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十哭十擺嫁女兒
( 2007-12-14 )



遊客扮演的“新郎”正在給表演哭嫁風俗的土家“新娘”蔡佩揭開紅蓋頭。

土家族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否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

  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
  哭嫁,源於婦女婚姻之不自由,她們用哭嫁的歌聲,來控訴罪惡的婚姻制度。今天,婚姻自由了。土家族姑娘在結婚時也還要哭嫁,但現在的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獨特形式。新娘出嫁的頭天晚上,爹娘邀請親鄰中的未婚姑娘9人,連新娘共10人圍席而坐,通宵歌唱,故稱陪十姊妹歌。
  十姊妹圍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擺”,新娘哭“一擺”,廚師在桌上擺一樣菜,擺完後,其餘九姊妹輪次哭,最後又由新娘哭“十收”,廚師再一樣一樣將酒菜收進,菜收完,陪十姊妹活動即告結束。哭嫁的歌詞內容很多,“十擺”、“十收”有哭祖宗之德,爹娘之恩,姐妹之誼,兄嫂之賢,故土之情等等,有時也罵媒人。陪哭多是難分難舍的纏綿之詞。音律多用七字八句的順口溜:“爹娘恩德比天地,哺育教養心操碎,樹欲靜而風不息,恩德未報就別離。遠望故里盼歸期,歸來又能住幾時?門前小河長流水,女兒眼淚長長滴。”

哭嫁方式多種多樣
  一般要哭三五天,也有哭十天半月的。哭的主要內容為:回憶母女情,訴說分別苦,感謝養育恩,托兄嫂照顧年邁雙親等。哭嫁的歌詞一般為即席所作,見娘哭娘,見嬸哭嬸,哭詞各不相同,當然也有固定哭詞。此外,哭還有抑揚頓挫的曲調。
  哭嫁的哭唱形式一般分為一人哭唱和兩人哭唱兩種,一人哭唱多為姑娘哭訴自己的命運、哭父母的養育恩情、哭兄嫂姐妹的情誼以及哭訴封建婚姻和媒人可惡可恨的欺騙行徑等。如——
哭父:“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為我苦費心,爹的恩情說不盡,提起話來說不盡。一怕我們受飢餓,二怕我們疾病生;三怕穿戴比人醜,披星戴月苦費心。四怕女兒無文化,把女送進學堂下,如今女兒已成人,花錢費米恩情大。一尺五寸把女盤,只差拿來口中銜;艱苦歲月費時日,受凍受餓費心血!女兒錯為菜子命,父母枉自費苦心;女今離別父母去,內心難過淚淋淋!為女不得孝雙親,難孝父母到終身;水裏點燈燈不明,空來世間枉為人!”
  兩人哭唱又稱為姊妹哭,即是由出嫁姑娘先哭,陪哭人在一旁勸慰哭,從句尾插入,兩人一哭一和。如姐妹對哭:姐:“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離,離開繡樓好孤單!”妹:“梭羅樹上十二丫,我們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離開,難捨難分情難斷!”姐:“梭羅樹來台對台,我姐心裏難寬懷;丟你妹妹婆家去,逢年過節又才來!”妹:“梭羅樹來台對台,望姐心裏多寬懷,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誨記心懷!”
  哭嫁通常在新娘的閨房進行,新娘哭到誰,誰就必須去陪哭,男的不會哭也要說幾句安慰、祝福的話以示惜別。哭嫁在新娘出嫁前一夜最為熱鬧,特別是天亮之前,父母、姐妹與新娘對哭時,如泣如訴,聲淚俱下,把親人間的恩情表現的淋漓盡致,旁觀者無不感動落淚。

