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誰來為民眾監督一下?
( 2008-02-14 )



我不是公車一族,但是年初公車票價上漲時,我就很不以為然。
  我為自己算過一筆賬:從我家出發,在白天非優惠時間內乘車到任何一個我可能去的地方,不論是一個區、兩個區還是三個區,都比自己駕車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單純從汽油費上看更不合算。那么晚上優惠時間內呢?如果算準時間,一票坐到底,去三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會稍微省點錢,但時間就差不多要多用一倍。這還是車票沒有上漲時的說話。所以我對自己說:看來你只能繼續選擇駕車了。
  運輸聯網對車票漲價的說法是要增加服務,要購買新車。那似乎是說,現在的車票收入不足以支付新的開支。可是車票漲價之後,可能會使一部分人降低坐車的意願從而使坐車的人數下降,這可能會使新的車票收入仍舊不敷使用,接下去怎么辦呢?繼續漲價?那豈不成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難道真要弄到大家都不去坐公車為止?
  運輸聯網對車票漲價的另一個說法是車票已經幾年沒漲價了。可是從我移民定居溫哥華以來,車票已經上漲了1.5倍(是原來的2.5倍),也就是說這十年來車票是以平均每年$0.15的漲幅增加,這對於原來只有塊八毛的車票而言實在不能說是“小數”。去年底我回了一趟大陸,結果發現在我原來居住的城市,計程車的起步價仍是十年前的¥5.00。我很擔心這樣的價格政策是否會令計程車行業衰退,但實際上因為車價便宜,坐的人多,增加的乘客消化了通膨和油價上漲等因素帶來的額外支出,結果是乘客、司機皆大歡喜。
  我知道拿溫哥華的情況和我老家相比也許不盡合適。這裏人口“稀少”,住得又相對分散,即使公車票價便宜,但因為不夠方便,能否吸引到足夠的乘客也是未定之數。這就需要運聯的決策者們有足夠的智慧,認真考慮對策,而不是簡單的一味漲價。更何況,他們說通過漲價籌得的款項要用於增加服務和購買新車的事還“八字未見一撇”,這些款項的一部分就以“漲工資”、“會議費”的形式流進了各位董事們的腰包,成了他們的私囊,而且增加的幅度大得不成比例。這應該會令所有的“公車一族”感到受了愚弄,也讓我這個不坐車的人再次瞠目結舌:這是公然的損公(眾利益)肥私,無異於監守自盜——也許“盜”字用在這裏不太合適,因為他們並不是“盜”,而是“明拿”,可是公眾又能奈他何?或許換一個詞叫做“巧取豪奪”更恰當:以增加服務為說辭“巧取”,以自行決議漲開會酬金“豪奪”。
  運聯董事局的做法引起一般民眾的反彈,但省長金寶爾就出來為其辯護。金寶爾本人就是一個自調年薪“損公肥私”的始作俑者和既得利益者,公眾怎能期待他會出來反對這種不合理的做法?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搞不好他們本來就是沆瀣一氣,運聯董事局只不過是“上行下效”。真是這樣的話,我要為公車一族悲哀加擔憂了。我悲哀的是,他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那點錢就這樣“明明白白”地肥了別人的腰包,他們自己卻完全無能為力。我擔憂的則是這樣搞下去,漲價刮來的錢,最後究竟會有多少真正用於“增加服務、改善交通”上,可能只有天知道。可誰又能來為民眾監督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