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開拓者”達斡爾族
( 2008-11-20 )



達斡爾族老媽媽在表演民族舞蹈。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內蒙古自治區和黑龍江省,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達斡爾”意即“開拓者”。“達斡爾”是達斡爾族固有的自稱。中國歷史文獻中有達呼爾、打虎兒、達瑚裏、打虎力、打呼裏、達烏爾等不同音譯名稱。

    達斡爾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斡爾族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榮旗及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區、梅裏斯區、富拉爾基區、龍江縣、富裕縣、嫩江縣、愛輝縣;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縣。
    達斡爾還有一個意思是“原來的地方”,也就是故鄉。契丹人對先人建立的“遼國”和“長國”的宮廷生活時常懷念。所以,自稱“達斡爾”或“達古爾”。 據福客民俗網報道,關於達斡爾族的來源,主要分歧意見可分為土著說與契丹遺裔說。持土著說者認為,達斡爾人最初分布的黑龍江及精奇裏江河谷,隋、唐時是室韋各部的分布地,當時已有一些部落向中原王朝通貢。以後遼、金、元各代都在這些地區行使管轄權,明代曾於達斡爾族在江北的舊居地帶建立托木河、卜魯丹河等衛所,故達斡爾族應是黑龍江以北土著民族的後裔,與隋、唐時室韋某些部落有很深的淵源。另一些人還根據達斡爾族關於其祖先曾建“黑水國”的傳說,認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關。
    持契丹遺裔說者主要是根據語言、歷史傳說及某些習俗與遼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點,認為達斡爾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于金滅遼時北遷至黑龍江以北,發展為達斡爾族。當地的一個傳說稱:幾百年前,一支契丹軍隊來到這裏修邊堡(邊堡是達斡爾特有的辭彙,是指一種類似長城的建築。),從此就在此定居下來。這支軍隊的首領叫薩吉爾迪漢,就是達斡爾的祖先。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次年即征服黑龍江中游薩哈連部,取其11寨,以後相繼征服自尼布楚(今俄羅斯涅爾琴斯克)以東全部外興安嶺以南地區,原屬明朝奴兒幹都司各衛所全改屬努爾哈赤後金政權。當時達斡爾或以地區被稱為薩哈連(滿語對黑龍江的稱呼),或以貢物特點稱為薩哈爾察(滿語譯音意為黑貂)部,或與鄂溫克等泛稱為索倫部。至康熙仞年,才出現“打虎兒”的譯名,以後又常譯為“達胡爾”、“達虎裏”、“達呼爾”等。
    最後,考古學家們用新興的DNA技術來確認。專家們先在四川樂山取到了契丹女屍的腕骨;從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取到了有墓誌為證的契丹人牙齒、頭骨;在雲南保山、施甸等地採集到“本人”的血樣;從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旗和其他幾個旗和縣提取到了達斡爾、鄂溫克、蒙古族和漢族等人群的血樣。在完成古標本的牙髓和骨髓中用矽法提取的線粒體DNA可變區比較後,認為契丹與達斡爾族有最近的遺傳關係,為契丹人後裔。

歷史變遷 文化多元化

    達斡爾族信仰薩滿教,少數人信喇嘛教。達斡爾族過去以自然界為崇拜對象,每年陽曆五月,屯眾殺牛或豬祭天、地、山、川諸神。每個家庭均有一個專司祭祀的薩滿,除祈禱、祭鄂博(一種山神)外,甚至以巫術治病,屆時要殺牛、羊,同時還要奉送許多食品。如奶皮、奶油及各種糕點,如今祭祀活動已不多見。
    達斡爾族大多信仰多神教,供奉天神、山神、火神、財神、祖神等。由於達斡爾族居住在各種文化交匯和過渡的地帶,加之他們獨特的歷史文化變遷,因而形成了他們社會、文化多元化的特征。達斡爾族的物質生活、民族文化和傳統習俗所表現的,正是這種農、牧、漁、獵多種文化相容的特點。
    達斡爾是農業民族,其農業文化起自唐末,並且是逐步向漢族學習,接受漢族農業文化影響發展起來的。從此開始了定居生活,創造本民族的農業文明。表現在語言方面的特點是:辭彙中細膩地反映了穀物、蔬菜、野獸、野禽、家畜、家禽、魚類、樹種名稱。從細膩的味覺名稱可以看出,達斡爾人在飲食上的豐富多彩。
    表現在文字方面的特點是:遠在遼國時就創制過契丹大小字,後因使用面窄而失傳。達斡爾人並沒有因文字失傳而停止對文化的追求,他們致力於學習滿文、漢文、哈薩克文、維吾爾文,在清代,就設有滿文學堂。同時,從本世紀初起,就努力於創制文字的活動,這種努力,今天還在繼續。
    表現在文學藝術方面的特點是:既反映農業生活,又反映牧獵漁業生活,還保留薩滿教的禱詞歌詞。表現在哲學思想方面的特點是:崇高勤勞智慧,齊心協力、崇尚不平則鳴,敢於與惡勢力作鬥爭。

