板有眼,還真有點專業味呢。在成都曲藝舞台上,好多年沒見到竹琴了,更談不上有現成的唱詞。於是,唐師傅又“玩”起了創作。
      唐老在保留竹琴藝術本色本味的《護國岩》、《琵琶行》、《婉容洞》外,更將周圍發生的事自撰成包括戒賭、戒淫、戒嫖、行孝的《新編勸世文》。在新華公園、府南河畔等公共場地演出,而每次總能吸引眾多看客圍觀、欣賞。
      但是唐老透露,自己年歲已高,而且多病,現在急尋傳人,讓瀕臨失傳的藝術得以存續。竹琴獨守人唐榮基的事被報道後,許多慕名者前往討教,欲成為其弟子。雖經唐老精心傳授,但他們都不能做到“三合一”(即敲鼓、打簡板、唱詞,不能三者協調)。唐老稱,這些弟子都不能把竹琴這一古老藝術真正學到手。在成都只有張永貴、劉清泰、謝惠仁以及他曾“打”過竹琴,但前二位都是盲人,現在已幾乎沒有從事此項藝術了,而第三人已多年無音訊,現在只有他仍堅持獨守這門在四川即將瀕臨失傳的藝術。唐老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有一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傳人,讓這門古老的藝術永久存在。唐老稱,其實條件不高,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和音律,雙手與大腦協調便可以。

      “川江號子” 領唱多近古稀
      巴渝民俗文化品種豐富,但是近年來卻備受冷落。在四川和重慶的很多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民間藝術的守護者,他們大多已經白髮蒼蒼。後繼乏人,這些絢麗多姿的藝術瑰寶也許若干年後就會全部消失。
      重慶境內擅長吼唱川江號子的船工僅剩下數十人,而擅長領唱的“號子頭”,都已經相繼去世,仍在世的也多近古稀之年,甚至是耄耋老人。
      銅梁的紮龍藝人中,有三位被稱為“銅梁龍燈三大傳人”:蔣玉霖,周均安,傅全泰。蔣、周二人已逝,唯有72歲高齡的傅老還在創新他的紮技。
      目前,重慶市政府已經意識到這些民間“瑰寶”正在逐漸流失,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各種民間藝術。
      “川江號子”是過去四川境內長江水系的船工們駕船勞作時所唱的歌謠,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不僅在中國樂壇上佔居重要地位,在世界樂壇上也頗受關注,成為人類水系音樂文化的佼佼者。
      為了搶救民間瀕危藝術,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課題組走訪了上百名老船工,查閱了大量誌書、集成,出版了170萬字的《川江號子》專著,將川江號子從個別零星研究階段推進到全面系統研究階段。



洪崖洞是重慶民俗演出較為集中的地方。

重慶市著名銅梁紮龍藝人付全泰在展示袖珍銅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