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十人.十年 之二 “80後”袁隆平 坐在稻穗下乘涼
( 2012-11-23 )





一位農民說:吃飯靠兩平,一是鄧小平,二是袁隆平。教授易中天說,袁隆平是世界上粉絲最多的人,因為“吃米飯的都是你的粉絲,他們叫米粉”。81歲的袁隆平自稱“80後”,他打算在成為“90後”之前,研究出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水稻——2011年,超級稻畝產達926.6公斤,2012年希望達到940公斤至950公斤。

      袁隆平與鐘南山都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朋友。2011年12月10日下午,“2011中國夢踐行者致敬盛典”現場,袁隆平第一個登台,擔任致敬嘉賓的就是鐘南山,袁隆平在一天中第四次聽到同樣的叮囑:“以後別抽煙了,祝你永遠健康。”2013年,袁隆平就83歲了,他眉毛高挑,一笑起來更成了眯縫眼。最大的毛病是抽煙,一根接一根,還擅自發布他的“發現”,稱抽煙防SARS、防老年癡呆,聽得別人一愣一愣的。


      游泳比賽得冠軍
      《南方周末》報道說,袁隆平身體不錯,用行話說,叫“後期落色好”。他與鐘南山一樣,擅長游泳,曾在1947年拿過武漢市游泳比賽冠軍。不過在一次西南聯省的游泳錦標賽中發揮不佳,排名第四,錯過了成為游泳運動員的機會——前三名可以進入國家隊。
      1952年朝鮮戰爭時期,22歲的袁隆平報名飛行員考試,在百裏挑一的篩選中脫穎而出,不過戰爭很快結束了。沒能當上飛行員的袁隆平最終成了一名“稻田守望者”,他研究的雜交水稻,多養活了世界上7000萬人,相當於法國的人口總量。2003年,中國一半以上的水稻都是袁隆平的雜交品種;在世界範圍,20%的水稻採用袁隆平的雜交技術。


      農民送匾“神農”
      2012年10月18日下午16:30,在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院子裏,一陣爆竹聲後,4名從漵浦專程趕來的農民,將寫有“天降神農,造福人類”的牌匾,以及自家生產的土雞和雞蛋,送到袁隆平手中。
      牌匾是由漵浦縣橫板橋鄉興隆村和黃茅園鎮金中村村民聯合贈送的。1970年代,黃茅園鎮就是雜交水稻的製種基地,那時就富得出了名,家家有自行車,1980年代還有了黑白電視機。
      也是在今年10月,大湘網發起發題為“八大世界之最,哪個最具湖南特色”的評選活動,大面積畝產最高的超級稻,以3690票、得票率53.78%,成為最具湖南特色的世界之最。


      建議參選諾貝爾獎
      今年世界糧食日的“體驗飢餓24小時”活動,再次引發社會對糧食安全的關注。湖北省農科院副院長喻大昭說,中國30多個省市區中,只有幾個能夠算糧食富余,就連“魚米之鄉”湖北,全省生產的糧食也就是夠湖北人吃而已,玉米還需要從外省調入。
      有學者、官員以及普通民眾建議中國政府推薦袁隆平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他們認為:“消除貧窮與飢餓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為中國乃至於世界糧食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完全有資格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袁隆平的夢,2011年時曾被福建省作為了高考作文題;2012年8月31日,他第“N+1”次說起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我種的水稻長得像高粱那麼高,穗子像掃把那麼長,顆粒像花生米那麼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儘管袁隆平依舊雄心萬丈,“準備用10年實現畝產1000公斤的夢想”,但是10年之後,誰有能力接過他手中的重擔?種種跡象表明,在這個物質異常豐富發達的時代,大師仍舊極度稀缺。              

