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沈陽市三著名佛寺 - 慈恩寺 般若寺 長安寺
( 2009-01-02 )



慈恩寺是沈陽市現存最大的佛教寺院。(網上圖片)

慈恩寺 沈陽最大佛寺

慈恩寺位於遼寧省瀋陽市瀋河區南大街三段,東臨萬泉河,有萬柳塘公園、帶狀公園環繞,優雅而清淨。該寺始建於唐朝,是瀋陽市現存最大的佛教寺院,有十方叢林之稱。對於慈恩寺的創建,也有說法是始建於後金天聰二年(1628年),由僧人惠清創造。寺內碑文也有載天聰二年復興古剎云云。清順治元年(1644年)建成大殿、韋馱殿、兩廊。後因年久失修而湮沒。民國元年(1912年),步真和尚主持重修,先後建山門、天王殿、配殿、鐘鼓樓、禪堂、念佛堂、兩廊、比丘壇。民國八年(1930年)最後完成大雄寶殿。

     慈恩寺坐西朝東,整體比街道高,要登上8級台階才能進入山門。山門外的座基上由漢白玉石欄圍起,入口台階兩旁也有兩座石獅,還有兩棵高大的楊樹。同樣是“三門”,只開中間的大門洞。山門狀如小型廟宇,內有十余平方米的樣子,裏面有工作人員模樣的人分發一些佛事書籍。
     院內建築分三路,佔地約12600平方米,正面有山門三楹,小式硬山造,灰瓦頂。跨過山門,南側為鐘樓,北側為鼓樓,均為歇山九脊灰瓦,樓亭為二層圍廊,下為方形基座。往西則寺分三路。中路最前為天王殿,面闊三間,小式硬山造,灰瓦頂,朱紅地仗,檀枋彩畫,殿前簷下左側置木魚,右側置雲版,殿內有四大天王和彌勒、韋馱塑像,殿面北兩側有卷棚式門樓。向西依次為大雄寶殿、比丘壇、藏經樓。
     其中,大雄寶殿是一座有透明龍脊的宏偉建築,脊上有“法輪常轉”四個鮮紅大字,瓦脊的兩端有跑獸。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廡殿頂?釱前後廊?釱檀枋彩畫,建在高台之上。殿內前面正中供奉三世佛,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阿彌陀佛,右側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三世佛坐在蓮花座基上,佛像高約2米,由玻璃鋼塑成。

