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別不拿網民代表當回事
( 2009-04-02 )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2006年美國《時代》周刊曾把年度人物的花環戴到“網民”頭上,讓全世界的網民——— “你”,都感到了榮光與價值。“這是多數人從少數人那裏奪得權力,互相無償地幫助,同時也改變了改變世界的方式”,《時代》如是說。兩年多以後,在中國古城洛陽,有4位網友以網民的身份當選該市人大代表、被推薦為市政協委員,又重新喚醒了網民內心的公民權利精神。
      網民對當今社會之影響力,已在各個領域凸顯。草根網民走上政治舞台,是資訊時代的一種必然。前陣子的美國大選有一個現象,就是競選者都在比誰與網民聊得好。總統離開網民支持,也是很難找到依靠的,因為網民已經成為民主政治中最重要的力量。民主是個好東西,真正民主的方式,自然也是好東西。好東西要珍惜,好方式得借鑒。
      每到中國“兩會”時,很多代表委員也會向網民征求意見建議,還有許多代表委員干脆選擇博客參政這樣的方式,來實現與民意及時溝通。現在,洛陽這4個網民,穿上了代表委員的盛裝,從草根論壇直接踏上了政治舞台,這其中自然承載強大的民主期待。說那麼多,其實都是意在強調,千萬別把“網民代表”不當回事。沒有身份,就沒資格。
      “網民代表”這幾個字,就是中國數以億計網民的一種民主權利的身份表征。很多網民以批評者的身份,對“網民代表”加以質疑與聲討,大意都是,這些網民憑什麼就把我給代表了;這些網民從電腦前挪開,坐在明亮的議事大廳裏,難道不會屁股決定腦袋,出現民意代言“見光死”的效應?自己都不把“網民代表”當回事,這真是讓人感覺很無趣。試想,網民如果對自己的身份都缺乏認同,又如何承擔起參與民主政治之重呢?
      網絡世界就是公民社會的一種形態。一些網民之所以不把“網民代表”當回事,是緣自現實社會長期對網絡民意缺乏應有的尊重使然。但我想說的是,民主不能自發產生,它是廣大公眾通過參與的產物,是公眾通過行動爭取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