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從北到南皆濃霧 “沒事少出門”
( 2013-01-25 )



1月12日,籠罩北京的霧霾仍在繼續,空氣質量持續六級嚴重污染。中新社

近期,中國很多地方大霧彌城,空氣污染嚴重,從北到南,北京、河北、天津、四川、湖北……概莫能外。各地醫生紛紛發出警告:由於大霧凝聚了大氣中各種污染物質,如二氧化硫、粉塵、臭氧等,對人體健康有危害,市民特別是慢性病患者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1月10日晚間開始籠罩北京的霧霾,到12日仍在繼續,12日上午9時的北京空氣品質監測資料顯示,PM2.5指數最高站點為456,空氣品質持續六級嚴重污染。而據美國駐中國大陸大使館監測,北京PM2.5在12日中午12時飆升到472,下午1時也達458,都屬於相當危險的範圍——該指數的測量上限,就是500。北京市相關部門已建議市民減少出行和戶外停留時間,建議中小學減少戶外運動。


      “爆錶”
      在鄰近北京的河北,該省空氣質量自動發布系統顯示,1月11日16時,河北省11個設區市的空氣質量除承德為“重度污染”、張家口為“優”外,其余9城市均為“嚴重污染”,其中石家莊、邯鄲、邢台、衡水的空氣質量指數甚至“爆錶”,數值已達到或超過500的測量上限。
      天津市環保局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1月11日晚7時左右,天津市17個監測站點中,有16個監測點最近24小時的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在300以上,屬“重度污染”。
      同樣是在1月11日,早上7時,家住成都市的丁先生起床發現,所在居民樓的16層完全被霧包圍,看不到樓下的道路情況,只聽見喇叭聲四起,天空被路燈“染”成黃色。這天的7時5分,四川省氣象台發布第5號大霧橙色預警,部分地方能見度將小於200米。
      而截至1月11日17時,湖北武漢市位於城區的9個監測點空氣質量指數均在200以上。據瞭解,這是武漢進入新年後的第5個重度污染日,首要污染物均為PM2.5。部分監測點10日的空氣質量指數一度超過300,創下新年來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紀錄,“武漢的天空像得了白內障,有種霧裏看花的感覺!”


      停航
      受霧霾天氣影響,1月11日凌晨起,天津港水域持續能見度不良,上午11時海上大部分水域能見度僅1100米左右,給正常通航造成不利影響。截至當天下午,天津港海上能見度約1000米,臨港港區船舶航行動態暫停,天津港主航道在航船舶在天津海事局交管中心的監控和疏導下暫時維持出港動態。在河北,大霧導致該省境內7條主要高速公路部分路段關閉,石家莊機場也因能見度低致使多趟航班延誤。
      中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也在1月11日發布提示,霧天行車應及時打開霧燈、示廓燈、危險報警閃光燈或近光燈,不要使用遠光燈,保持安全車距,不要超車;如在高速公路上突遇濃霧,高速公路能見度小於50米時,車速不得超過每小時20公里,並從最近的出口盡快駛離高速公路,等等。


      患病
      尤其,糟糕的天氣致使呼吸道患者人數增多。河南省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馬希濤說,這幾天,他們的門診量比平時增加三成。成都市二醫院呼吸內科的醫生也發出“健康警報”:由於大霧凝聚了大氣中各種污染物質,危害人體健康,人們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著名英國醫學雜誌《柳葉刀》(The Lancet)去年年底公布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在全球67種“疾病殺手”中,空氣污染已成人類死亡的主要殺手之一,在亞洲東部國家特別是中國,已排第4位,2012年,它致使210萬人喪命;在南亞(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國家中,空氣污染成為第6種“疾病殺手”,致使71萬2000人死亡。

      珠三角的空氣中 有股焦炭的味道
      繼2012年12月21日珠三角西部地區多地空氣品質重度污染之後,12月25日、26日,珠三角西部地區再次被空氣污染籠罩:佛山城區重度污染,廣州番禺、中山張溪、順德等地空氣品質中度污染。有人說:“空氣中有股焦炭或橡膠燃燒的味道。”
      廣州市民熊先生說:“最近喉嚨一直痛,以前從來沒有過,我懷疑這跟空氣污染有關係。”“從深圳到廣州的路上,是世界末日還是我的幻覺?天空灰濛濛一片,空氣裏能看見顆粒物,路面能見度比中雨時還低。”梁先生最近在珠三角出差,“經過中山沒有看到半點藍天,直到珠海空氣才改觀。車開得不快,我和朋友都聞到一股輪胎燒焦的味道。”
      據《羊城晚報》報道,住在廣州的徐先生擔心空氣污染影響自己剛出生孩子的健康,打廣州環保局投訴電話,投訴廣州空氣污染嚴重,“對方說不處理這樣的投訴,叫我打114查詢投訴電話或者上微博。”在如此嚴重污染的情況下,珠三角各地政府未見應對和防護措施,更別提發短信通知市民。
      廣州在廣東省率先制定了《2012—2016年空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方案中提到:重污染天氣,部分工廠限產,車輛限行,學校停課,不過該方案還“養在深閨”,未向社會公開。在廣州之外的珠三角其他城市,目前還沒有重污染天氣下政府如何應對的方案。

