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有滋有味扭起來
( 2008-04-03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港溝鎮中心小學的學生表演梆鼓秧歌。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民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北方諸民族盛行的娛樂舞蹈形式。它原為模仿稻作勞動的一種原始舞蹈,後來成為農閒或年節時間的化妝表演。

  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近代所稱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秧歌歷史悠久,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中介紹的民間舞隊中就有“村田樂”的記載,清代吳錫麟的《新年雜詠抄》中明文記載了現存秧歌與宋代“村田樂”的源流關係:“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漁婆、裝態貨郎、雜遝燈術,以博觀者之笑。”
中國秧歌按地區分位六大類:河北昌黎地秧歌、山東鼓子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山東海陽大秧歌、陝北秧歌和撫順地秧歌,還有許多小地方秧歌。
海陽大秧歌
“鄉下秧歌進了城,先拜娘娘後耍景;正月十五不進城,過日來了攆出城。”——山東海陽有這樣一首民謠。說明秧歌當時已成為慶賀節日不可少的活動內容。“沒有秧歌不叫年”,已成為民眾的一句口頭禪。
中國有著歷史悠久的樂舞文化,尤其是豐富多彩的各民族的民間舞蹈,源遠流長,風采獨具,是中華民族樂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海陽秧歌”是中華民族樂舞文化史上的一朵絢麗多姿的奇葩,在中國民間舞蹈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結構嚴謹的海陽秧歌“海陽秧歌”是流行於膠東地區的另一種秧歌。 
秧歌起源於勞動,是漢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歌舞形式。
其源很久,海陽民謠有:“周朝秧歌唐朝戲”的說法。海陽秧歌與魯北的“鼓子秧歌”、膠州市的“膠州秧歌”並稱“山東三大秧歌”,而以海陽秧歌規模最大,角色最多。
海陽大秧歌是山東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間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於山東半島南翼、黃海之濱的海陽市一帶。
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它遍布海陽的十余處鄉鎮,並輻射至周邊地區。
海陽大秧歌是一種集歌、舞、戲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它以豪放、古樸的表演風格、嚴謹的表演程式和恢宏的表演氣勢而著稱於世。
他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充分體現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藝術才能,是中國傳統文化和海陽地域文化的優秀結晶。
一說起海陽市,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海陽大秧歌”。歷經583年傳承與發展的海陽大秧歌,如今已成為海陽市的一張城市“名片”。
在海陽,人們一說起大秧歌就很自然地與鳳城聯繫在一起。
這說明,鳳城數百年來“舞”出的千姿百態的大秧歌以其獨具特色的藝術特點,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印象。記者5月22日來到此地,親身感受享譽海內外的海陽大秧歌的非凡魅力。
原海陽市文化館館長王瑾兆說,海陽大秧歌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明朝初期,興盛時期大致在清朝中期,即雍正十三年裁大嵩衛設海陽縣以後。
鳳城是當時海陽經濟文化的中心,每年的重要節日,鳳城四鄰八鄉的村民就彙集於此競相登場,舞唱起了具有濃鬱生活氣息的大秧歌。
