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死亡教育”先從“生命”談起
( 2009-04-17 )



“生命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認識到死亡,而是要讓孩子快樂地認識人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中央社

《動物世界》播放《老辛巴和小辛巴》,當看到非洲雄獅老辛巴死去,小辛巴孤苦而又充滿艱辛地生活時,五歲的毛毛自言自語道“小辛巴太可憐了”,感歎後很認真地問媽媽:“媽媽,你和爸爸會死嗎?”毛毛的媽媽許女士被孩子突如其來的提問問得措手不及,“死亡是個恐怖的話題,這麼小的孩子,我究竟該不該和他說?”
     
“媽媽,什么是清明節?為什么要過清明節?”“人為什么會死?”“如果我死了,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我了,是嗎?”當孩子問到關於“死亡”的問題時,作為家長的你,是否也不知該不該回答?如何回答?

      不迴避“死亡” 但要講策略
     
專家表示,一般來說,對於小年齡的孩子來說,並無生與死的概念。“舉個例子,我們現在經常講‘體驗式教育’,當孩子沒有受過傷時,並不會意識到受傷的感覺,當孩子受過傷,他會感到疼痛、難過,但生死的感覺孩子無法去親身經歷。”但作為孩子的媽媽,都希望保護孩子遠離疼痛、悲傷和恐懼,因為我們都不忍心讓孩子的生命中出現灰色地帶,因此死亡話題要講得有策略。
      專家表示,“死亡教育”其實更應該被稱“生命教育”。家裏的小寵物死了,或者童話書裏的主人公去世,都是可以給孩子滲透“生命教育”的絕佳時機。目的不是讓孩子認識到死亡,而是要讓孩子快樂地認識人生、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生活。其實聽到死亡話題時,孩子最恐懼的是有天爸爸或媽媽也會死去,作為家長要告訴孩子:不要怕,爸爸媽媽會看你長大,我們還會在一起生活很久很久。死亡雖然很可怕,但只要孩子感覺到父母在陪伴、愛護、保護他,孩子就不會被嚇倒。

      別讓孩子責任感缺失
      家長們最關注的事,往往是孩子身體和智力,而缺乏責任感、感恩教育,這樣的被過度愛護、過度保護的孩子往往心理弱智。其實我們不僅要讓孩子理解死亡,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快樂。3至10歲的孩子求知慾望特別強烈,探索能力也非常強,經常愛問為什么。如果給孩子們看過剖腹產的圖片,他們通常都很震撼,會說“媽媽該多疼啊”。這不僅是一種生命教育,也是責任感的培養,讓孩子知道生命的不易,從而更加珍惜生命。

      讓孩子感覺自己是安全的
      電視新聞裏總有一些關於死亡的消息。你是否要向年幼的孩子講解戰爭、恐怖主義和如同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專家認為,應儘量讓孩子避免接觸這些可怕的事情和景象。如果孩子已經從電視上看到了,和你講汽車爆炸或者流血了,就讓他說下去,這樣你可以知道他會有哪些事情不理解,可以及時糾正他的誤解。有些事情就發生在你們的城市,或者可能會在你們住的城市裏發生,但不要把你的擔心和憂慮告訴孩子,相反,你要告訴孩子,當這些可怕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有警員、消防隊員和軍人保護我們,最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讓孩子感覺到他是安全的。
你甚至也可以帶孩子去參加親人的葬禮。但最好提前給孩子打好預防針,事先告訴孩子葬禮上會發生什么事情。例如,“全家人包括親戚們會聚在一起共同分擔悲傷。”也可以更具體些,告訴孩子房間會如何布置,遺體會擺放在何處,以及告別是怎樣的。還可以事先告訴他:“也許大家會因為難過和思念而哭起來。”如果可以瞻仰遺容,你要提前告訴孩子,奶奶的身體和她活的時候已經不一樣了,而且不要指望孩子也會表現得像你一樣悲痛,年齡小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死了就是永遠也不能回來了。如果你擔心這種經歷會讓孩子不愉快而避免讓他去參加葬禮的話,他也許會感覺自己被排斥在外。但專家認為,如果孩子自己不願去,不要勉強他。其實,對於孩子提出的“死亡問題”,家長應作出最為直截了當、簡單明瞭的回答,並儘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家長應將“死亡”視為一種“情感知識”存入孩子的“知識庫”。或許有那麼一天,家中一隻小狗小貓或家庭成員真的死去時,孩子便能動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識”,來理解他將面臨的深深悲傷究竟是怎麼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