民歌“敷陳其事而直言之”
  白馬人的服飾絢麗奇特,在中華諸民族中,只有白馬人有這類獨特的打扮。他們男女皆編發,一年四季均頭戴盤形圓頂荷葉邊的白色帽子,上插白色雞尾羽,在風吹或走動中,搖曳招展,分外引人注目。男子在帽子上插一支挺直的白雞毛,表示勇敢、剛直;女子則插二至三支,寓意純潔、溫柔。
  白馬人真是個十分愛美的民族。他們的穿,從頭飾到發飾、胸飾、衣飾、腰飾、腳飾,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和諧的統一體,風格獨特,給人以賞心悅目的美感。
  白馬人個個都是能歌善舞,白馬藏族民歌以其高亢、悠揚的山歌,優美、別致的情歌,簡潔明快的勞動歌以及低沉憂傷的敘事性酒歌的獨特聲韻打動世人,醉人心魄。白馬藏族民歌大休可分為勞動歌曲、抒情歌曲、酒歌、舞蹈歌曲等。抒情歌曲內容較寬泛,既包括平時所唱的愛情歌曲、敘事歌曲、也包括遊戲歌、詼諧歌等等。酒歌主要用於酒宴禮儀,包括傳統節日和婚喪嫁娶儀式中的酒宴歌曲。舞蹈歌曲則是跳“園園舞”時所唱的歌曲。
  白馬藏族歌曲,歌詞多以六字、八字為主,由一組或幾組對稱的上下句組成。語言質樸無華“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與他們的生活環境和生產勞動息息相關,帶有濃鬱的鄉土色彩和生活氣息。   
  白馬藏族民歌有其鮮明而獨特的藝術特色。首先是它的調式音階。宮調式的民歌中很多使用“四聲音階”(1、3、5、6),和“三聲”(即1、3、5)音階的民歌。這類民歌由於音樂簡潔,聽上去非常古樸而神秘,給人印象一分深刻。另外在羽調式(即“6”調式)的民歌中,一般上半句結束在下屬音“2”而不是屬音“3”上。在羽調式的結束處多帶有一個帶裝飾性的“後綴”,收束在屬音(“3”)上,給人以開放式結構的感覺。二是,歌曲旋律進行中多使用變音,如羽調式民歌中升“do”(#])、升“sio”(#5),在宮調式民歌中除常使用升“sio”(#5)外,還常使用降“mi”(b3)這些半音的大量使用,形成了旋律中增五度和減四度的進行和小二度的經過音,這種旋律有時給人以離調和轉調的印象,並且具有鮮明的色彩性,給人以神秘的感覺。三是它的裝飾音和波音的運用。裝飾音多用於強拍的單音上,波音除用於強拍單音外還常用於延長音,裝飾音和波音,多為小二度(半音),而波音又分上波音和下波音。這類裝飾音和波音的演唱一般人難於掌握,因為它並非標準的小二度,有的比小二度還小,有的比小二度大,但當地人確能自如演唱且韻味十足。
  白馬藏族民歌大多為對應式的上下句單樂段結構。節奏一般較自由、緩慢。上句和下句在長度上除少數歌曲是對稱的外,大多不是對稱均衡的長度,有的上句稍長於下句,有的下句稍長於上句。還有一部分民歌出現交替拍子的節奏,比如2/4拍子中夾有3/4拍子,甚至4/4、3/4、2/4拍子在一支歌曲中同時交替使用。較為有規律的是在一些酒歌中在上句的結尾處和下句的結尾處出現3/4拍子,其他都是2/4拍子,這種交替拍子在中國大多數民歌中較為少見。
  “園園舞”和部分勞動歌曲是規整節奏,其他多為自由節奏。敘事性的酒歌帶有古老的原始風情,聲調悠長壓抑,旋律多下降趨勢,最後結束在一個帶下滑音低長音上。這可能與該民族苦難的歷史有關。

