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史載小吃三千種 今人不識香酥麵
( 2008-10-23 )



成都老人尋配方 ,“傳承一些是一些”。

      成都風味獨特、品類繁多的小吃,伴隨從小吃它們長大的成都美女,早已聞名中國。據悉,成都小吃有史可載的大約有3000種,但大部分已經在市面上失傳。83歲的成都莊良成老人9月初宣布,希望招收8名有一定基礎,同時熱愛成都小吃的青年徒弟,將成都的小吃傳承下去。

      天南地北的人嚮往成都,除了風光,恐怕最誘人的原因,還是成都街頭巷尾的風味小吃。成都小吃之所以能形成今天品種豐富的局面,得從清朝初年說起,眾多外省移民來到四川,大家在飲食習慣上各有不同,隨時間推移,人們慢慢地相互融合,從而形成了獨具風格的川味肴饌和各種各樣的小吃。
      如果按菜系來分,成都小吃應該是正宗川菜的一個組成部分。在川菜宴席中,小吃常穿插在大菜之間。但是隨社會的發展,如今的成都小吃已經自立門戶,從宴席中分離出來,變為速食式的獨立小店經營。
      據《華西都市報》報道,一說到成都小吃,莊良成的思維之敏捷,完全不像一位已年過八旬的長者:“1940年代的時候,成都大街小巷都是各種特色小吃。繞城48里,穿城9里3分,36條街,72條小巷,一個城市當時集中了上千種小吃。”
      老人說,在那個年代,各個地方做小吃的名人紛紛逃到四川平原躲避戰亂,因此當時的成都小吃界是藏龍臥虎。現在成都人所熟悉的龍抄手、鐘水餃、韓包子、夫妻肺片等,在那時還只是流派紛雜的成都小吃的一部分。晉陽樓的“齊魯炒麵”,大可樓的“海式包子”,文化宮的肉湯圓、油炸排骨面,暑襪街矮子齋抄手等等,對這些現在成都人幾乎都沒有聽說過的小吃,莊良成如數家珍,“可惜很多都失傳了”。
      莊良成說,現在的龍抄手、鐘水餃、夫妻肺片等只是成都小吃的一部分,更多的小吃已經瀕臨失傳,比如子面烤饃、三六九湯圓、香酥面等,現在的成都人很少聽說過。
      從64歲起,莊良成開始游走于成都的大街小巷,收集失傳的小吃配方和製作方法。有一次,他在茶館無意間聽到一名茶客在說“洗沙”的做法——“洗沙湯圓和洗沙粑都必須要用這個東西。”他湊上去探聽到一位住在望平街的老人會做,馬不停蹄地騎單車去找。當時,望平街正在拆遷,不少住戶都搬家了。莊良成花了4天時間挨家挨戶詢問,終於找到了這位老師傅。老師傅當時身體已經快不行了,得知來意後,硬是強打精神斷斷續續給他說了製作“洗沙”的方法。
      18年裏,莊良成把找到的一些成都小吃配方及製作方法一一記錄了下來,記錄的小吃品種數量過百。“就拿鍋盔來說吧,現在街上賣的已經有名無實了。我私藏的鍋盔製作方子裏,有白麵鍋盔、千層酥鍋盔、混糖鍋盔等20多種鍋盔製作方法。做鍋盔是要用麵杖的。鍋盔需要專門的土爐子,在裏面用焦炭烘烤成形,而面也要選上乘的,這樣做出來的鍋盔外酥內香。”
      在莊良成的指導下,他的助理小胡嘗試復原“鳳尾酥”。小胡已把和好的麵團添加豬油放進蒸籠,隔20分鐘後,七分熟,起籠、端面,案板掌摑一圈後倒進酥油,而後揉進棗泥、芝麻形成不同口味。隨後,再把揉好的面放進油鍋煎炸……金黃色酥脆的“鳳尾酥”做好了。
      “和原來的比還是要差一些火候。”老人邊品嚐邊說。在莊良成已經整理出來的“復原成都名小吃名單”中,共有67種小吃,還有幾十種小吃正在整理當中。老人並不奢望能重現成都小吃當年的輝煌,“但能傳承一些是一些”。而在一個有關成都小吃的研討會上,牆面上一行大字赫然入目:“讓民間傳人唱主角,才是純正血統的成都小吃。”

滿街小吃店 缺的是“滋味長”
      成都小吃名氣有多響,看看中國各地食街都掛出的“成都小吃”招牌就可以知道。而在成都本地倒是沒有這樣叫的,一家店主做什麼小吃,就掛這種小吃的名字做招牌。於是,滿街都是××水餃、××抄手、××涼粉……外人一看就知道這家店什麼最拿手,進門就挑這最拿手的點。
      十幾年以前,這些店都還沒有連鎖的概念,守好一片店面,城市東南西北慕名來吃的人有的是。就說青石橋的那家肥腸粉,名氣不是一般的響。全賴店裏手工獨特,一是現榨的紅薯粉,夠細夠勁道,一是調味鮮香辣,隔幾條街也聞得到。一到中午,店裏擠滿了人,一手交錢,一手拿票,再擠到出菜口,伸直了脖子等自己那碗粉快點端出來。可是店太小,沒幾個座,百種吃相就出來了:店內店外,甚至街對面,坐的,站的,蹲的,趴自行車上的,食客一人捧一碗熱騰騰的粉,埋頭苦吃,一飽口福,全無形象可言。
      或者在老成都人的眼中,這樣的店做的才叫“成都小吃”吧。現在,連鎖店一開張,到處都是青石橋肥腸粉了,吃的人倒是寥寥。
      說起來,成都市政府在推廣成都文化,特別是小吃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兩三年間,兩條古香古色的街道,就分別在城西和城北建了起來。一條叫錦裏,挨武候祠,一條叫文殊坊,挨文殊院。兩條街的主打產品,差不多都是成都特產,還有各色小吃。抄手、水餃、粉、豆花……應有盡有。
      剛開張那段時間,真是客似雲來,本地人、外地人,個個走一路,吃一路。可漸漸的,人流的組成發生了變化,本地人越來越少。時不常還有那麼幾位,但都會一邊吃一邊說:這個粉還沒得我家後頭那個巷巷的粉好吃,還貴……
的確,放眼放去,成都的街巷,如今充斥各色小吃店,但成都人的吃性,卻已經從小吃上挪開了一大部分,轉而集中進攻火鍋、私房菜等等。
      有人評述:成都的小吃,名聲響了,味道差了,以前吃一頓吃一個星期,而現在,哪有那麼“長”的滋味哦…… 

