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藝術寶庫 龍門石窟
( 2008-02-14 )



龍門石窟“奉先寺”流光溢彩。“夜游龍門”2007年4月正式啟用,正式向遊人開放。

龍門石窟堪稱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它不僅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同時它也折射出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時尚。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佛教石窟藝術寶庫之一。始鑿于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營造時間長達400余年。

  據博雅旅遊網介紹,龍門石窟是北魏時期和唐代武則天時期的典型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發展趨勢中的重要一環。
  北魏統治者篤信佛教,對開窟造像不遺余力。其後諸朝也都大力營造。到了唐太宗至玄宗時期,由於武則天崇尚佛教,龍門石窟迎來了又一次開鑿高峰。
龍門石窟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00余個,佛塔近80座,碑刻題記2800余塊,造像近11萬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通高17.14米,最小的佛像僅高2厘米。經過400多年的苦心經營,石窟內的遺像內容豐富,造型精美,為研究中國古代歷史、佛教、繪畫、雕刻、服飾、樂舞、書法和建築提供了大量的珍貴資料。
從龍門石窟中現存的碑刻及史志記載來看,營造者有皇室、顯貴、民間商會,以至平民百姓,也有少量外國佛教徒留下的作品。
龍門石窟北魏時期的窟龕造像約佔總造像的30%,代表洞窟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等。其中古陽洞開鑿最早、造像內容最豐富,著名的“龍門二十品”,該洞佔有十九品。
龍門石窟唐代窟龕造像約佔總造像的60%,代表洞窟有奉先寺、潛溪寺、萬佛洞等,尤以奉先寺為代表的大盧舍那佛龕群像,雕刻精湛、氣勢磅,是盛唐雕刻藝術的代表,人類美術史上的傑作。
龍門石窟北魏造像受南朝“秀骨清像”藝術風格的影響,雕鑿出了面容清秀、兩肩削下、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的新風格,更加符合中原漢民族的審美情趣。而唐代造像則崇尚“豐腴為度”,造像大膽摹寫現實,技藝純熟,氣韻生動。造像題材也更加豐富,這與唐代佛教新經典的譯出和佛教各宗派的興起有關。龍門石窟造像另一特點是雕刻了大量供養人的形象,同時還刻有帝王、官吏虔誠禮佛的儀仗行列,留下了難得的歷史畫卷。
在雕刻手法上,龍門石窟呈現出從平直刀法向圓刀刀法過渡的趨向。在藝術風格上,則從渾厚粗獷轉向優雅端莊的作風。這使其具有更鮮明的民族特點和風格,成為佛教石窟藝術中國化過程中重要的一環。
龍門石窟造像題記之多為中國諸窟之冠,其絕大部分是造像記,也有少量修路、修佛和遊人題記。眾多的碑刻題記保存了研究龍門石窟的大量歷史記錄,既是研究歷史的佐證,又是不同時代、不同書體的真跡。“龍門二十品”和唐代書法家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魏體和唐楷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

極南洞
極南洞位於龍門西山最南端高處的崖壁上。它是由盛唐名相姚崇為追悼亡母劉氏所開鑿的功德窟。時間大約在唐中宗神龍二年至唐睿宗景雲年間整體看,仍能透視出“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力度。這二力士呈對稱態勢,一臂上舉,力托須彌山,脖頸呈棱狀,胸肌暴突,腹前肚臍部位呈梅花瓣狀,這就是所謂拳術運氣法的丹田氣。這些凝結著中國古代勞動者高度智慧和技巧的佛教藝術佳作,不僅能和西方的人體雕像媲美,而且是今天藝術解剖學的極好教材。

