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獨山花燈:酬神兼娛人
( 2009-01-29 )



貴州獨山縣的花燈民歌合唱團演唱。

      獨山花燈是流行於貴州省獨山地區的一種叫“花燈”的民間歌舞?釬和由這種民間歌舞發展而成的一種叫“花燈”的民間戲曲的統稱。這種民間歌舞是由江西的“採茶”、湖南的“花鼓”、“花燈”和湖北、江南的小調等傳入獨山後,與當地的民歌、舞蹈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習俗、語言、生產、生活長期融合,不斷發展,逐漸形成的。

      獨山縣花燈合唱團日前接到2009維也納金色大廳春季世界音樂節組委會發來的信函,邀請其參加2009維也納春季世界音樂節。獨山花燈以鮮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優美的音樂曲調,婉轉動聽的唱腔,成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今年6月15日,獨山花燈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維也納金色大廳邀獻技
      獨山花燈產生於民間,長期流行於民間,它以載歌載舞、多姿多彩的表演形式;明快活潑、優美動聽的唱腔旋律;濃鬱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不僅贏得了獨山縣?釬而且也贏得了黔南州各族民眾的喜愛。由於它根植於農村,在貴州花燈中獨樹一幟,自成體係,被人們稱為貴州南路花燈的代表。 
      獨山花燈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在清朝嘉慶年間,獨山就出現了陽戲和花燈的演出活動,清末至民初最為盛行,各地紛紛建立燈班,不僅能跳花燈歌舞,還能表演花燈戲。抗戰期間,獨山為專署駐地,人口劇增,外來演出團體增多,花燈、花鼓、採茶戲之類的民間戲曲再次傳入,對獨山花燈的提高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   
      獨山花燈產生於“社”的祭祀活動,在形成和發展的漫長歲月中,經歷了一個由一元到多元的演變過程。從功能上來劃分:一為酬神,一為娛人,但兩者經常互相混雜;從形式上來劃分:一為地燈,一為台燈。 
      獨山花燈最早是“地燈”,其源於正月鬧元宵玩燈的習俗。《獨山縣誌》風俗篇載:“上旬內(正月)街坊龍燈彼此爭勝,尤以元宵為最,自十一日至十五日,土民具香楮?釱酒脯於祖墓前展拜,曰:上燈。此後市人開張、書童上學皆擇吉,鄉村龍燈間有習燈唱者,或具帖赴某村慶賀或某村招之演唱,同曰:‘玩年’。”
      “地燈”,顧名思義是一種不擇場所徒步於地上表演的藝術形式。多以扇帕為主要道具載歌載舞,通常與鬧元宵的耍龍、舞獅、劃早船、車車燈等一起,通稱鬧花燈後,“地燈”的表演形式被“還願”的習俗所借用,形成“願燈”,其內容是娛神、酬神了願、驅魔去邪、消災化結等。
      “願燈”逐漸形成一整套的程式,其中要紮燈、塔台唱燈。就出現了“台燈”。從清咸豐間(1851)年,願燈盛行獨山城鄉時,歌舞中就帶有戲的成份,如《打頭台》已經由歌舞發展到人物,有故事情節的別具風格的“燈夾戲”。
      “台燈”表演分為兩部分。開台的第一個節目是《踩新台》,接是《打頭台》,俗稱“打花折”,之後才出折子戲(正戲)。“台燈”的出現,標誌獨山花燈戲的形成。台燈純屬娛樂性質,演唱於舞台上,故名台燈,也名耍燈。台燈分花燈歌舞和花燈戲兩類。花燈歌舞,曲調旋律流暢、情緒歡快、民歌風味較濃,舞蹈純厚樸質、熱烈、富於生活氣息。花燈劇是在花燈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屬於戲曲形式,能表現較為複雜的內容,有一定的故事情節,人物按角色穿戴戲裝。台燈不但有鑼鼓,還加入弦樂器伴奏。