“陳麻婆豆腐”年近150歲
中國餐飲文化,尤以四川餐飲影響面最廣。川菜從形式上可分為正餐(熱菜)、簡餐(主題特色菜)、火鍋、小吃。成都的小吃,世人各有稱謂,如:成都名小吃、成都特色小吃、成都民間小吃,或者是四川小吃,不一而足。
成都小吃有的以色鮮味美取勝,有的以形狀可愛吸引人,有的以高超的技法展示成都小吃的技巧。比如鐘水餃有紅油、清湯兩種,紅油水餃以甜醬油作調料,有甜鹹鮮味和紅油蒜泥的香味;清湯水餃則以清鮮味美,細嫩可口為主味。再如麻辣味小吃中的怪味雞塊,其調料有紅油、花椒粉、窩油、麻醬、香油、白糖等十多種,吃起來香味濃烈、味中有味。而被稱為“三大炮”的食品,技巧上更是一絕,製作師傅從掌盤內扯下三個粑打在案板上,“叭叭叭”連響三聲後準確地滾落到案板前裝有豆餡的大簸箕內。在這過程中,粑已經滿滿地沾上好吃的調料了。龍抄手,就是北方人常說的餛飩,在成都小吃裏卻有這樣一個好聽的名字。龍抄手餡嫩、皮薄,湯味十分鮮濃。龍抄手創始於1940年代,當時春熙路“濃花茶社”的張光武等幾位伙計商量合資開一個抄手店,取店名時就諧“濃”字音,也取“龍鳳呈祥”之意,定名為“龍抄手”。
成都小吃中的陳麻婆豆腐,創業于清朝同治初(1862年),距今也有近150年的歷史了。陳氏所烹豆腐色澤紅亮,牛肉粒酥香,所以很快就聲名遠揚,求食者趨之若鶩。有好事者觀陳氏臉生麻痕,於是戲之為“陳麻婆豆腐”,此言不脛而走,成為美談。成都名小吃韓包子從創業至今已有九十多年的歷史。1914年,溫江人韓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開設“玉隆園麵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鮮美而引來眾多食客。韓玉隆之子韓文華又創制出“南蝦包子”、“火腿包子”、“鮮肉包子”等品種,並專營包子,店名也更換為“韓包子”。
夫妻肺片是成都地區人人皆知的一款風味名菜。相傳在19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制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

“南翔小籠” 申報文化遺產
去年,上海的“南翔小籠”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如申報成功,南翔小籠將成為首個小吃類的國家級“非遺”。 在上海有很多知名民間小吃,如高橋松餅、崇明糕等,但由於氾濫、失傳等多種原因,許多名小吃的口味正在發生變化,製作工藝也正在失傳,因此,有關當局希望,“申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南翔小籠距今已經有百余年歷史,“最初原名叫做南翔大肉饅頭。”專家稱,南翔饅頭可以追溯到清代同治十年,南翔鎮日華軒點心店主黃明賢創始經營南翔大饅頭,因味道鮮美,膾炙人口,同行紛紛仿效,使黃明賢生意受到影響,於是他對大肉饅頭採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改良成為“南翔小籠”,流傳於世。

甑兒糕一屜頂一屜
舊滋味只在記憶中

舊北京有一歇後語:“甑兒糕一屜頂一屜”。曾經,小販們挑甑,走街穿巷,隨蒸隨賣甑兒糕,成為北京街頭一景。如今,由於利小且麻煩,北京街頭已經無人經營,難尋甑兒糕蹤跡。
甑,是中國陶器時代發明的一種炊具,圓形,上大下小,其底部有許多透氣的小孔,置於鬲上蒸煮,如同現代的蒸鍋。北京過去賣甑兒糕的小販用的甑不是陶製品,而是改用木制小甑,高4寸,直徑2寸,擔在高凳的一端,另一端是木櫃,放米麵及糖等原料。有人買時,用米粉加適量白糖、芝麻,蒸時稍加清水,四五分鐘即熟,熟後將木模放在短棍兒上取出,上面放些瓜仁、金糕條、青紅絲等即可食用了。歇後語“甑兒糕一屜頂一屜”也由此得來,其含義是:一個挨一個,相繼而來。
《故都食物百詠》中對甑兒糕有這樣的描述:“擔凳炊糕亦怪哉,手和糖面口吹灰。一聲吆喝沿街過,博得兒童叫買來。”並注說:“售者擔高凳,一端置小火爐,一端置木櫃,中實米制面及糖等,木甑中空,活底,以面及糖置甑中蒸之,頃刻即得,推其底,則糕自甑上出,兒童頗喜之,蓋以其現做現炊,甚有趣也。”可惜,曾經的老北京口味僅存于老北京人的記憶中了。



成都小吃尚不能滿足市民挑剔的口味,當地還舉辦西部地區民間小吃展。圖為一位女士在品嘗竹筒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