剩人和尚 陷清文字獄第一人
      三世佛坐像的背後迎風屏前塑有觀世音菩薩的站像,像高兩米有余,南面為十八羅漢,北面為四大菩薩。
      比丘壇為單簷歇山前廊式,灰瓦頂,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正脊上裝有“國泰民安”文字磚,兩端有鴟吻,小簷的四角各有五獸排列在四角的上端,四角的下端各塑了一人像首,象征慈祥、和善、普度眾生。
     殿內供木雕釋迦牟尼佛像。比丘壇是該寺講經傳戒的場所。
     佛教節日,講經儀式隆重和僧眾之多成為一景。最後為藏經樓,兩層樓房共14間,為硬山式磚木結構。樓下為客廳、禪房,樓上存經卷,原藏有明正統五年(1440年)木版藏經1600卷,彌足珍貴。其中遺失部分已重新抄寫,破損部分已得到修補。 
     寺院南路自東而西有退客寮、廚房、司房、齊堂、禪堂、法師寮、佛學院等;北路建築有養靜寮、客堂、念佛堂、方丈室、十方堂、庫房等。全寺共有房屋135間,建築面積達2995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位僧人曾對慈恩寺產生過重要影響。他就是慈恩寺最有作為的剩人和尚。
     清朝順治五年(1648年)春末夏初,從京都押來一個南方和尚,是欽犯,法名函可,字祖心,號剩人。和尚原是江南名士,俗姓偉,廣東博羅人,是明末禮部尚書韓日纘之子。他早年曾中秀才,29歲時父親故去,于是在羅浮山落發為僧。有一次他在南京印刷藏經,正趕上清軍南下,目睹那些曾經作威作福的明朝達官貴人非逃即降,民眾深受戰亂之苦,他痛心疾首,遂寫了《再變記》一書,記述了清軍進犯南京的實況。不料當他出城返寺時,此書被清兵搜出,遂成一椿要案,剩人因此被押在京師受審,後來被流放到盛京,住慈恩寺,成了身陷清朝文字獄的第一人。 
     剩人和尚在盛京和一些文人儒士交遊談心,於順治七年(1650年)組織了一個“冰天詩社”,這是瀋陽最早的一個文學團體。文人們常在一起吟詩作賦,相互唱和,活躍了文壇氣氛,有一年盛京從春到夏,天旱無雨,城內外瘟疫四起,死亡人數眾多,大街小巷一片蕭索,剩人和尚率全寺僧人去郊外採摘草藥,諸家施送,勸人飲服,使許多病人轉危為安,因此他在民眾中聲譽甚高。他還在盛京許多寺廟中宣揚佛法,被奉為遼瀋地區佛教開山祖師。
     順治十六年(1660年),他坐化於瀋陽,終年49歲,眾弟子將其遺體遷往千山,在瓔珞峰西麓修建了剩人禪師塔,並將其詩文編輯成《千山詩集》、《剩人禪師語錄》刊刻問世。 
      1949年以來,慈恩寺一直為省市佛教協會所在地,殿堂經過多次維修,已恢復原貌。1985年被列為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又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瀋陽市佛教協會所在地。每逢佛教的重大節日,慈恩寺都舉行隆重的佛事活動,不但瀋陽和周邊的佛教徒和香客前來焚香叩拜,近年來寺院還接待了國外來訪的佛教徒到寺拜謁降香,聞名遐邇。
而慈恩寺現任住持安祥法師,73歲,遼寧省新賓縣人,1926年出家,師從心然法師,畢來於中國佛學院,兼任遼寧省佛教協會副會長,瀋陽市佛教協會會長,瀋陽市政協委員。

般若寺 字聯經三絕

沈陽還有一座般若寺,位於瀋河區大南街8號,由高僧古林禪師於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建。宣統元年(1909)、民國13年(1924),曾兩次重建。20世紀60年代中期遭到破壞,1979年後進行了維修,重修塑像。在1984年10月建寺300年時,舉行了佛像開光儀式。1985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寺廟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佔地2289平方米,建築面積2037平方米。主要建築為磚木結構的硬山式建築,是沈陽市保存較好的佛教建築群。該寺是比丘尼廟。具有布局嚴謹、中軸明顯的特點,在中軸線上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兩側的配房,是住持室、僧舍、廚房、齋堂及接待室等。東院是祖師堂,東西配房是僧舍。
      天王殿的兩側是山門,正面大門上懸掛一塊由著名書法家馮日庵先生書寫的“般若寺”三個金字的匾額,後門上的橫匾題字是“三洲感應”。兩邊有對聯,上聯是“聖蹟召垂任從劫火洞然爐宛在”,下聯是“神功叵測深信金剛不懷杵猶存”。殿正中供奉泥塑貼金彌勒菩薩(又稱布袋和尚),彌勒背後有手持降魔寶杵的護法韋馱菩薩。兩側有四大天王塑像。即東方持國天王(焚音多羅吒)手持瑟琶;南方增長天王(焚肓毗琉璃)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焚肓毗留博義)手持一蛇;北方多聞天王(焚音毗沙門)手持寶傘。威武莊重的四大金剛,鎮守山門,保護佛、法、僧三寶。大殿後院正中,屹立著鐵鑄寶鼎一尊,是1984年般若寺主持和眾弟子所鑄,上面鑄有“般若講寺”四個大字。
      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之後,正殿上方高懸著名書法家霍安榮題寫的“大雄寶殿”四個金字,東側有“諸法空相”匾額。
殿門左右紅柱上有對聯一付:“如是妙相莊嚴主伴齋彰靈山會儼然未散;本來佛清淨聖凡一體菩提道當下圓成”。殿內透雕刻花供奉泥塑貼金的三如來佛坐像,正中是佛祖釋迦牟尼佛坐像,右側是消災延壽藥師佛,左側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像前,左右站立弟子阿難尊者和迦葉尊者。佛前燈、花、幢、幡羅列莊嚴。殿內東西兩側山牆上繪有十六尊者的畫像。三如來佛像後面的迎風屏上,是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彩繪畫像,生動逼真、栩栩如生。藏經樓則在二進院內,是一座青磚青瓦的二層樓房。樓內收藏“三藏十二部”佛經。還有位於寺廟東院的祖師堂,建於康熙三十五年(1676)。正殿供奉佛教28祖。殿內曾埋有唐代面釉瓷壇,上繪綠葉紅牡丹。內裝般若寺創始人古林禪師之遺骨。

