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小三吃醋 累美中情局長丟官
( 2012-11-16 )





      美國總統奧巴馬當選連任後不足一周,政府高層便發生人事大震動。曾帶領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英勇作戰的退伍四星上將彼得雷烏斯(David Petraeus),突然承認有婚外情,並宣布辭去中央情報局(CIA)局長的職位。
      不久前,聯邦調查局(FBI)探員對傳記式著作《彼得雷烏斯傳》的女作者布洛維爾(Paula Broadwell)進行調查,因為她涉嫌入侵彼得雷烏斯的電郵,取得機密資料。聯邦調查局的行動無意中揭發彼得雷烏斯瞞着妻子,和布洛維爾發展婚外情。
      60歲的彼得雷烏斯發信給中情局員工,宣布他辭職的決定,並承認自己的判斷力“極之差勁”。他說,他於8日在白宮與奧巴馬總統會面,要求奧巴馬批准他以個人理由辭職。彼得雷烏斯說:“與妻子結婚37年後,我表現出極之差勁的判斷力,有婚外情。作為丈夫和作為我們此類機構的領袖,這種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共和黨曾擬提名選總統
      彼得雷烏斯在美軍服役近40年,尤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戰場表現出色,軍階升至四星上將,退伍後於2010年獲總統奧巴馬委任為中情局局長。3年前,外界一度揣測他極有機會獲共和黨提名角逐今年總統大選,但他其後卻為奧巴馬政府效力。可惜他擔任中情局局長短短14個月便因婚外情被迫下馬,而今次事件可能意味着他公職生涯劃上句號。
      政府與國會官員透露,彼得雷烏斯的婚外情女主角,是曾為他撰寫傳記的博客兼作家布洛維爾,不過女方今年初宣稱“我沒有愛上他”。而這次事件之所以曝光,是因聯邦調查局調查另一案件時,無意中發現“案中案”。
      CBS新聞報道,FBI的調查歷時幾個月,最初是因此彼得雷烏斯的個人往來電郵中,有時會出現布洛維爾的名字,當局繼而調查彼得雷烏斯的電腦是否被他人入侵。消息人士指,彼得雷烏斯身為中情局局長,調查員自然會好奇,電郵中出現的局外人“到底是誰?”、“通訊內容是什麼?”、“為什麼要這麼隱蔽?”消息人士又說,調查發現事件中並沒有機密外洩,沒有人違反保安程序,也不涉及刑事或犯法行逕。
      布洛維爾本身是有夫之婦,丈夫是放射學專家,兩人有兩名兒子,一家人住在北卡的夏洛特。資料顯示,布洛維爾與彼得雷烏斯一樣,也是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同時是哈佛大學的研究助理和倫敦英皇學院戰爭研究系的博士生。由於布洛維爾為彼得雷烏斯撰寫傳記《彼得雷烏斯傳》,因此兩人曾頻密接觸,其中大半年時間是在阿富汗。
      在今年2月新書發表時的讀書會上,布洛維爾曾詳細解釋了自己結識彼得雷烏斯的經過。她透露幾年前自己還是哈佛研究生時,有一次彼得雷烏斯到大學演講,布洛維爾主動接近對方,說自己的論文與對抗恐怖分子有關,對方不妨讀一下,彼得雷烏斯收下論文後,兩人又交換了名片,之後一直保持聯絡。事隔兩年後,布洛維爾問彼得雷烏斯能否到哈佛演講,當時彼得雷烏斯雖然人在伊拉克,但仍然同意以視像會議的形式,從巴格達與哈佛學生遙距交流。再後來布洛維爾問彼得雷烏斯,願否當自己博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對方欣然同意。

      屢建戰功 彼得雷烏斯命運未卜
      彼得雷烏斯雖已引咎辭職,但由於軍中不容婚外情,調查員如果證實彼得雷烏斯退役前已與女作家布洛維爾有染,不排除會把這位四星上將送上軍事法庭。熟悉軍方法規的專家表示,軍法第134條列明,官兵行為如果令“武裝部隊蒙羞”,將接受法律處分,因此調查人員一旦證實彼得雷烏斯退役前已開始婚外情,可以把案件提交軍事法庭。
      另一方面,有昔日同袍透露,早在彼得雷烏斯讓布洛維爾撰寫傳記時,已覺得兩人關係不尋常。
      曾是彼得雷烏斯發言人的陸軍上校博蘭接受ABC新聞訪問時說,彼得雷烏斯與布洛維爾之間的不倫之戀,應該在2011年8月開始,當時彼得雷烏斯退役已經幾個月,兩人的關係到4個月前結束,據悉提出分手的是彼得雷烏斯。彼得雷烏斯軍中助理曼索爾補充說,當時已經覺得事態“非常不尋常”,因為彼得雷烏斯生平第一次讓人寫傳記,偏偏作者又是沒有出版過任何著作的新晉作家,難免令人起疑。
      軍中消息又透露,布洛維爾先後6次到阿富汗為傳記取材時,期間可以近距離接觸彼得雷烏斯,以新人作家來說是破格的待遇。彼得雷烏斯身邊的官兵又發現,布洛維爾對彼得雷烏斯總是“神態靦腆”,官兵之間猜測布洛維爾“愛上了將軍”。兩人的關係已經不止作家和傳記對象這麼簡單。
      另一方面,捲入這宗桃色醜聞的另一個女主角凱利12日發表聲明,表示自己家庭與彼得雷烏斯一家認識超過5年,尊重對方的隱私,希望外界同樣尊重凱利夫婦及3個孩子的隱私。凱利雖與彼得雷烏斯的私交甚篤,包括聖誕節時曾與彼得雷烏斯及其他朋友共聚,但兩人之間並沒有感情瓜葛。
      彼得雷烏斯1974年從西點軍校畢業,先後當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謝爾頓將軍的行政助手,又曾前往海地及波斯尼亞。2003年伊戰如火如荼,彼得雷烏斯開始嶄露頭角,先是率領101空降師穿越沙漠,攻陷了伊拉克北部一個戰略重地,04年晉升為三星上將後,獲委以訓練伊國軍隊的任務。當年適逢伊拉克教派衝突不斷,美國國內質疑戰事的聲音此起彼落,《時代》雜誌就以彼得雷烏斯為封面,並以“這個人能夠挽救伊拉克嗎?”為標題,可見軍方及政界都開始對這個新星寄予厚望。2007年,美國不少評論都認為伊國已經失控,小布殊總統派彼得雷烏斯重回戰場,希望挽回形勢。由於彼得雷烏斯善後有方,為日後美國從伊拉克成功撤軍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