當地曾流傳這樣一首民謠:“鄉下秧歌進了城,先拜娘娘後耍景;正月十五不進城,過日來了攆出城。”說明秧歌當時已成為慶賀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內容,而鳳城已是四鄉秧歌隊匯聚一堂競技賽藝的活動中心。
據瞭解,在當時海陽秧歌之所以如此盛行,與它的祭祀性密不可分。每年正月開始,海陽秧歌就要耍家廟,拜祖宗。海陽民俗,正月十一祭拜莊稼神,這一天大演秧歌,明顯帶有慶祝豐年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之意,正月十五“鬧元宵”秧歌也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形式,直至四月農忙前,各地的山會、廟會仍有秧歌演出。海陽大秧歌是通過身傳口授的方式傳承至今的,秧歌藝人沒有嚴格的師承關係,一般也不舉行拜師儀式,大都是排練秧歌時,由村中有名望的藝人協商挑選部分年輕後生隨同學藝,當然也有拜師學藝的。
威海大秧歌
威海地區逢年過節有“鬧秧歌”的習俗。尤其是春節期間,大秧歌更是必不可少的。大秧歌鬧起來的時候,遙看恢弘豪放,近看節律緊湊,像行走的樂隊,像高歌的方陣,像氣派的大戲,把節日的喜慶氣氛、慶典的祥和氛圍一下子就提了起來。
傳統的大秧歌隊伍,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前面是執事部分。領舞人穿大戲袍,戴長鬍鬚,左手擎平頂傘,右手拿馬尾蠅甩子,用蠅甩子的不同變化來指揮隊伍。
領舞人以前叫“藥大夫”,因他打的傘,傘沿垂懸一些彩色布條,布條上寫各種中醫藥名,是祛病祈安的意思吧。他負責點報節目、活躍氣氛、指揮隊員們行進或起舞。他往往要現場即興編唱歌詞,唱些吉祥如意、祝福發財的話,以表示對所到之地的祝賀。
他要莊諧適宜、穩健得體、扮相威嚴,其自身的舞蹈動作也很出色。好的領舞人多會些武術,八卦掌、少林拳、螳螂拳等招式都可以引用到他的舞蹈動作中去。配合領舞人的有香盤、彩旗、大鑼、大鼓、大鈸、小鈸、堂鑼等。像古代官宦上街一樣,有打旗的,有鳴鑼的,造勢開道。所不同的是,官宦是為了讓人避開,秧歌是為了讓人聚來。中間是舞隊部分。緊貼領舞人身後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舞鞭組,舞動鞭子或者彩竹。鞭舞也叫霸王鞭舞,相傳楚霸王每打一次勝仗,都要在馬上舞動馬鞭歡慶,士兵們也折下樹枝,學霸王的樣子歡舞。那振奮激昂、高亢雄壯的場面,吸引了老百姓,老百姓也紛紛效倣,逐步形成了這種舞蹈。鞭舞的道具是馬鞭子,舞者按套路揮鞭舞動、變化隊形。也有些地方使用的道具是彩色竹竿裏面裝上銅錢,揮舞時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緊隨舞鞭組之後的是二人至八人的花鼓組,以舞動和敲打花鼓為主。花鼓組由青壯年男子組成,是大秧歌中最具活力和感染力的部分。他們武生扮相,講究陽剛之勢、健美之態。表演時,雙臂揮舞,同時用右手拿鼓槌,按節拍擊打腰間的花鼓,並按規定動作左右穿插,前後跳躍,真是龍騰虎躍,氣吞山河。緊隨花鼓組之後的是二人至八人的女子彩扇組,舞者手持彩扇,翩翩起舞,動作流暢、姿勢優美。各組人數也可以增加,二三十人甚至百八十人,隨其村子大小而定。各組合的舞步主要是走三步、踏一步,並且相鄰的兩縱隊中相鄰的兩個舞伴,要不停地交叉換位,叫“三步一隔”。
後面是自由舞部分。根據各村人才不同,往往有雙人舞、單人舞或者其他藝術形式。有趣的是,雙人舞有固定的人物名稱和表演套路,但唱詞卻在不斷地變化。搭檔組合有:錮漏匠和王大娘、老頭子和老婆子、醜婆子和傻小子、相公和媳婦、貨郎和翠花等。內容多是打情罵俏、插科打諢,力求詼諧有趣。多人舞莊嚴有余而詼諧不足,雙人舞詼諧有余而莊嚴不足,前後這樣一調劑,莊中有諧、諧中有莊、互為補充、相輔相成,收到了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效果。
舉幾個雙人舞的例子:錮漏匠和王大娘。故事原框架是說玉帝有個女兒,名字叫旱魃,她私自下凡,附體王大娘。錮漏匠是南天門土地老爺的化身,他受玉帝指派到凡間捉拿旱魃。秧歌表現二人相遇後機智周旋和戲逗打鬧的情節。醜婆子和傻小子,純粹是為了滑稽風趣而耍活寶。表演者要根據現場氣氛裝瘋賣傻、忸怩裝嗔、取悅觀眾,以能讓人發笑為主要目的。貨郎和翠花扭捏,是說鄉間貨郎到村送貨,村裏姑娘翠花來選貨,二人既談貨論價、為己想,又互相愛慕、彼此關懷,表現了十足的人情味和生活趣味。



山東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女子秧歌大賽,來自轄區5支代表隊的500多名婦女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