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林彪打贏東北第一仗
( 2008-08-28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八年抗戰結束。在此後短短的數月內,中共和國民政府各調大軍進入東北,爭奪這片廣闊的黑土地。鑒於東北地區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而且是與國民黨名將杜聿明(東北保安司令)對抗,中共遂任命山東軍區司令林彪為東北民主聯軍司令。
1945年11月初,在林彪還未來到的情況下,杜聿明率國民黨軍在秦皇島登陸,從東北民主聯軍手裏奪回了山海關,佔領了遼寧綏中、興城、錦西、葫蘆島一帶。
11月19日,林彪到達遼西前線。他在作了一些調查後,感到東北民主聯軍武器較差,又無根據地,加上通訊聯絡不暢,無法與裝備精良的國民黨軍較量,遂決定改變策略,大踏步地後退,以後尋機再打。中共軍委同意了這一建議。
1946年春節一過,林彪率東北民主聯軍總部撤退到遼寧省法庫縣秀水河子鎮。
2月8日,蔣介石電令杜聿明,稱目前進入東北的民主聯軍人數不多,腳跟也未站穩,戰鬥力也不太強,應抓住這個機會,向東北民主聯軍發動大規模的軍事進攻,並力爭盡快將其消滅。於是,杜聿明製定了分4路進攻東北民主聯軍的作戰方案。其中的一路,是第十三軍第八十九師向秀水河子鎮、鶩歡池等地發起攻擊。主攻秀水河子的國民黨軍,是第八十九師第二六六團及二六五團的一個營,另加一個山炮連(加強團)。
這個動作很快就被民主聯軍獲悉。林彪認為,這一路國民黨軍距其主力部隊100多公里,屬於孤軍深入,便決定將這部分敵軍消滅,以振奮士氣。他命令民主聯軍總部迅速轉移,駐在鎮上的部隊,除留少數迷惑、拖住敵軍外,其余均轉移到鎮外隱蔽起來,待敵軍進入鎮內後,再將其包圍、殲滅。
2月10日下午,林彪又召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專門研究秀水河子戰鬥的方案。會議決定:山東第一師、新四軍第三師第七旅及保安第一團,共7個團,負責消滅進入秀水河子之敵。第七旅旅長彭明治、第一師師長梁興初為此次戰鬥的正、副指揮,另以第三師第十旅及獨立旅消滅鶩歡池之敵。
2月12日,國民黨軍4個營和一個山炮連開進了秀水河子地區,未費什麼力氣就佔領了全鎮。彭明治、梁興初立即下令第七旅第二十一團進至秀水河子以北,隱蔽包圍了國民黨軍。戰鬥打響後,由於進攻缺乏重點,兵力不集中,加之國民黨軍火力強大,地勢平坦,無法掩護,民主聯軍傷亡慘重,只好撤了下來。
2月13日,林彪得知部隊進攻受阻,擔心弄成“夾生飯”,立即親往第一線,火速召集團以上的官員開會。林彪聽取了大家的彙報後,說:“我們習慣夜戰,敵軍害怕夜戰,將第七旅的十九團、二十團調上來,與第二十一團一道,集中兵力,利用天黑之機,猛攻一點,重點突破,爭取今晚或明天中午結束戰鬥!”
天一黑,民主聯軍的精銳向鎮北猛攻,逐屋、逐院地向敵軍壓縮。但國民黨軍有很多機關槍和山炮,利用房頂的優勢,阻止了民主聯軍的進攻。
林彪命令部隊用挖地洞、鑽牆、爬屋頂的辦法,對鎮北敵軍的機槍手、山炮手進行偷襲。果然,民主聯軍的戰士們用這種辦法,將敵軍的機槍手、山炮手一一拿下,然後潮水般地從北面湧向鎮內。打到14日早晨,國民黨軍共戰歿500余人,被俘900余人。民主聯軍則陣亡近200人,傷600余人。
這是林彪進入東北後打贏的第一仗,規模雖不大,但對當時難以在東北立足的民主聯軍來說,則是一個很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