固定曲調 即興編詞
      獨山花燈遺產豐富,有300余首曲調?釱40多個舞蹈身段動作?釱上百個傳統劇目。獨山花燈素有農民藝術之稱,不僅在於它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還在於它廣泛的流行於農村,演員多為農民,常活動於農閒的古曆正月,尤以元宵最為活躍。  
      獨山花燈由於過去長期植根於農村,既無專業燈班、職業藝人,又是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中緩慢地發展,因此規範化、程式化的程度不高,還保持農民藝術特有的通俗、淳厚、樸實和明快,帶有較大的可塑性,即興創作的成份較多,同時長期活動於農村而受地區人們審美情趣的制約,對省外戲曲劇種風格的吸收較慢,使載歌載舞的形式具有較大的穩定性,並以此構成了自己的個性特色。   
      劇本是一劇之本。獨山花燈劇碼保留至今的達五六十出,其中一部分是根據明清以來的唱本稍加調整編演的,如《金鈴記》、《蟒蛇記》、《烏金記》等;另一部分是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如《七妹與蛇郎》、《雙告狀》、《雙看相》等;也有一些是從別的劇種移植過來的,如《柳蔭記》、《三訪親》、《鍘美案》、《借羅衣》等;還有一些是獨山花燈藝人自己創作的,如《雙槐樹》、《三怕妻》、《錯配姻緣》等,其中大部分是中共建政後才創作的新劇碼,如《婦女礦工排》、《春歸校園》、《哥笑了》、《金雞常鳴》等。這些劇中《七妹與蛇郎》、《三訪親》和《哥笑了》上演已超出百場,觀眾常看不厭。   
      傳統的獨山花燈劇,既無場次和固定的台詞,又無舞台指示,演員根據燈師說戲(擺故事),按固定曲調在台上即興編詞、演唱、說白,有戲、有話則長,無戲、無話則短,場景轉換較多,結構比較自由。以反映舊社會婦女遭遇的大戲較多,“三小”(即小生、小旦、小丑)的戲佔絕大部分,有價值的植根於民間生活、民間傳說的小戲較少;公堂戲、武打戲更少,特別是武打戲,動作更為簡單、粗俗。故此,獨山花燈劇既不同於其他民間歌舞小戲,也不同於其他成熟的大劇種。

調不離口 扇不離手
      獨山花燈劇的唱詞以七字句和對應式上下句,方整式的四句式結構為主,間或有不規則的句式,襯詞使用特多,有時多於正詞。在有些戲中,如《阿三戲公爺》等可看到一些對花、盤古、唱小調等具有民間文學色彩的插曲,其唱詞雖與劇中人物的性格刻劃無關,也不能推動劇情的發展,但這卻是民間小戲的原有特征,是一種智趣和色彩,體現了農民戲曲的特有魅力,從而構成了獨山花燈的又一個性特色。   
      音樂是劇種的靈魂,唱腔是戲曲的標誌。獨山花燈的音樂結構形式為曲牌聯套體,唱腔曲調數量較多,總計不下三百。民間一般按演出形式分類,分作地燈(包括祭儀及歌舞)和台燈兩類;若以功能劃分,基本上分為唱腔、過場牌子、鑼鼓牌子三大部分。唱腔按傳統習慣還可分為採茶、賀調、祭儀調、路調、數板和花調六類。唱腔的總體特征是質樸、明快,始終保留民間歌謠特性,以兩句體為基本結構,可塑性強,在字、詞、句中間往往加入“呀”、“咿”、“喲”、“哪呵嗨”、“哪吱咿呵嗨”等襯字、襯詞、襯句,有的襯句甚至長於正句,給人以強烈的印象,以此手段渲染情緒,從而構成了獨山花燈音樂的主要特色。故民間對獨山花燈有“哪呵嗨”之稱。多為商調式和徵調式。 
      獨山花燈的主奏樂器是花胡(筒子略大和略長於京胡),其余有竹笛和月琴,近年來增加了大胡、楊琴、三弦、笙,甚至大提琴、黑管等西洋樂器,但使用的還不普遍。伴奏方法基本上是“跟腔走”。  

