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資源立市 古地新城 起中原
( 2013-02-01 )



■河南省文物考古人員早前對平頂山古應國墓地進行搶救性發掘,共清理出戰國和漢代墓葬56座,出土各類文物370多件。圖為平頂山古應國墓地發掘現場。本報資料圖片

說到河南,人們總是先想到鄭州、洛陽等大城市,但近年來平頂山市依其經濟實力,逐漸為人所關注。該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因市區建在“山頂平坦如削”的平頂山下而得名,地處京廣、焦枝兩大鐵路幹線之間,並有漯寶鐵路與兩大幹線相連。1957年建市後,該市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被譽為中原崛起新城。

      平頂山春秋時為應國,應國以鷹為圖騰,古典漢語“應”“鷹”通假,因此平頂山別名鷹城。現已成為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體,煤炭、電力等工業綜合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市區人口100萬,市區建成面積80平方公里。2003年,平頂山市被確定為中原城市群9個中心城市之一。市長陳建生介紹說,平頂山市是一個“古地新城”:古地,是因為這裏歷史悠久,可追溯到西周時期的古應國;新城,是因為平頂山1957年建市,是中共建政後自行探勘建造的首個特大型煤炭基地。
      古籍中有不少平頂山的相關記載。《詩經》、《論語》、《山海經》等著作皆有記載平頂山;公元前526年,孔子與葉公曾在此討論治國理政之策,留下“近者悅、遠者來”的名言;始建於東漢的香山寺,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是中國最早佛寺之一;北宋汝官窯遺址、千年古剎風穴寺、蘇東坡父子三人安息地三蘇園、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代縣衙葉縣縣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馬街書會都在平頂山;戰國時代思想家墨子、西漢謀略家張良、唐朝文學家元結以此為故里;平頂山也是全球劉姓和葉姓的祖籍地。
      平頂山是工業之城,有各類礦藏57種,其中煤、鹽、鐵儲藏豐富,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煤田、“中國巖鹽之都”、十大優質鐵礦之一;水庫160余座,年均水資源30億平方米;中國首家特種鋼材研發生產基地舞鋼公司,生產的特寬厚鋼板替代進口,廣泛用於北京“鳥巢”、三峽大壩、國防軍工等工程。陳建生說,平頂山建市之初,號召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前來創業,因此它是一個開放包容的移民城市,沒有太多地方方言,普通話佔多數。他還從一個小地方點出平頂山的經濟實力:“河南車牌依字母排序,鄭州A、開封B、洛陽C、平頂山D,可以看出平頂山的綜合實力在河南18個省轄市屬第一方陣!”
      平頂山素有中國園林城市美譽,同時也是中國山水旅游資源富集區,擁有大自然賦予的優勢,平頂山市更積極構建成為山水園林生活集聚區。據介紹,去年,河南省府審核通過平頂山市新區的興建計劃案,規劃出295平方公里面積,沿着70平方公里的市內湖,進行環湖開發,打造中國北方少有的山水農林生態宜居城市。
      雖然煤礦為平頂山帶來經濟繁榮,但也為下一步產業轉型帶來挑戰。陳建生表示,該市下一步將按照“一核三組三衛四層”的重點格局,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推動城鄉一體化。“一核”是指以平頂山市區為城市開發核心區,健全中心城市的功能;“三組”,是以區域內的葉縣、魯山縣、石龍區作為中心城市的組團,強化與中心城市產業的產業聯繫合作,為城市創造發展空間;“三衛”即以區域內的舞鋼市、汝州市、郟縣作為3個衛星城市,突出產業特色的縣市經濟與文化中心;“四層”是以中心城區、縣城、中心鎮及新興農村社區,4個層級所構成的新型城鎮體系,促進新型城市體系的健全發展。

