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飛劍掃天東
( 2007-12-20 )



現代延安的窯洞風光又氣派,絕對是今非昔比。

萊蕪戰役(一)
20世紀80年代的一天,一位老人來到位於山東萊蕪張家窪港裏村的這座龍王廟遺址前。他陷入了沉思。他的內心感受與周圍的人絕不相同。這位名叫李仙洲的老人此時的身分是山東省政協委員。而他40年前的身分卻是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副司令長官。曾指揮著數萬人馬在此與共產黨的華東野戰軍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戰鬥的結果讓有些人根本就無法理解,也讓有些人至死都難以忘懷。可以說這場寫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經典的萊蕪大戰,是中國解放戰場上的又一個戰爭奇跡。
而李仙洲老人在有生之年曾先後兩次回到位於泰山東麓的戰場舊址尋蹤,也正是想解開在自己心頭縈繞了近一生的萊蕪大戰之迷。20世紀的1946年8月的一天,在曝曬的陽光下,一架從北平飛來的美國軍用飛機降落在塵土飛揚的延安機場上。一名美國女人走下了飛機的懸梯時,幾乎立刻就被眼前山坡上的密密麻麻的山洞所吸引。這是身為記者的斯特朗第一次來到延安。盡管驚訝的她把這裏稱為“窯洞之城”。但她此行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有機會瞭解“共產黨是些甚麼樣的人”。
8月6日,在這棟簡樸的窯洞裏,斯特朗與中共領袖毛澤東進行了一次談話。當談到“反動統治者”這一話題時,毛澤東稱“他們都是紙老虎,看起來樣子很可怕,但一下雨就爛了”。這句話後來演變成為一句著名的口號:“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其中透著這位領袖對眼下正在面臨的險惡環境特有的幽默和必勝的的信心。此時的中國局勢正危機四伏。一根通向內戰火藥庫的導火索已被點燃。紙老虎其實也會咬人。大同、集寧戰役失利後,國民黨軍隊逼近張家口。9月20日黎明,共產黨最後一批工作人員撤出這座重鎮。
面對危局,共產黨逐步做出最終解決國內問題的抉擇。1946年11月18日,一份致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的重要電報從延安發出。電報中不僅抨擊蔣介石正在自取滅亡,而且第一次使用了一個嶄新的概念,取代了之前一直使用的“自衛戰爭”的提法。它就是讓狂飆怒卷、使神州震蕩的“人民解放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