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到爪哇國 忘世間事
( 2009-05-08 )



在印尼中爪哇日惹市北四十多公里處的婆羅浮屠,是一座用火山巖建築的灰黑色古跡。中新社

很多人或許不熟悉日惹,但一定聽說過“爪哇國”。其實這個爪哇國的發源地就在如今的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日惹。印尼人口中有一半屬於爪哇族,爪哇文化是印尼文化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部分,而日惹又被譽為爪哇文化的發源地。

      雖然日惹面積只有1000多平方公里,卻是印尼三個省級特別自治區之一,這裏名勝古跡雲集。世界最大的佛教寺廟群婆羅浮屠,印度教寺廟群巴蘭班南等都是觀光客的最愛,每年招徠100多萬遊客。在印尼也只有巴厘島能與它的號召力抗衡。 
      到了日惹,你才能體會到當地人對甜食愛到什麼程度。日惹有道傳統菜叫谷支,是用雞肉、嫩木菠蘿、雞蛋、米和蜜糖慢慢熬製,直到肉和水果完全溶化在黏稠的糖漿裏,變成一種棕色的糊糊。當地人把它當菜吃。真正的飯後甜品是可以“甜死人”的巴皮亞——用甜米、菠蘿和白糖煮成的一種粥。 
      日惹菜的另一大特點是辣。如果你的舌頭未經訓練,吃飯時可要小心了。當地有種炸牛肉,紅通通的一整盤,原來是裹滿了辣椒粉,吃起來准保讓你嘴裏冒火。這還不夠,日惹人會告訴你,膩甜的谷支和火辣的牛肉是飯桌上的最佳搭配。街頭食檔裏,日惹人對著這兩盤菜左右開弓,氣定神閑,本身就值得一看。
      雖然日惹在很多方面都很現代化,但皮影戲仍是當地人重要的娛樂項目。每到夜幕降臨,大大小小的皮影戲班就圈地為營,開始表演了。跟國內的皮影戲不同,日惹皮影戲的劇情都跟宗教有關。隔著幕布,你可以看到,除了鑼鼓手以外,表演者們都是赤腳,他們每個腳趾上都掛著鈴鐺,輔助劇情製造出各種聲音效果。演到熱鬧處,幕後可真是一片手忙腳亂。但如果你只是好奇,最好去看那些專門為遊客安排的“縮略版”皮影戲,因為完全版一場要演上一整夜。
      在日惹市內遊覽,日惹蘇丹王宮是不能不去的。它位於市中心,有250年的歷史,在爪哇古典建築中極具特色。由於蘇丹還居住在王宮內,因此普通遊客能參觀的地方有限,但仍能一窺爪哇古王朝的風貌。遊客一眼就能認出蘇丹的寢宮,因為它不但富麗堂皇,而且也是日惹古城內唯一可以座西朝東的房間。寢宮附近,經常可以看到頭戴圓帽,身著筒裙,腳穿拖鞋,背插格利斯短劍的侍從,他們訓練有素,來去悄無聲息。
      在對遊客開放的宮舍裏,蘇丹的生活用品中有很多中國明清時代的瓷器。王宮大院裏還有一塊當地華人集資為蘇丹豎立的石碑。 
      走出王宮,往南是薩利水宮公園,原本是王族成員娛樂、洗澡的地方。公園內有一座清真寺,建在一個巨大的水池中央,煙波浩淼中只有一條通道與外界相聯。再往前走,是一座大倉庫,那裏面停放著各式皇家車駕,其中有一輛還是英國進口的,車上鑲英王王冠。
      每到星期五,都有印尼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向這些車駕獻花。如果某個人在生活中遇到難題,他就會搬來鋪蓋,整晚睡在車房附近,據說這樣可以得到死去蘇丹靈魂的指引。日惹人每年都要為這些車駕舉行一次盛大的洗車活動——當地人稱“聖浴”。屆時男女老少都來爭搶神聖的洗車水,用來沫浴自身,據說這樣能帶來好運。 
      出日惹市,往北40公里是世界現存最大的古佛塔婆羅浮屠。“婆羅浮屠”在古梵文中的意思是“山丘上的佛塔”,約建於西元八世紀後半期,相傳是10萬奴隸用15年時間建成的,目的是供奉釋迦牟尼的舍利子。 
      回教傳入印尼後,佛教衰微,婆羅浮屠也被默拉皮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及叢莽埋沒。直至19世紀才被英國探險家、新加坡第一任總督萊佛士發現。隨後幾經修復,直到上世紀90年代初,飽經天災人禍的婆羅浮屠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婆羅浮屠主佛塔氣勢雄偉,原本有42米高,但被雷擊破壞,現在實際高度接近35米。
      據說造塔用去了200多萬塊石頭,光佛塔底層的巨石每塊就重一噸。主塔四周簇擁著72座鐘形小塔。每個小塔里都供奉著一尊真人大小的盤坐佛像。來參拜的信徒們,都爭相把手伸進鐘形塔,希望能摸到裏面的佛像,據說這樣就能得到佛祖保佑,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