龍華寺
龍華寺窟平面約呈橢圓形,環北、西、南三壁下部,鑿出一倒凹字形基壇,在壇上造像.西壁中部雕出主尊,為一身結跏趺坐佛,其右手二指下指,身後刻出仰蓮瓣狀的身光,其間雕出伎樂人物等。下座為一八角形束腰須彌座,在束腰處雕出壺門,中間刻有天王、夜叉等。主尊兩側依次向外別夾侍有二弟子、二立佛、二立菩薩.其中弟子身體多有殘缺,菩薩雕法寫實,身軀扭動,體態優美,微顯豐滿。在南、北兩壁中各雕一尊坐佛,雙腳各踏一朵由座中部伸出的長梗蓮花。下座平面呈亞字形,為亞腰疊褶座。
東側下部有一騎獅童子,其上,刻出一立起的羊。在南、北兩壁的東部,各雕一尊天王。身型有力;肩寬、腰細,足下踏有夜叉。倒凹字形基壇的表面下部,陽刻一橫向矮台,台上刻出舞樂圖,與八作司洞相似,但沒有鑿山壺門,在西壁主尊下部,刻有二人對舞,其余應該是作樂者,多已殘損。窟頂為穹窿形,中部有蓮花殘損。在頂部東側,保存有兩尊飛天,頭頂束高髮髻,一腿彎曲呈跪姿向前,一腿飄向身後。在窟內地面,雕刻有橫四、豎三共十二個方格,每格中部刻出蓮花與卷雲紋。現在窟門已殘損,門外南北兩側,各雕一身力士,身體前傾,足踏陰刻山形的長方形矮台。
  窟外有較大面積的空間,構成了該窟的前庭部分。在南北兩壁下部,各開一圓拱形龕,龕內各雕一身獅子。面部呈方形,鬃毛自面部兩側分開。這種形像已俱有了相當程度的裝飾性。這種在窟外開龕刻獅的作法,也出現在萬佛洞以及極南洞下方的一些小窟之中,在龍華寺窟外,南側壁分布有一些紀年小龕,其中有“神龍三年”(公元707)、“長安二年”、“長安四年”(公元702、704)的造像題記。可以證明龍華寺的開鑿,是在武周之前。造像風格來比較,也是完全相符的。

皇甫公窟
皇甫公窟位於龍門西山靠近南端之半山腰中,是火燒洞以南,北魏開鑿的相當大的一個洞窟。窟內平面呈馬蹄形,穹窿頂。在西壁高壇雲上,雕出一佛、二弟子、二立菩薩、二思維菩薩。壇下兩端各雕一獅子。在南北兩壁各開一大龕,在壁門的南北兩側也各開一龕。在窟外崖面鑿有屋形窟簷。門外兩側各有一身力土,窟外南側還鑿有一通碑。這種洞窟形制與普泰洞、魏字洞基本一致,基本代表了龍門北魏晚期洞窟的主要樣式。在完整的方形地平面上,周邊浮雕一圈蓮花瓣。
地面中部,自門券向主尊身下刻出一條踏道,踏道邊裝飾以連珠紋及蓮瓣;踏道的南北兩側,各有三朵蓮花圖案,均大如車輪;在每側三朵大蓮花之間,又刻出忍冬紋與水波紋,象徵著蓮池。從圖案的拼湊情況看,宛如一幅美麗的地毯。賓陽中洞的地面雕刻與此相近,不同者唯在踏道表面刻有龜背文。佛座上及佛龕地上刻出蓮華的原因,是因為佛教中人以蓮花為吉樣清淨,能悅大眾心。從藝術形像來看,可以說是豐富多彩的創作。
西壁一鋪大像中最外面,有樹下思維菩薩像,在北側思維像的左側,浮雕出一花瓶,瓶中引出美麗而寫實的數枝蓮花,正中最上面的花蕊中,刻出一化生童子。上下對稱雕出兩對花葉,以及三朵初開、正開、開後,不同形象的蓮花。這完全是以寫實手法雕出的蓮花浮雕。在思維菩薩旁又透雕出菩提樹。
石窟寺南北壁下層,刻有從窟主到男女侍從執傘扇與比丘導引的刻像,因而這兩幅大浮雕,就成為表現北魏統治階級生活的最有價值的資料。
皇甫公窟因北魏胡太后母舅皇甫度開鑿而得名。主佛釋迦牟尼高3.18米,身穿褒衣帶式的袈裟,衣飾用平直九刀刻法,衣裙有棱有角,坐在蓮花座上。面部已經殘損了,頭上還留有高肉髻,右足外露,足掌向上;右臂平舉,手掌上揚;左手掌心向外,手指向下,作滿足人們願望的與願印。有趣的是,這尊大佛竟有有6個手指,據說是按照孝明皇帝的形象塑造的。由此可以看出皇甫度以佛事向皇帝獻忠心的良苦用心。