      首要污染物 都是PM2.5
      首要的污染物均為PM2.5——這是一種是直徑不到2.5微米的細微顆粒,所謂“PM2.5值”,就是PM2.5一小時平均值(微克/立方米)。1月10日,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監測站的PM2.5值是302,屬於重度污染。從今年1月6日開始,河南省鄭州市空氣品質持續下降,甚至出現嚴重污染天氣,首要污染物都是PM2.5。
      2012年12月19日,《危險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經濟損失評估研究》報告發布。
      該《報告》認為,在現有的空氣品質下,2012年,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四城市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數,將有8500余人,因早死而致的經濟損失,達68億元人民幣。發布報告的兩家機構齊聲呼籲:PM2.5污染已經進入高發期,保障公眾健康亟須一個明確的和積極的PM2.5達標時間表。
      該《報告》由綠色和平和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合作研究編著。研究團隊選取了北京、上海、廣州、西安作為華北、華東、華南、西北重點區域的代表,利用四個城市2004年到2009年間PM2.5研究性監測資料,以及同期疾病控制中心統計的呼吸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疾病等病因死亡資料,採用統計學方法,評估和考察PM2.5對中國城市居民的健康損害,並在此基礎上,對2010年、2012年PM2.5引發的因病過早死亡和經濟損失加以估算。這是中國國內第一份針對不同城市計算PM2.5造成的過早死亡人數、健康危害和經濟負擔的研究報告。
      “PM2.5污染悄然吞噬掉的不僅僅是城市的藍天,還有公眾的健康。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經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數的3倍。”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項目主任周嶸說:“按照近期頒布的國家規劃,中國大部分超標城市需要至少20年來把空氣品質治理到國家二級標準。這意味着下一代人要繼續時刻暴露在高度威脅健康的污染中。”
      《報告》指出,PM2.5污染可致心腦系統及呼吸系統損傷,增加患癌風險並引發早死。而且根據多項研究顯示,PM2.5暴露對於健康乃至死亡的影響,長期效應遠遠高於短期效應。

      極重污染時 停駛三成公務車
      中國環保部今年年初公布了《2012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顯示,機動車污染已成為中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把汽車的尾氣排放,歸結為呼吸疾病死因的最大誘因,而且特別指出,中國汽車業的迅猛發展,使得汽車尾氣排放量急劇增加。
      2011年,中國汽車銷售量是全世界汽車銷售總量的1/4,為近200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就表示,受經濟回暖推動,2013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速將加快。資料顯示,2012年,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在內的中國汽車銷量增長4.3%,至1930萬輛,據汽車工業協會預計,今年中國汽車銷量將增長7%。也有分析師稱,如果更多城市為治理城市道路擁堵並治理空氣污染,乘用車需求可能會遭遇進一步衝擊。去年,廣州市和貴陽市就在北京和上海之後,採取了車輛限制。
      根據監測,2011年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按燃油類型分,主要集中在柴油車上;按商用和乘用的用途分,主要集中在商用車上。2012年12月14日,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出台,將重污染日分為重度污染日、嚴重污染日、極重污染日三級,出現極重污染日時,三成公務用車將停駛。據瞭解,北京市平均每年的極重污染日為一到兩天。
      空氣污染影響健康,尤其,陰霾傷肺,而且危害猛於煙,比香煙更易致癌。有研究者指出,近30年來,中國公眾吸煙率不斷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卻上升了4倍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很可能就是陰霾天所導致。“但肺癌其實是最可以預防的癌症之一。”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在內的很多專家曾經這樣論定,他們呼籲,防控肺癌,必須從改變環境做起。

      元旦傳統賽事改期夏天再辦
      一年一度的蘭州元旦環城賽,被認為是蘭州地區最有影響力的民眾體育賽事之一,從1973年首次舉辦以來,每年1月1日都如期舉行,規模僅次於蘭州國際馬拉松賽。而2013年,這一賽事被推遲到8月8日。
      據《甘肅日報》報道,蘭州市體育局明確表示,改變日期的直接原因是考慮到“氣溫,交通”等因素,但很多人堅持認為,主因還是大氣污染。2012年第40屆“元旦環城賽”舉辦的當天,環保部門公布的蘭州空氣污染指數為216,屬於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
      從蘭州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獲得的資料顯示,“蘭州是國內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三級以上污染天數佔到全年的近一半,污染指數最高達到402,前年冬季連續多日出現五級以上重度污染,市政府曾經準備拉響黃色警報。”所以,在冬季的蘭州,碰到藍天麗日的好天氣,多少需要一些運氣,看見藍天,則是當地民眾嚴冬中的一個“念想”。
      蘭州境內緊密地布局着石化、煉鋼、礦山冶煉等多種高污染源的企業,這些企業在為經濟發展作出貢獻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將大量硫化物、粉塵等大氣污染物排放出來;另外,汽車保有量的急劇增加、冬季採暖燃煤的煙霧,也是造成空氣質量惡化的重要污染源。
      而且,蘭州的空氣質量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地理因素。蘭州地處黃土高原,氣候常年幹乾,自然降塵、地面揚塵造成的懸浮顆粒物污染嚴重;而蘭州的冬季受河谷盆地地形制約,高架源污染物不易擴散,低空面源污染物持續累積,導致空氣污染指數升高、能見度降低、感官變差,空氣污染後極難通過風力排出。
      日積月累,蘭州的空氣質量堪稱“罹患重疾”。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從1998年起,蘭州市政府就開始實施去污消塵的“藍天工程”,然而,10多年過去了,在冬季,蘭州的藍天依然並不多見,這讓專家和政府部門多少有些尷尬。在2012年11月26日召開的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動員大會上,當地政府再次表示出了去污消塵的一往無前的決心。

 





1月10日,河南省開封市街頭,行人在霧中出行。新華社

車多,不但堵,還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