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一唱莆仙戲 空巷無人盡出嬉
( 2009-02-12 )





      莆仙戲是福建的古老劇種之一,莆仙戲原名“興化戲”,流行於古稱興化的莆田、仙遊二縣及閩中、閩南的興化方言地區。其戲班足跡遍及福州、廈門、晉江、龍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華僑聚居地。據考證,它是在古代“百戲”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莆仙戲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富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唱腔豐富,綜合了莆仙的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和大曲歌舞的藝術特點,用方言演唱,具有濃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元素,被譽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莆仙戲現存傳統劇碼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碼有八十多個。

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
      莆仙戲是中國戲曲劇種中歷史最悠久,源於唐,成於宋,盛於明清。演出形態最古老,劇碼最豐富,在表演藝術上最具特點的劇種之一,原名興化戲,流行於福建省莆田、仙遊二縣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鄰縣的興化方言區;因宋時莆田、仙遊隸興化軍,明、清時隸興化府而得名,中共建政後,始改稱莆仙戲。
      莆仙戲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晉未南北朝,中原人大批南遷福建,當時盛行的中原“百戲”也隨之傳入福建莆仙,並形成了在語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戲曲聲腔。 
      唐代莆仙民間歌舞百戲盛行。據傳 ,唐開元間,莆田江東村美女江采蘋,被唐明皇選調入宮,賜封梅妃,備受寵倖。其弟曾隨同進覲,封為國舅,後來回莆,明皇賜其一部“梨園”,帶回供宴樂,於是宮廷教坊歌舞百戲傳播莆仙。故莆仙音樂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的美稱。唐鹹通間,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題,“南遊莆田,縣排百戲迎接。”(見宋沙門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卷十八)唐代“百戲”,也稱“散樂”,是一種“俳優歌舞雜奏”(見《舊唐書.音樂誌》?釱豐富多彩的雜戲和歌舞表演。 
      宋代,興化文化較發達,文人中舉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們有的善音律詞賦,好歌舞雜劇,多置有家樂自娛。宋時莆田文士方梅叔,是個“歲得束修及青雲貴人饋遺以自肥”的塾師,也“買歌伎數十人”,盡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娛賓客”。蔡京一家,在宋時多居官顯要,在京常“家宴張樂”,令家樂優伶給表演雜劇取樂。其家鄉仙遊赤嶺子侄,每宴也令歌會歌舞,據調查赤嶺現今流行的“十番”,有“大樂”和“小樂”之別,規範嚴謹。樂員演奏時需張“涼傘”,穿禮服,據說是宋代官家宴樂之遺風。

