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規劃黃金年代 陪父母迎接老年
( 2009-03-12 )



兒女可以是父母生涯規劃上最好的軍師,讓他們的晚年更加精彩。

      子女無法使父母不老,但是可以讓父母晚年的生活品質得以改善。當父母年老時,子女可以如何照顧他們?而當父母正開始邁向老年期,子女可以如何陪伴父母迎接老年,幫助他們規劃一個黃金年代?

      在佳陽的童年記憶中,阿公總是坐在客廳裏的一個角落裏看書。他的話不多,見到孩子總會微微一笑,雖然他大部分時間都聽不清楚年輕人在說些什麼。大概是在阿公八十多歲的時候吧,佳陽發現阿公經常從早上就坐在客廳裏,坐了一天幾乎都沒站起來過。不久,阿公得了痔瘡,原來是阿公膝關節退化,坐下去就沒力氣站起來,他又怕麻煩子孫去攙扶他,所以一坐就是一整天,最後就長了痔瘡。“阿公是個書生,自尊心強,寧可忍受痛苦,也不願像個沒用的老傢伙。”佳陽說。
      要學會和年老的父母相處,首先就必須瞭解他們正在經歷的心理衝擊。
      專家指出,老年期一個重要的生命主題,就是面對失落,一種失而不可復得的感傷。不管是女性的空巢期,或是男性工作的失去,生理的、經濟的、社會的,名片上的頭銜、光環都沒了。這會讓老年人心理上有很大的失落,覺得好景不再。所以,老年期會重複青少年時的一個主題,就是重新追尋生命的意義,對生命重新的審視。要能進入父母的內心世界,幫助他們適應老年期的挑戰,有效溝通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與老年人溝通時,最常出現的問題是,一般人都帶對老年的許多迷思和他們溝通。結果,一旦溝通不良或發生爭執,就會把一切罪過歸咎到父母“老”了。專家指出,要瞭解父母真正的感受,首先必須要能把你所看到、聽到、感覺到的父母分成三個部分:一個是父母身為個人的部分、一個是父母因年老而產生的部分、另一個是因為你與他們溝通互動而導致的部分。溝通方式不當所引起的痛苦,往往比老邁所帶來的壓力還大。
      一般人最主要的溝通管道有五個:視覺、聽覺、感覺、嗅覺和觸覺。在和年老的父母溝通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找出你自己以及父母最習慣的溝通管道。同時瞭解到,你所善用的溝通管道,不一定是別人最主要的管道。雖然每個人所習慣的溝通管道不同,但是有一些技巧可以讓溝通更順暢。
     第一,就是盡量採取開放的溝通方式。也就是盡量不帶主觀判斷的態度去聆聽對方的觀點,做雙向的溝通。我們的肢體語言,常常會表達出我們的溝通方式。例如,如果你的眼神老在迴避對方,可能是在暗示你對他的意見沒興趣。如果你老是打斷對方的講話,可能代表你不願跟他開放溝通。
      第二是改善你和父母溝通技巧的方式。檢視你和父母溝通時,所採取的是“任務導向”的態度,還是“人際導向”的態度。當你和父母溝通時,可以根據情境而採取適當的溝通模式。尤其要注意到父母的反應、感受。
      第三個建議:當你和父母溝通時,能夠讓父母感受到他們被接受,不管你認不認同他們的觀點,都不需要去苛責他,或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父母雖然年紀大了,卻未必會變成你所想像的老人模樣,有時候一些偏見、誤解,不但造成溝通上的困難,甚至引起更多的遺憾。
      隨着父母年紀漸長,子女和父母的關係往往產生很多微妙的變化。很多成年子女和父母一直停留在早年的關係,也就是沒有辦法轉換權威與順從的關係。如果子女和父母可以慢慢發展為成人對成人的關係,有很多困難的決定是可以坐下來一起討論的。子女也可以放下一些內疚,照顧一下自己的需要,長者也未必不能諒解。
      但是有時候,也會看到另外一種極端,就是當父母年老時,角色互換,兒女變成爸媽的爸媽。看到當父母年老力衰的時候,子女會過度的介入,接管了老人家的決定權。這就是很典型的不平等關係,沒有尊重到當事人的自主、自決的權力。其實,從許多方面來看,老年期都是一個充滿發展潛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兒女可以是父母生涯規劃上最好的軍師。可以幫助父母盡量培養興趣,擴展他們的社會網路,幫助他們打破自我設限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