土家婚禮看點多
  土家族婚禮內容十分豐富,背親是婚禮儀式中的內容之一。當新郎家的迎親隊伍吹吹打打來到新娘家後,新娘家總管安排休息並宴請。
  待到出閨的時候,新娘的哥哥(或弟弟)手拿一根紅色背親帶把新娘從閨房背到堂屋中央“踩鬥”(事先放置好的穀鬥,穀鬥上撒有草木灰或石灰,新娘站在谷鬥上,踩踏出腳印),新娘一邊踩鬥一邊哭唱:
  手拿紅綾五尺長/哥哥背我離爹娘/手拿紅綾五尺五/哥哥背我離父母/腳踩金鬥堂屋中/今朝出來離祖公/腳踩金鬥四隻角/今朝出來離祖婆/我今腳踩金鬥底/下賤日子從今起/我今腳踩金鬥邊/不知下賤到哪天……
待新娘哭唱完畢後,哥哥又將新娘背出堂屋,到階簷邊穿“露水衣”(八幅羅裙),搭“露水帕”(蓋頭),打“露水傘”(土家族獨特的油紙傘),換鞋襪,這些東西是新郎家娶親帶來的,用了這些東西,標誌新娘已是婆家的人了,新娘的心思極其複雜,百感交集。於是發自肺腑哭唱道:哎呀,我的媽/不穿人家露水衣/不受人家爹娘欺/不搭人家露水帕/不受人家爹娘罵/不打人家露水傘/不受人家爹娘管/您兒穿了人家衣/從今得受人家欺/這種苦衣難得脫/一輩子苦日難得磨/您兒撐起露水傘/兒在東邊娘西邊/兒在東邊受苦難/娘在西邊常掛念/姊妹好比樹上果/成熟一個掉一個/要想二回再團圓/風吹樹搖葉兒落。
  這時,哥哥又將新娘背到轎前,快要上花轎時,娘家總管便把一把用葵花稈或杉木皮做的火把拋向新娘,接又把一把用紅紙包的筷子拋向新娘。伴隨這一儀式的進行,新娘又哭道:一把火把亮堂堂/火紅預兆人丁旺/楠竹筷子二十雙,哥哥十雙妹十雙/哥哥撿到把福享/弟弟撿去壓書箱/妹妹撿去配鴛鴦/表姐表妹撿到噠/一生一世都吉祥……於是,新娘家的親人紛紛撿起地上的筷子。
  這時新娘已上了花轎,哥哥弟弟站在花轎的兩邊,新娘的嫂子從新娘手中接過傘來繞花轎轉三圈,娘家總管提兩壺酒沿花轎四周淋。新娘哭訴道:一塊院壩四角圓/哥哥弟弟跟轎站/團團轉轉都是親/羊羔美酒跟轎淋/油傘左邊打三轉/打在妹妹嫁妝邊/油傘右邊打三轉/打在妹妹轎跟前/大門前面三步坎/深閨日子今日滿。
  此時鑼鼓喧天,嗩吶高奏,幾十人組成的抬嫁妝隊伍有序地走在花轎前,旗鑼鼓傘尾隨花轎後,一路浩浩盪蕩,直奔新郎家。

媒人帶傘 豬腿結緣
  土家族男青年看中某家姑娘後,便請媒人到女方家求婚。求婚媒人除了要帶禮物外,無論颳風下雨,還是晴天,都要自備一把傘,表示媒人願意成人之美。如果女家收下禮物,親事便有八成希望。之後,媒人要往返三次,女家才能允諾婚事,以示對這門親事的慎重態度。如果女家不收禮物,便表示拒絕求婚,再勤快的媒人也沒用。女方同意男方求親,雙方議定財禮之後,即選擇吉日定親。
  定親時,男方要準備酒肉、衣服、耳朵粑粑等作為禮物送到女家。女家設酒席款待男方來客和媒人,並把女兒的“八字”送給男方,表示兩家正式聯姻。
  對於湖南土家族來說,那結為良緣的豬腿,是巧遞婚期的暗號。土家青年男女定婚期間,姑娘一般會仔細查看情郎帶來的背籠,看裏面豬腿傳遞的信息。
  這裏面很有講究。豬腿若光光蕩蕩,表明他們的婚期男方尚未擇定;若靠蹄處有一吹氣的窟窿(土家殺年豬,在肥豬的後腳上用尖刀割一小口,吹氣鼓脹,用以褪毛),則暗示男方來催(吹)親來了,要女方做好出嫁的準備;若豬腿上帶有豬尾巴,則表明今年的農事忙得差不多了,豐收後這門婚事就要了結收尾了;若女方家來不及辦理出嫁的事或一時捨不得女兒離開,就把那條生豬腿上的尾巴砍下來,放在回送的禮物中,男方看到後便會明白。
  另外,偷飯碗是土家族吊腳樓裏奇特的婚俗之一。當娶親的隊伍來到新娘家,經過妙趣橫生的“攔門”、“討粑”等過場後,主人便熱情設宴款待來人。午餐時,接親者中間有幾個“不識好歹”的人,互相把眼睛眨幾眨,便把飯碗悄悄藏到胸口或掖下。主人也滿臉高興,按偷得的碗的數量,每只碗獎賞一大坨豬肉,偷碗者皆大歡喜。



在外打工的土家族青年按照土家族婚俗娶妻。

土家族新娘子從婚轎裏向外張望。

來自台灣的小夥子感受土家族婚嫁場面,土家新娘特有的“哭嫁”令他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