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獨政客自曝其醜
( 2009-06-12 )

目前,加拿大失業率節節攀升,人民對前景憂心忡忡。近來民調攀升的聯邦自由党黨魁葉禮庭,以改革就業保險金為議題不斷進逼,使哈珀總理的保守黨陷於被動。
但聯邦國會的魁獨在野黨——魁人政團及其党領杜錫卻跳出來,向葉禮庭發難。魁人政團下議員巴蓋特(Pierre Paquette,右圖)首先投石問路。他近期提出私人議案,要求將101號法案,即《法語憲章》在魁省的適用範圍,擴大到聯邦管轄的商業領域。雖然他的議案得到聯邦新民主黨的支持,但隨即被保守黨和自由党聯手封殺。
杜錫並不善罷甘休。他近日表示,將再次提出議案,將《法語憲章》適用範圍擴大到魁省境內聯邦法勞工法例管轄的領域,如機場、港口、銀行、通訊行業如廣播電臺等。如該黨的提案通過,就意味魁省境內廣播電臺的所有對話和討論節目,今後都只能使用法語;在魁省營運的加拿大企業,只准使用法文名稱。如著名名連鎖汽車零件及五金器材商店“加拿大輪胎”,必須將英文名Canadian Tire,改為法文名Pneu Canadien等。
魁省政壇的魁獨在野黨——魁人黨黨領、魁獨女幹將馬洛瓦(Pauline Marois)立即呼應杜錫,要求把《法語憲章》擴大應用到魁省雇員人數50人以下的中小企業。
所謂《法語憲章》由魁省第一屆魁人黨政府提出,經魁省議會通過,於1977年8月26日由魁省省督批准生效。其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規定法語是魁省唯一官方語言,確立法語在魁省唯我獨尊的地位。
從那之後,英文作為非官方語文,只能用於衛生、公共治安方面的標牌、告示等。魁省當局的《法語憲章》執法人員,即名震加拿大和國際的“語言警察”,在魁省嚴禁英文。他們過分的執法行動,連滿地可中國城商店、餐館的法文招牌上,並列的一點中文名稱都不放過。顯然,法語在魁省早已一語獨大,沒有受到任何威脅。杜錫卻閉著眼睛說瞎話,打著保護法語的旗號,在經濟危機下拋出這樣一個莫名其妙的議案。
原來,5月底至6月初的民調顯示,聯邦自由黨在魁省的民望上升到38%,不僅遙遙領先執政保守黨的12%,更超過了魁人政團的35%。杜錫擔心,如果就業保險金改革觸發聯邦大選,魁人政團控制的國會議席,有一些可能會落到聯邦自由黨手中。
然而,他手中又其實沒有什麼過硬的東西,足以打擊最近表現強悍的葉禮庭,只得乞靈於看家法寶——“保護法語”之類與魁獨有關的議題,拋出來打擊堅持聯邦主義的葉禮庭。杜錫的手法,和陳水扁及民進黨操作“賣台”議題打擊對手國民黨,有異曲同工之妙。
目前加拿大聯邦和魁省,都處於經濟危機下的困難時期,人民關心的是如何保住飯碗,不至淪為失業大軍的一員。就連代表教育、衛生公共雇員的魁省中央工會主席巴蘭(Rejean Parent),也不敢貿然支持杜錫這種節外生枝的議案,只能說些模棱兩可地的話。
即使葉禮庭提出的改革就業保險金制度,頗為迎合數以百萬計失業的加拿大人,但是5月底至6月初的民調顯示,六成加拿大人認為,現在各政黨有關就業保險制度的爭論,其重要性並不足以再掀起一場聯邦大選。
在舉國共度時艱之際,杜錫、馬洛瓦之流為了一黨之私、一己之私,不惜違背民意,胡攪蠻纏。他們的所作所為,只能自曝其醜,再次讓加拿大人看到魁獨政客自私、顢頇、無能的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