      乳名“二毛” 打小貪玩
      江西省德安縣人袁隆平,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時光倒流60年,他還是個農校的學生,早晨愛睡懶覺,總是到緊急集合鈴了才騰地起身,鋪蓋也不疊,一邊紮褲腰帶一邊往操場跑。同學送他的評語是:自由散漫。
      袁隆平生於書香世家。袁隆平的祖父曾任海南文昌縣縣長,父親袁興烈畢業於國立東南大學(今南京大學)中文系,母親華靜自幼在英國教會學校讀書。家裏六兄妹,“隆”字輩,他排行老二,乳名“二毛”。他打小貪玩,沒少挨父親的板子。偏科很嚴重:喜歡地理、化學和外語,能拿高分,直到他成了年過八旬的老頭子,飆英文的習慣也沒改過;寫作文套用過“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被老師狠狠批過,從此再不愛用老八股;數學一塌糊塗,及格都得奮力掙扎。
      1953年,袁隆平畢業後被分配到湘西雪峰山腳下的一所農校當老師,他在地圖上找安江,半天沒找到。他拿第一個月的薪水買了把小提琴,在偏僻的鄉下打發時間。袁隆平說那時的自己是“迷途羔羊”,後來他就看孟德爾、摩爾根的遺傳學,孟德爾所發現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奠定了日後雜交水稻的理論基礎。
      到了1958年大饑荒,袁隆平曾親眼在路邊見到餓死的人,不下5個。他自己也挨餓,晚上做夢夢見吃扣肉,醒了只能吃草根樹皮。他鐵了心,一定要解決糧食增產問題。
      “最初搞無性雜交,鬧了許多笑話;搞小麥,沒前途;搞紅薯,感覺是個搭頭。轉過來開始研究水稻,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天爺在我面前擺了一株特殊的水稻,讓我看到了。”
      幾十年後,他是中國殿堂級科學家。單位門口的大路乃至銀河系的小行星,均以他的名字命名;有農民自發為他塑漢白玉雕像;儘管他本人再三強調不是熊貓,下至農民上自總理,都封他是“國寶”。“人怕出名豬怕壯。”被歡迎、被圍觀、被合影……袁隆平最怕興師動眾,偏偏每到一個地方,市長縣長什麼的全出來迎接,“很麻煩”。
      光環之外,生活中的袁隆平截然不同,詼諧且充滿自娛精神——別人恭維他會拉小提琴,他說:高手是後面彈鋼琴的,我是個南郭先生;在長沙住了大半輩子,他如是介紹這座城市:北京是首都,長沙是“腳都”,四分之一的自來水都是洗腳水……

      “袁老師,這回請假嗎?”
      袁隆平不願退休,他的日常行程就是在全國各試驗基地間飛來飛去,長期下地工作,被曬得很黑,綽號“剛果布”。到了79歲那年,他說自己老了,終於開始戴遮陽帽下地了。
      骨子裏,比起商人和官員,袁隆平更像一個農民。“我不願當官,不是做生意的人,又不懂經濟。”不過他還是拗不過,被任命為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許多大會小會,他情願“躲”過去——前些年,每逢開會他就請假,以至後來每次通知他開會的政協工作人員主動發問:袁老師,這回請假嗎?
      2012年“兩會”,他為農民提案。他提出《關於糧價的建議》:國家應該把石油補貼的錢補給農民,認為國家要對糧價政策作出根本改革,建議以較高的價格收購農民的糧食,然後以平價出售糧食。不過一連三年,他的政協提案卻遭遇了“滑鐵盧”。
      時隔數年,如今誰還記得這個“袁隆平之問”?——2008年3月全國“兩會”時,作為全國政協委員,袁隆平就說:“有人向我反映,國家糧庫存在虛報現象,至少有兩個地方糧庫是空的。”
      當時,袁隆平說,由於國家對糧庫有補貼,所以虛報後可以冒領這部分補貼,另外,空的糧庫還可以轉作他用,用以謀利。雖然我們國家也有相關的查驗制度,但下面往往有機可乘。“國家糧庫有無虛報?建議國家予以查實!”“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糧食,建議國家好好查一查!”他還建議,檢查時應該“微服私訪”,不走官方管道,“不定期隨機抽查,才能查出真實情況。”
      當時,“袁隆平之問”引起了輿論和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相關部門”也出面對此作出反應。國家糧食局領導專程拜訪袁隆平,征求糧庫存監管意見;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和國家糧食局副局長曾麗瑛則表示,當前中國糧食庫存真實充裕,完全有能力保持市場糧價基本穩定……隨後,山西省朔州市糧食儲備庫主任張莉萍貪腐案、四川省榮縣國家糧食儲備庫出租糧庫案等曝光,還是讓人心生疑慮:國家糧庫的管理真的萬無一失嗎?糧食安全真的像“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說的那樣,可以完全可以放心嗎?