白馬咒舞 動作奇怪
  白馬人的舞蹈深沉原始,古樸風貌。白馬咒舞是他們最喜歡跳的一種集體舞,鼓鈸銅號、面具彩群,各種奇怪的禽獸動作將人們帶進到那古老而遙遠的過去……
      每年農曆正月初六至十五,白馬人就要在曬壩上跳咒舞,咒舞的場面較大,場中立一旗子,旗為天蘭色或紅色,有的繡有虎頭,以鼓鈸和銅號為主要伴奏樂器。在渾厚有力的鼓號聲中,頭戴各種禽獸面具的表演者,身繡有龍和海水的彩衣彩裙,由“鳳凰”或者“獅子”領頭,以碎步沿逆時針方向轉圈而舞。舞者時而停立,時而走圈,忽而聚攏,忽而散開,提腳踮轉,轉中開胯,張胸揚臂。每一位舞者的手腳都特別靈巧。舞姿多模擬各種禽獸動作,如追打撲食、棲息藏匿、驚惶奔逃、鷹隼展翅、猛虎跳火等動作,古樸大發、強勁有力。
  “咒”在白馬語中有跳面具舞的意思。咒舞的面具有11個,名稱分別是生歐(獅子頭)、珠歐(龍頭)、達歐(虎頭)、樓歐(牛頭)、獨歐(熊頭)、秋歐(鳳凰頭)、沙拉(雕頭)、酬蓋(大鬼)、酬孟(女鬼)、阿裏艿(小鬼)一對。
  咒舞的面具大多兇猛猙獰,大鬼小鬼模擬人像,面黑,母鬼只用紅色鉤出眼圈和嘴唇,大眉濃眼,象征法力廣大;血盆大口,露出一對獠牙,外加頭上一對獸角,顯得兇悍,起到以鬼趨鬼的作用;熊頭是真熊頭,中間挖空製作而成,給人以逼真之感;木雕禽獸頭,表面用紅、黃、綠、藍、黑等色彩繪,角、嘴、眼都特別突出,藝術誇張較大。領頭人雙手各握木鏢一把,鏢把上雕刻有神像。
  關於咒舞的起源,白馬藏族傳說是為了紀念約公元前16世紀的白馬大酋長楊戩而興起的舞蹈。
  相傳楊戩在都江堰治水有功,人們稱他為頭生三隻眼、身帶哮天犬的二郎神。二郎神楊戩在世時喜歡放狗打獵,獵獲的動物食去肉後將骨頭掛在門口兩側,日積月累,動物的頭骨增多。他死去後為了紀念他,人們在眾多頭骨中跳出雄壯的和樣本,用木雕刻成面具,編成舞蹈並日趨完善。
  白馬藏族認為萬物有靈,萬物皆種,有原始拜物教的宗教意識,這不僅反映在他們的服飾上(帽上插雞毛、前胸戴魚骨牌、身穿龍尾服),而且祭祀日月、山川、先祖諸種神,還存在於其他藝術活動中。
  舞蹈即圖騰儀式的一項重要內容。一跳此舞,會激起白馬人的神靈崇拜、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感情。而旁觀者,也會被帶進曠古、原始的氛圍和意境之中。



白馬藏族男女皆編發,一年四季均頭戴盤形圓頂荷葉邊的白色帽子,上插白色雞尾羽,在風吹或走動中。

“塗墨”狂歡節上,人們不分男女老幼,只要不是近親,相互都可以在臉上塗鍋煙墨。這緣於白馬藏族的傳說,為了嚇走每年來村寨抓走姑娘的妖怪,人們在臉上塗鍋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