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
      莆仙戲的表演古樸優雅,不少動作深受木偶戲影響。莆仙戲的行當沿襲南戲舊規,原來只有生、旦、貼生、則旦、靚妝(淨)、末、醜等七個角色,俗稱“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稱“八仙子弟”。
      莆仙戲的音樂傳統深厚,唱腔豐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風。莆仙戲的聲腔主要是“興化腔”,它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音八樂、佛曲法曲、宋元詞曲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種具有濃厚地方色彩和風味的聲腔。
      興化民間流行的歌舞百戲、吸收了“吳歌”,“楚謠”及雜劇表演,逐漸形成既有戲劇故事;又有綜合唱、做、念、舞和服飾化妝,在戲棚上表演的戲曲,時稱優戲。宋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形成多種多樣,有雜劇?釱傀儡戲(提線木偶)?釱歌舞和雜技等。據宋莆田劉克莊致仁家居時的詩文記載,當時興化民間優戲演出的故事有:楚漢劉鴻溝的“鴻門會”,項羽兵敗垓下的“霸王別姬”;兩晉興亡的“東晉西都”;古代神話的“夸父追日”,外邦朝貢的“昆侖奴獻寶”等。演出的場所有廣場的“戲棚”,也有廟宇的“戲台”。伴奏樂器主要是鼓、鑼、笛(即篳、篥)。演出時很受歡迎,出現所謂“抽簪脫 滿城忙,大半人多在戲場”,“空巷無人盡出嬉”,“遊女歸來尋墜珥”“棚空眾散足淒涼,昨日人趨似堵牆;兒女不知時事變,相呼入市看新場”的盛況。據調查考證,莆仙戲的傳統劇碼,音樂曲牌,行當腳色都與南戲有密切關係。莆仙戲傳統劇碼有五千多個,其中保留宋元南戲原貌或故事情節基本類似的劇碼 有八十多個,有劇本流傳的有五十多個,如《目連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張洽》(即《張協狀元》、《朱文》、《樂昌公主》、《劉文龍》、《陳光蕊》、《王祥》、《郭華》、《崔君瑞》、《王十朋》、《劉知遠》、《蔣世隆》、《殺狗》、《琵琶記》等。與《南詞敘錄》“宋元舊篇”著錄的南戲劇碼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戲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韻、詞格與唐、宋大曲和宋詞調相同。尤其是僅存於早期南戲《張協狀元》的“太子游四門”,卻是莆仙戲常用的曲牌。莆仙戲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戲音樂遺響。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題三百六,小題七百二”之稱。聲腔稱“興化腔”,它是綜合溶化莆仙民間歌謠俚曲,十番八樂,佛曲法曲,唐宋聲詩、詞樂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風味。莆仙戲樂器早期很簡單,也像宋元南戲一樣只有鑼、鼓、笛。鼓用大鼓,鑼稱沙鑼。鑼鼓是節制舞台表演的,鑼鼓經有三百多種,規矩嚴格。笛稱笛管,有蘆笛和梅花二種。蘆笛也稱頭管,傳自古代篳篥,是莆仙戲獨特的吹奏樂器;梅花,又名嗩吶,也是莆仙戲的主要樂器。
      莆仙戲的表演據所發掘的資料證明,它是在唐百戲宋、傀儡戲的基礎上形成獨特表演藝術。唐咸通年間莆泉巷《言談錄》載:“承隋唐之後,興化百戲興焉”。《連江里誌》記:“蔡太師作壽日,優人獻技有客以絲系僮於四肢為肉頭傀儡戲。”莆仙戲的表演藝術繼承了邁子余年遺留下來的古南戲傳統表演,莆仙戲《目連》等傳統劇碼裏的表演就保持宋雜劇、傀儡戲的綜合藝術面貌,被稱之謂宋元南戲的“活化石”。 莆仙戲大棚目連戲之劇本,曲牌,聲腔,鼓板,表演身段,動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兩椅,臉譜、化裝、服裝和戲帽以及道具與傀儡目連戲等一模一樣,有密切的血緣關係,這是莆仙大棚目連戲全面搬演傀儡目連戲的遺跡。

傀儡戲法 傳承宋元
      莆仙戲目連戲中的表演,有“目連挑經”,羅蔔的“三步一拜”,劉四貞的“十八拔”,劉賈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節彎”,聾啞的“公背婆”等,從主角到配角,從人物形象到表演規格,都運用了人模倣傀儡的表演,並綜合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結合的規範化,歷代流傳,相繼不絕。
      莆仙戲演員的基本功,總稱為“傀儡核”,手部動作“上不超於眉毛,下不低於肚臍”的藝術規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淨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當演員要表達人物的喜怒哀樂時,喜用“雀躍步”,怒用“雙搖步”,哀用“雙掩面”,樂用“雙體肩”俱以形象表達,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戲的演員基本功仍是繼承傀儡戲的表演特色。
      莆仙戲人模倣傀儡演法的藝術傳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戲的影響。《雙鞭回兩》中秦叔寶與尉遲恭在互相激烈對打時,秦持雙,尉拿單鞭,運用傀儡的打法,雙打、雙鉤、雙上、雙下、與傀儡表演形式,動作和身段一模一樣。又如《蘇武與李陵》中,蘇武手持節杖,走老人步,配合“三節彎”的身段形象與李陵登台“望故鄉”作“跌腳”、“搖步”、“趨保”、“魁鬥吊”等,俱叫“傀儡介”,保持人演傀儡的形式和特色;再如《呂蒙正算十八羅漢》中,呂蒙正與兩和尚配合,模倣傀儡形象,唱念做與傀儡演技相同,特色即有和諧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戲的藝術。
      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種種原因,莆仙戲人才流失嚴重,後繼乏人,傳統的表演藝術瀕臨失傳,臉譜、服飾和音樂聲腔正在被外來劇種和其他藝術形態同化,藝術的獨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戲這一古老的劇種正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急需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扶持和保護。
      官方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7年6月8日,福建省莆仙戲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2008年初,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代表性傳承人名單,莆仙戲名演員、從藝半個多世紀的黃寶珍老人榜上有名。

