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解放軍軍服演進史
( 2009-03-05 )



07式海陸空軍服。

    解放軍在發展過程中,其軍服也發生了多次變化,越來越實用,越來越美觀,越來越系列化。在某種程度上展示了中共軍隊的成長歷史。
  “土地革命”時期:1927年8月1日,中共領導的南昌暴動開始。部隊穿國民革命軍的服裝,繫紅領巾以示區別。同年9月,中共在湖南舉行秋收暴動,戰士們穿各式服裝,佩戴紅布袖章,以此象征是一支紅色的軍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紅軍服裝是灰色粗布中山裝,戴八角帽;綴布質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共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八路軍,南方紅軍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紅軍改編後,服裝樣式基本上與國民黨軍隊服裝相同,僅以左臂佩戴的“八路軍”、“新四軍”布臂章來區別。官員與戰士的衣服樣式僅在口袋上稍有區別。抗戰初期,八路軍戴的直筒加圍的圓頂帽上佩有國民黨軍隊的小帽徽,後逐步取消。
  “解放戰爭”時期:1945年至1947年,人民軍隊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基本相同,只是不再佩戴“八路軍”、“新四軍”臂章,服裝材料有粗布,也有細布,顏色以土黃色為主,中原軍區部隊仍灰色軍服。
1949年,解放軍軍服的顏色被確定為草綠色,材料為棉平布,胸前佩戴“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布胸章,帽子改為解放帽,佩戴“八一”紅五星金屬帽徽。
  中共建政初期:中共建政後,從1950年1月4日開始,解放軍實行新的軍服樣式,簡稱50式軍服。陸海空三軍官員軍服均用棉平布製作,以服裝顏色、大簷帽帽徽圖飾區分軍種。全軍官員、戰士均戴大簷帽。陸軍官員軍服有兩個上挖袋,褲子為西式褲,設有後槍袋。陸軍戰士夏季服上衣為套頭式,半開口,緊袖口,兩個上挖袋,紮線腰帶。為便於穿、訓練和作戰,1952年改為前開襟,散袖口,戴解放帽。海軍官員軍服有四個挖袋。海軍官兵的軍服設有夏季上白下藍和冬季全藍服兩種,用料均為棉平布。空軍官員軍服也有四個挖袋,式樣與戰士的基本相同。
  五十年代中期:1954年,為了配合解放軍實行軍銜制,對軍服的樣式、用料和供應辦法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於1955年10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一時期的服裝簡稱55式軍銜服裝。
55式軍銜服裝分禮服和常服兩類。禮服配發校官以上軍官,在重大禮儀場合和出國訪問時穿,同時還為外事任務較多的海軍艦艇尉官和水兵,以及軍樂團、儀仗隊、文工團、體工隊配發相應禮服。軍官禮服配白襯衣,紮藏青色領帶。禮服顏色按軍兵種區分。禮服用料為純毛華達呢,禮服領邊、袖頭、褲中縫按不同銜級配有不同飾物。校官以上女軍官的禮服為裙服,裝飾、用料與男軍官禮服相同,戴無簷帽。55式軍銜禮服改善了校官以上軍官的軍容儀表,展示了國威和軍威。
  “文革”時期﹕解放軍於1965年6月1日取消了軍銜制,軍銜服裝隨即廢止,全體官兵一律戴解放帽,綴紅五星帽徽和紅領章。服裝樣式與55式常服相同。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文革”結束。黃仲華

紅軍的軍服。

55式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