      似玉而勝玉 汝瓷奪天工
      平頂山市西北方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青瓷之都”汝州,正是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瓷之首的汝瓷故里。汝瓷造型古樸大方,其釉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擎,明亮而不刺目,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
      汝瓷是宋代宮廷用瓷,由於以名貴瑪瑙入釉,釉面溫潤如玉;器型端莊大方、古樸典雅、剛勁有力,表面的細緻斜裂紋是其特征。近日恰逢汝瓷出爐,只聽到一陣清脆金屬互擊聲,原來是汝瓷“開片”。汝瓷開片堪稱一絕,原本它是瓷器高溫焙燒生成的釉表缺陷,行話叫“崩釉”;汝窯匠師將這種難以控制的“釉病”轉換成“裝飾”,讓汝瓷釉面呈現魚鱗、蟬翼、芝麻花、蟹爪等形狀的花紋,可謂巧奪天工。
      汝州市區張公巷窯址(粉青釉)是北宋官窯窯址,汝州大裕鄉東溝窯址是北宋早期窯址。北宋後期宋金戰亂不止,康靖之變使汝窯技藝失傳,興衰前後不到20年,傳世品65件,其中台灣故宮佔23件。元、明、清歷代仿燒,均未成功。
      1952年,周恩來指示恢復汝窯生產。經過上百次實驗和研究,1958年汝瓷之鄉汝州汝瓷一廠專家們第一批燒製出第一批豆綠釉仿汝器物,1983年8月汝窯天藍釉經過汝瓷廠專家試燒成功並得到陶瓷專家的鑑定,均達到和超過宋代汝窯水準。從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張名片。1988年,陶瓷藝術家孟玉松重現一代名瓷。傳世汝瓷普遍尺寸較小,有“汝不盈尺”之說,造型較少,釉色也不穩定;孟玉松沿用傳統手工拉胚製作的仿古瓷器,許多超過一尺,且器型規整、釉色純淨,2004年更研製出汝瓷發光釉。汝瓷的典型特色是:“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支釘釉滿足。”
      汝瓷從創燒、形成與發展幾起幾落,歷時數百年,博採眾家之長,薈萃陶藝精華,因其以瑪瑙為釉,在特定的光線下七彩紛呈,燦若星辰,使之成為稀世之珍。當今世界上藏有宋代汝瓷的博物館不足10家,藏品不到70件,遂有“家有萬貫,不如汝瓷一件”之說。1992年秋,一件直徑僅為8厘米的宋汝窯盤在紐約拍賣,成交價高達154萬美元。在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宋汝窯三犧尊又以5000萬元港幣的身價物易其主。

      堯山“抱佛腳”撞鐘“行大運”
      平頂山是旅遊之城,還是中國書法城和中國觀音文化之鄉,河南山水旅遊資源的富集區,旅遊單體4200多個,居全省第二位。
      國家五A級景區堯山大佛景區,集“雄、峻、秀、奇、幽”於一體,一山皆是景,四季如畫,被專家譽為“大美之山”;景區有世界最高銅製立佛中原大佛、世界第一大鐘世紀吉祥鐘,均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氣勢恢弘,具震撼力。堯山腳下的佛泉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佛前四季長流沙河聖水。當地人說,來到大佛景區,一定要抱佛腳、撞大鐘、洗溫泉,又稱“佛山湯”。溫泉區位於魯山縣下湯鎮的魯山百里溫泉帶上,出水溫度攝氏62度,富含30幾種礦物質微量元素。

      馬街“書會”叫響曲藝城
      一年一度的寶豐縣馬街書會,綿延700余年不衰,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觀,由此寶豐被中國曲協命名為“曲藝之鄉”,平頂山被命名為“中國曲藝城”。
      寶豐馬街書會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舉辦,來自國內外的說唱藝人聚集於此,在這期間你會看到說的、唱的、聽的、看的表演節目,吸引近20萬觀眾參與,就像新春嘉年華般,處處人頭鑽動,好不熱鬧,是中國最大、最有名的曲藝集會。馬街書會起於元代,盛於明清,被譽為中國十大民俗之一。



■一座因煤而興,因煤而貴的古地新城。

圖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汝窯”、“官窯”早前在北京展出,吸引眾多觀賞者。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