“走路常拐扭 傳神靠眼瞅”
      獨山花燈的表演也與其他戲曲有所不同,其特點是:“調子不離口,扇帕不離手,走路常拐扭(舞蹈),傳神靠眼瞅”。它的舞蹈動作較多,僅花燈藝人石玉成和陸樹奇根據老一輩藝人傳授整理出來的就有四五十個,如岩鷹展翅、鴛鴦撲地、燕舞華堂、膝上栽花、雙鳳朝陽、蝴蝶扇、矮樁步、梭梭步等,演員們在表演中運用這些身段,使花燈的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建國後,由於花燈受到重視,學習借鑒的東西較多,儘管花燈表現的規範化、程式化的程度還不高,但在身段表演上已比過去有很大的進步,演出總體水準也比過去提高。  
      獨山縣在保留獨山花燈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對花燈進行改編,集中打造了原生態花燈大合唱《獨山開財門》、《幹哥幹妹踏青來》、《踩新台》,從單一聲部演唱發展到多聲部混聲合唱,用一種新的創作手法和新的表現形式來演繹獨山花燈。

傳承兩百年 歷久彌新
     
獨山花燈是貴州南路花燈的代表,它歷史悠久,據打羊鄉墨寨八十多歲的布依族花燈老藝人介紹說,他祖父那輩就唱花燈來的,按此推算花燈在獨山流傳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歷史。“在貴州有四路花燈——南路花燈(獨山);西路花燈(安顧);北路花燈(遵義);東路花燈(銅仁),南路獨山花更重‘戲’,其余三路花均更重‘歌舞’,前者比後者更吸引人,所以獨山花燈名揚四方。”曾任獨山文化館館長的劉文禾說。文化部副部長陳曉光也曾稱讚說:“這裏花燈文化藝術的土壤十分豐厚,不愧為花燈藝術之鄉。” 
      獨山花燈最早是以歌舞為主,演出節目有《靈宮掃台》、《踩新台》、《打頭台》等,隨歷史變遷、變通便達、商貿繁榮、人流頻頻,外地文化不斷傳入,加之花燈藝人們與領省民間藝人的交流、創造,使獨山花燈這一地方民間藝術逐漸豐富,不斷發展。出現了如《紅燈記》、《金鈴記》、《八寶記》、《莽蛇記》、《槐蔭記》、《還魂記》、《五鼠鬧東京》、《九件衣》、《前娘後母》等花燈傳統劇目。從前,演齣劇目多係根據當時流傳的唱本或民間故事編演,無固定的唱詞,多係演出時表演者根據劇情隨意發揮,稱之為“條綱戲”。演員均為男性,男扮女裝。 
      近年來,獨山縣加緊對縣內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挖掘、搶救、保護,吸取民族民間精神食糧,打造了原生態花燈大合唱《獨山開財門》、《干哥干妹踏青來》和布依族對唱《古遊》等藝術精品,在2008年多彩貴州歌唱大賽黔南復賽中,取得了原生態大合唱金獎的好成績,並被列為國家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
      音樂是劇種的靈魂,唱腔是戲曲的標誌。獨山花燈的音樂結構形式為曲牌聯套體,唱腔曲調三百多個。為了挖掘搶救文化遺產,弘揚花燈文化,該縣聘請多位音樂家對獨山花燈音樂進行改編和指導,集中打造了原生態花燈大合唱《獨山開財門》、《干哥干妹踏青來》。這兩個花燈大合唱音色飽滿、渾厚、遼闊,原汁原味、優美動聽,無論是在音樂藝術的創造上,還是表達情意的方式上,以及音樂的體裁、形式和其他各種表現手段上都形成了自己鮮明而濃郁的風格特點。同時,這兩個合唱是貴州第一次把花燈戲劇音樂和戲劇道具扇子和鑼鼓等運用到大合唱中;第一次綜合中國西部民間音樂和東部音樂的精華,綜合十余位國家級音樂家和數十位民間花燈藝人的智慧;第一次把貴州南部布依族、苗族、水族等民族的多聲部合唱形式集中起來展示的藝術精品。
      國家一級作曲、中國著名作曲家、《梁祝》之父何占豪在聆聽原生態花燈大合唱《干哥干妹踏青來》、《獨山開財門》後發出驚歎:“多麼豐富的音樂!多麼磅礡的氣勢!這兩個大合唱從其歌種與曲目的豐富、形態的穩定、結構的完整、歌唱的成熟和風格的古樸來看,無疑具有較為久遠的歷史。



花燈流傳於貴州獨山一帶,多在農曆正月間演出。

獨山花燈是布依族民眾自創的集說唱、舞蹈於一體的地方劇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