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中海油購尼克森 人權是輸家
( 2012-12-15 )



      中國國企中海油收購亞省能源公司尼克森(Nexen)已經塵埃落定。總理哈珀宣布批准收購計劃之前,這個燙手山芋已在執政聯邦保守黨內引發激烈爭議。
      據加通社報道,不少保守黨人質疑,為何聯邦政府過去三四十年致力能源工業私有化,如今卻容許外國政府取得本國能源資源控制權?
      許多保守黨人對自由黨前總理杜魯多(Pierre Trudeau)所提國家能源計劃(NEP)恨之入骨,認為全面推動能源工業私有化才是正途。
      當然哈珀自有說詞。他在解釋批准收購案時,說法非常微妙,其中一個主要作用便是要撫平黨人不滿。他首先強調,中海油的收購不會破壞石油工業自由化市場進程,並且聲明下不為例。
      對哈珀的解畫,有人認為可以接受,“精確而務實”;但也有人視之為強詞奪理,難以自圓其說。由於存在不同政治勢力或意識形態的標準,要判定哈珀的決定是對是錯,顯然並不容易。
      事實上,從表面來看,這宗收購案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哈珀說,批准收購是因為交易可為加國帶來淨利益(Net Benefit)。同時,尼克森公司的股東更是興高采烈,因為收購價超過市場價近倍。而對亞省來說,由於尼克森總部繼續留在卡加利,收購案自然是有利無害。
      而就哈珀本人來說,面對咄咄逼人的中國買家,經過漫長的翻來覆去的權衡檢討和兩次延期,在宣布有關決定時,他一定有如釋重負之感。即使要面對繼之的各種質詢和攻擊,但長痛不如短痛。總之,有了結論,就是哈珀的勝利。
      當然,最大的贏家是花了大錢看似“冤大頭”的中海油,以及中海油背後,中國“走出去”的大戰略。因為中國需“油”孔急,加拿大大開綠燈,一改過往購買能源四處碰壁的窘狀,可謂天大喜訊,是中國各界視為里程碑事件。
      雖稱多贏,也有輸家,除了爭議在保守派造成內傷,反對黨覺得未獲足夠尊重“咨詢”之外,人權團體也有不同意見,認為加國在這宗收購案中有疏漏,未有對中海油作侵犯人權的背景審查。
      加拿大中國人權聯盟指出,有證據顯示,中海油在西藏和緬甸都有侵犯人權的案例,而其為法輪功學員的職員也遭到不公平對待。該聯盟呼籲聯邦政府嚴肅看待人權問題,尤其外國國有企業試圖收購加國企業時,應把人權問題擺上談判桌。
      在沒有傳奇的時代,仍然有傳奇發生。李莊,曾在薄熙來“打黑”期間被重慶判刑的北京律師,其認罪書用“藏頭詩”方式呼冤。現在,他仍在為翻案奔走。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