先有長安寺 後有沈陽城

長安寺位於瀋陽市瀋河區朝陽街長安寺巷6號。據說是唐貞觀年間尉遲敬德所建,多次重修。

      清順治二年(1645年),深泉禪師建造了伽藍殿。乾隆三年(1738年)曾加修繕。但到清朝末年日趨頹敗和荒廢,後來一部分錢行、借貸行的信眾捐資重修。但到1948年,寺內建築又多頹毀。1985年,市政府拔款310多萬元維修,並於1986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到1997年3月,長安寺退還給佛教界。今天的長安寺,殿宇璀燦,聖像莊嚴。
      寺院建築有山門、天王殿、戲樓、拜殿、大殿、後殿,均由南向北建在一條中軸線上。山門三間,進山門後有東西配殿、鐘鼓二樓。北面正中為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小式硬山造,灰瓦頂,殿內露明造。天王殿兩側有一磚牆與二進院相隔。從角門進入,就是二進院落。緊接天王殿後壁有戲樓一座,兩簷相連成為一體,戲樓面閣小於天王殿,呈正方形一大間,為券棚頂、灰瓦、檀枋彩畫,風格獨特。東西兩側建有配殿五間。正北為長安寺主要建築拜殿和大殿。在天王殿、東西配殿、拜殿的空間,建迴廊四座,把二進院內的建築連在一起,頗具特色。
      長安寺內現存《大正藏》兩部,石碑六通,其中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重修瀋陽長安禪寺碑》有重要的文物價值。碑文不僅記述了瀋陽中衛指揮曹銘的銜名。經專家考驗,曹輔、曹銘都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上世族祖,這是曹雪芹上世“世居瀋陽”的可靠證據。這塊碑是研究曹雪芹家世出身的極其重要的史料。
      關於瀋陽市和長安寺的關係,歷來有“先有長安寺,後有瀋陽城”的說法,又說:“廟在城中,城在寺裏。”事實也確是如此,長安本寺和山門相距甚遠,本寺在瀋陽城大北門以南、鐘樓以北,而寺的山門卻建在15里外的渾河岸邊。
      相傳,唐太宗建都時,瀋陽這塊地方還是一片荒原。唐太宗東奧秘來到這兒,人困馬乏,就地休息,看見遠處有個土崗,雖然不高,可樹木很多,遮天蔽日,就起念在此建寺。於是派尉遲敬德為監督,負責建寺諸事。
      在籌建過程中,將軍得到緊急作戰命令,匆匆離寺。僧人們此時還不知道把山門建在什麼地方,尉遲敬德就馬鞭一指,又急忙上路了。於是,僧人就帶領工匠們在渾河北岸尉遲將軍馬鞭所指處建起了山門。鬥轉星移。在山門和大殿這間,就漸漸建起了瀋陽城,形成了“城在寺裏”的局面。
 



每逢佛教的重大節日,慈恩寺都舉行隆重的佛事活動,不但瀋陽和周邊的佛教徒和香客前來焚香叩拜,近年來寺院還接待了國外來訪的佛教徒到寺拜謁降香。(網上圖片)

般若寺是沈陽市保存較好的佛教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