王少媛:莆仙戲的守望者
      一位執的表演藝術家,一位癡情的莆仙戲守望者,這是提及省藝校莆田戲曲班黨組書記王少媛時,人們一致的評價。 據《福建日報》報道,1964年,王少媛出生於仙游縣蓋尾鎮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喜歡唱歌的她,13歲那年竟偷偷背父母到劇團應試,從此走上了與莆仙戲朝夕相伴的人生之路。
      在此後30年的時間裏,王少媛付出很多,收穫也頗豐:第17屆戲劇梅花獎得主、全國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福建省第七次和第八次黨代會代表、福建省十大傑出青年。
      王少媛說,新的榮譽,讓她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更沉了,不過也給她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台,更加堅定了她為莆仙戲鼓與呼的信念。“莆仙戲是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被稱為宋元南戲的活化石,比列入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昆劇還早400多年,2006年正式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然而,受經濟體制轉型和文化市場消費觀念影響,莆仙戲的發展步履維艱。”
      振興莆仙戲是王少媛矢志不渝的夢想,鯉聲劇團是她實現夢想、施展才華的第一個舞台。1999年,經省文化廳推薦,王少媛進京參加全國第17屆戲劇“梅花獎”比賽,憑藉在劇碼《葉李娘》中的出彩表演,王少媛贏得了戲劇界對一個演員的最高獎賞——梅花獎。沒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為了這一天,她奮鬥了整整22年。
      由於年齡和身體原因,2003年,帶傷病的王少媛調任省藝校莆田戲曲班領導崗位。告別舞台一線,王少媛的心始終沒有離開過令她魂牽夢縈的莆仙戲,她義無反顧地肩負起哺育莆仙戲傳人的角色,用另外一種方式詮釋自己對莆仙戲一如往昔的摯愛。
      剛上任時的困難,大大超乎王少媛的想像:排演一場大戲,至少需要20多個人手,可全校只剩下18名學生;這些學生常年只練基本功,只會折子戲,居然從未排練過劇碼;更意料不到的是,不少學生居然五音不全,一張嘴就跑調。王少媛咬牙迎難而上。她為學生增設了舞蹈、器樂等專業,同時推出舞台實踐課程,在半年的時間裏,她手把手地教會學生排演《楊門女將》、《花燭之夜》、《春草闖堂》、《高文舉》四出大戲。最後,就連那個飾演佘太君、唱歌老跑調的女生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為了教會她,每段曲子、每個動作,王少媛至少要做上百遍的示範。
      教學難,招生更是難上加難。每年,王少媛都使出渾身解數,可生源還是一再萎縮,2005年全校只招到5名新生。她再也坐不住了,多方奔走呼籲。在她的積極爭取下,莆田戲曲班的學制升格為大專,而且從2008年開始,莆田市對就讀這一專業的30位學生實行學費全免的優惠政策。“今年(2008)招生,一下子來了60多名學生,經過嚴格考試,我們精心挑選出45名13至15歲的好苗子,6年後,這批優秀畢業生將作為莆仙戲頂樑柱,進入正在組建的莆仙大劇院專業劇組。”王少媛臉上終於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每逢夏夜降臨,莆田市街頭、鄉村處處可見演莆仙戲、看莆仙戲的熱鬧場面,當地市民和村民在納涼的同時得到了藝術享受。



莆仙戲是福建的古老劇種之一,目前,莆田市的莆仙戲劇團有100多個,演員達2000多人,並經常活躍在城市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