賓陽洞
賓陽洞位於龍門石窟古山北部,開鑿于始北魏景明元年(500年),有南、中、北三洞。
賓陽中洞開鑿于北魏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0—523年),花費了24年時間,以其富麗堂皇的景象而成為龍門眾多石窟中的魁首。該石窟是宣帝元恪為孝文帝元宏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所營造的洞窟之一。洞窟平面呈馬蹄形,穹隆頂,深12米,寬10.9米,高9.3米,正壁雕主佛釋迦牟尼坐像,佛像面部修長清秀,面容和藹慈祥,略帶微笑。
左右有迦葉、阿難二弟子和文殊、普賢二菩薩。迦葉形象老成持重,阿難形象活潑開朗,望之栩栩如生。佛像的衣飾都由北魏早期的袒露右肩和通肩式,變為褒衣博帶式,是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在石刻藝術上的反映。南北壁均一立佛二菩薩。佛、菩薩體態修長,表情溫和,神采飄逸,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輕像”的典型代表。地面刻蓮花圖案裝飾,示意蓮花寶池;窟頂中間浮雕一朵盛開的大蓮花;周圍有八身伎樂和兩身供養天,加之流蘇帷幔構成一蓮花寶蓋。洞口內壁兩側為大型浮雕,分為“維摩變”、“佛本生故事”、“帝后禮佛圖”和“十神王像”四層,其中“帝后禮佛圖”大型浮雕已在1943年被盜往國外。南洞、北洞始刻于北魏,遲至唐初才告完工。

萬佛洞
萬佛洞位於龍門西山中部的崖壁上,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十一月,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因窟內南北兩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高5.7米,寬5.8米,深6.7米,窟內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二獅子。
正壁主尊阿彌陀佛高約4米,頭飾波狀髮髻,面相豐滿圓潤,結跏趺坐於八角形束腰須彌蓮花座上,神情安祥肅穆。後壁刻著五十四枝蓮花,每枝蓮花上各坐一尊菩薩或供養人,構思新穎奇特。南北兩壁壁基雕有多尊伎樂人和舞者。伎樂人手持各種樂器,形象生動傳神,似乎已陶醉在自己奏出的天籟中。
舞者婀娜多姿,衣袂飄飄,仿佛正在精心演繹最曼妙的舞蹈。洞外南壁雕有觀世音菩薩像,勻稱適度,右手執麈尾,左手提淨瓶,表現了“萬法皆空歸南海,一塵不染靜禪心”的佛家至高境界。萬佛洞的整體布局與人物形象的刻劃,極富世俗性。宗教的主題與“皇帝即佛”的創作意圖相結合,在極大程度上造成了天國主宰即是人間君主的至高無上的氣概。
萬佛洞的營造,是統一規劃雕鑿的。它的整個布局,無不顯示出大唐帝國的雄風。滿壁生輝的萬佛及洞窟群像的雕刻,相互映襯,使整座窟室洋溢著令人敬畏的氛圍。同時也昭示著現實的人們,只要你遵照佛的意願行事,您就一定能成為佛國中萬佛的一員。
也許大家還不知道,負責營造這座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洞窟的主持人竟然是兩位女性,一位是朝廷的女官姚神表,另一位是出家尼姑內道場智運。洞外南壁有許州儀鳳寺尼真智所造的觀世音菩薩像,被譽為龍門唐代菩薩像的精美範例。萬佛洞這一大型洞窟,無論是群像的布局還是人物的刻劃,都達到了神形兼備的藝術效果,它是古代匠師把豐富想像同現實生活緊密相結合的產物,使大唐帝國繁榮昌盛與文化藝術的高超造詣展現地淋漓盡致。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前“武皇禮佛”儀式表演,以宮廷樂舞的形式再現武則天禮佛的盛大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