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移民前宜先辦資歷認證
( 2009-05-22 )



移民前先做好資歷認證,有利在加國找工。

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移民資歷的評核往往會因一些僱主的潛在偏見、族裔背景而造成偏差。該報告建議新移民自行辦理認證資歷,稱此舉有助減少資歷上的不明朗因素,以減少僱主公然歧視。報告又建議,加拿大不妨仿照澳大利亞模式,採先認證後移民策略,幫助移民加快融入社會。

      加拿大勞工市場及技能研究者網絡(Canadian Labour Market and Skills Researcher Network)最近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少數有色族裔新移民如果未有自行做好資歷認證程序,將影響加入加國的勞工市場;而移民政策官員則可從認證入手,鼓勵準移民辦妥認證。完善資歷認證工作,也可以減少對有色少數族裔造成的偏見。

      錯估資歷 導致雙輸
      一向以來,新移民參與職場以及薪津收入都低於本地人,缺乏了資歷認證,經常令移民難以融入社區。在加國,少數族裔新移民的資歷更遭到低估,甚至低於白人新移民。少數族裔新移民資歷,更被視為遜於本地加拿大人的資歷,以至收入較本地人少三分之一。
      撰寫該研究報告的安省西安大略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迪茨(Joerg Dietz)等多位學者指出,把少數族裔新移民的資歷低估的後果,就是出現雙輸局面,令新移民在經濟上和心理上受創,在加國則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該研究報告建議,加拿大可以仿效澳大利亞那樣,實行先認證、後移民,幫助新移民投入職場,使更易融入社會。
      一直以來,新移民出現學非所用的原因有兩說,一是移民來源國的教育水平的確低於加拿大,因此把移民的相對資歷調低,只是反映現實;另一可能是,僱主對少數族裔移民存有偏見,即使移民教育水平與加國本地人相若,僱主仍低估少數族裔的資歷水平,尤其那些沒經過資歷認證的少數族裔新移民,更受其害。
      報告指新移民資歷被打折扣,原因有幾個,在於資歷未得到認證、移民族裔背景和僱主潛在偏見。僱主會掩飾偏見,但通過外在的非偏頗機制表現出來。所以一旦有新移民沒經資歷認證,僱主可公然指新移民應征者不符資格,而把個人對新移民的不信任、對資歷的不瞭解或對少數族裔的偏見,一一投射出來。
在僱用過程中,僱主會極力顯得對少數族裔公平公正。但如果資歷得到認證並與加國的資歷匹配,針對新移民的偏見就可望消除。
      該研究通過405個大學生在2007年中到2008年底的問卷調查,列出本地人、白人新移民和非裔新移民,把三者的資歷比較,發現在外國大學畢業的非裔新移民,在沒有得到資歷認證下,往往會受到排擠。
      資歷認證不僅有助洗刷新移民的“移民味”,令海外資歷得到公平處理,連帶族裔因素也可排除,使申請人的資歷,不會因為膚色而出現差距;那麼,僱主的個人偏見,也就不致影響了資歷的價值。

      零加國經驗 中國資深建築師找工一年無功
      來自中國的資深建築師駱峰,在過去一年,以電郵和信件寄出二三百份履歷找工,但仍然泥牛入海,沒有回音。
      駱峰在中國時曾負責興建過各式建築,大至綜合商業廣場,小至巴士站,連到中國的外國建築師也眼紅,現在卻要重新裝備,才能叩開專業團體的門檻。
      畢業於天津大學建築系的駱峰,2008年6月抵達溫哥華,他在中國時由助理建築師做起,及後擢升至建築師,離開中國時是高級建築師,有20年的經驗。
      駱峰表示,他在加國入不了行,除非先學好英語,還要累積加拿大工作經驗,才有資格向本省的建築師學會申請資歷評核。
      他又說:“最矛盾的是沒有本地工作經驗,人家不聘用;沒有人聘用,就沒有本地工作經驗。”
      駱峰認為中加兩國情況不一,工作模式也不一樣。他自問能力不是問題,只要改變求職方式。由於仍然未有機會面試,他也不敢說本地僱主有否歧視少數族裔求職者。他慨嘆,一些同期出身的建築師,不是移民,而是回流中國,而且發展火紅。他擔心,再過兩三年,建築技術更新換代,而本身的知識老化,經驗無用武之地,影響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