      一個丈夫如同一片樹葉
      袁隆平說,“一個人如同一粒塵土,無論怎樣飛揚,怎樣喧囂,到末了,還是要落到自家的土地上;一個丈夫,如同一片樹葉,無論它怎樣張揚,怎樣由綠變紅、變黃,到末了,還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邊……”袁隆平的夫人叫鄧哲,袁隆平在農校教書時,鄧哲是他的學生。
      當年,袁隆平托鄧哲的同學向她提親時,鄧哲顧慮重重:“老師和學生談戀愛算怎麼回事?將來我怎麼稱呼他?他都30多歲了,比我大8歲,會不會年紀相差太大了?”最終,33歲的袁隆平和25歲的鄧哲舉行了一個非常儉樸的婚禮。在外人看來,袁隆平夫婦感情甚篤,是夫唱婦隨的楷模。鄧哲笑說結婚過日子,哪有鍋碗瓢盆不磕碰的,“我基本上都聽袁隆平的,想吵架都沒有機會。”
      “人家把他說得太好了,很多不是他專業領域的事情,他也未必熟悉。”在湖南安江時,鄧哲快生第二個小孩了,母親來家裏照顧她,需要增加一個床鋪。鄧哲在學校借了一張有架的床,只需要袁隆平抽時間按照結構拼湊攏來就行,“就是這樣簡單的事情,袁先生做不來,怎麼拼都不是張床的樣子。”
      袁隆平的生活比較規律,“吃飯以素食為主,常吃粗糧,補藥從來不嚐。”他每天早上要做體操,下午要打球,晚上一般下象棋。“打排球我是主攻手。我還連續幾年在我們農科院得游泳冠軍呢,在短距離50米年輕人都遊不贏我。我愛看書,每周有3天看業務書。我認為腦子要多用,尤其是學外語,可以有效地延緩衰老。”
      現在,“只要田裏有稻子”,袁隆平幾乎每天都要下田。“雜交水稻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下田好啊,看綠色,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這樣才不會缺鈣。關在屋子裏手腳發癢,下田搞實驗才有樂趣。”

      辭了公司董事“是個過路財神”
      袁隆平2008年時帶着老伴去逛車展,被一個“滿哥”(湖南俚語,意為“年輕男子”)認出來,現場立馬炸鍋了;袁隆平在一輛奔治(BENZ)敞篷車旁多流連幾眼,網上就掀起了一場討論。不過持“仇富不仇袁隆平”的人佔了上風,“別說買車,買飛機都理所應當”。
      當時,“隆平高科”——中國迄今唯一一隻以科學家個人命名的股票已上市,一份評估機構的報告稱,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家為1000億元。最後,身家千億的袁隆平買了一輛5萬多的吉利熊貓,而這汽車的主要功用,不過是供他開車去離家1.5公里外的稻田查看水稻,平時根本不上街。消息一出,網友又激動了。事實上,袁隆平對掙錢這事壓根不上心。很快,他把隆平高科的董事也辭了,埋頭搞他的科研,“我就是個過路財神”。

 



2009年,袁隆平79歲時。

2005年,袁隆平登台拉琴。

袁隆平所到之處,都會遇到不少“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