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我們追逐的幸福生活
( 2012-10-26 )



董佳績夫婦認為夫妻同心,家庭才幸福。

中國央視以“你幸福嗎”為題,在街頭采訪老百姓,播出後在國內成為熱門話題,也引起海外華人的關注。
幸福是什麼?百忙當中的人們,在紛亂的世俗生活中,是否還有時間考慮這個問題?網上查到這樣的定義:幸福是一種持續時間較長的對生活的滿足,感到生活有巨大樂趣,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續久遠的愉快心情。
在經歷了移民的重大生活改變後,在對生存的條件而不是生活的意義的一番追求後,你可否靜下心來,關注自己的感受,今天你幸福了嗎?
移民,就像是重新活了一次,有些人活得更明白,更放鬆了,對幸福也有了新的理解。記者採訪了幾位移民,請聽他們的故事和感悟。   
圖文:記者董清霞

      自由自在 快樂最重要
      徐琳的家在西溫,安靜的院落,錯落有致的花花草草,讓人感到歲月靜好。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徐琳雙胞胎的兒子不斷地過來找媽媽,向媽媽撒嬌。徐琳衣着隨意,不施粉黛,她來溫哥華後做起了全職家庭主婦,很難看出過去是電影演員,在娛樂圈工作了十幾年。但姣好的面型,富於表現力的聲音,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風采。
      與丈夫結婚多年仍很相愛,雙胞胎兒子也活潑健康。她說,每天一醒來,就覺得生活很美好。她喜歡溫哥華燦爛的陽光,到處都很幹凈,來了就覺得這裡是家。


      當演員從來沒想當明星
      做演員,徐琳一路上順風順水,雖然沒有大紅,但也做過多次女主角,走出來大家都見過。她說,父母離婚,她希望早些離開家,找個可以自立的職業。她14歲被選入武漢話劇院,16歲考上北京電影學院,同班同學中,現在不乏紅人,如張嘉譯、張全安。她是個隨意的人,從來沒想當明星,當演員只是養活自己的一種方式,而且覺得當演員挺好玩的。一幫人住在一起拍戲,交了很多朋友。國內朋友太多了。休息的時候,每晚聚在一起,一個晚上跑4個場子。
      大學畢業後,徐琳在電影圈工作了十幾年。她演的第一個角色是女2號,第二個是女1號。馮小剛的第一個戲是和鄭小龍合作的,徐琳是主演。她說:“我運氣不錯,但沒上進心,從來不宣傳,喜歡玩。”她覺得快樂是最重要的,喜歡天馬行空,自由自在的生活。
      做演員使她可以把自己養活得很好,輕輕鬆松就可以每年賺到一兩百萬,自己有車有房。但她也覺得這個職業是殘酷的,青春行業,而且她接受不了拍戲時的工作時間。拍古裝戲是她最不喜歡的,凌晨四點起來化妝,工作到晚上一兩點鐘,一上午不能上廁所,中午放飯(他們把吃飯叫成放飯)時,助理幫她拉着長裙子,才能去趟洗手間。拍戲辛苦,也像眾星捧月般受重視。當女主演就像花兒一樣,受到劇組所有人的呵護。早晨起來,只需要刷牙洗臉,助理幫忙穿衣。怕妝花了,吃飯都是助理餵。她說,當時拍戲經常晝夜無休,現在電影行業也在向好萊塢靠攏,縮短工作時間。


      青衣類型的大女人
      徐琳覺得自己是青衣型的。她這樣解釋,青衣是大女人,花旦是小女人。比如《雷雨》中的繁漪是青衣,四鳳是花旦。她是青衣型的,這種類型的演員有些斷檔,她移民後,還是經常有人找她上戲,她婉拒了,很難再找回凌晨4點開始工作的狀態了。
      她說:“在生活中,我也是青衣,大女人。小女人可能會算計男人錢,我不知道家裡有多少錢,這跟我沒關系。”她很獨立,結婚時,丈夫還擔心她想AA制呢。
      結婚前,她瘋狂地玩,結婚後就收心了,以家庭為重。她說,每個階段都可以找到美好。她33歲結婚,34歲生小孩。丈夫是她回家鄉時妹妹介紹認識的,比她大8歲,做房地產。遇到丈夫時,丈夫的生意做得還不算大。作為年輕貌美的電影演員,在北京的追求者財富都是重量級的,如果為錢,徐琳不會嫁給他。她看重的是丈夫的踏實和責任心。婚後,丈夫的事業發展得更好了,她認為與丈夫比較“合才”。
      她說,當時嫁給丈夫,並不是因為愛情,而是因為合適。丈夫當時娶她,主要是因為她獨立,很快樂,不給他壓力。婚後,他們的感情才越來越深了。
      她丈夫在認識她之前是工作狂,她給了他不一樣的東西,她覺得快樂可以感染人。徐琳說:“我一直活得挺‘二’的,是性情中人,跟我沒關系的事不想,活得輕松。在生活工作態度上給他全新的思想,讓他放鬆幹任何事情。” 她在金錢上需求不大, 丈夫的朋友的妻子穿2萬元人民幣的鞋,徐琳的鞋只要40元人民幣。她覺得生活品味與錢關係不大。


      不能為錢消耗健康幸福
      家裏辦移民徐琳是主申請人,辦的是投資移民。拍戲的收入很簡單,手續簡便。她覺得移民對孩子好。
      她說,在足夠生活後,錢就是一個數字,他們不需要大遊艇,不需要直升飛機,來溫哥華後,生活可以簡單一點。她丈夫在國內做生意,累得損害了健康,來溫哥華後,每天健身、騎自行車、爬山。丈夫正準備結束生意徹底移民,現在正在把生意收尾。
      人最終要幹什麼?她說,有個故事很多人都聽過:一位老人帶着孫子在釣魚,別人勸他,為什麼不把魚賣了,開魚店、再開連鎖店,再把公司上市,老人問:“然後呢?”那人說:“你就可以帶孫子釣魚了。”老人反問:“我現在在幹嗎呢?”
      徐琳說,在加拿大過的是人的日子,輕鬆,可以做自己。她每天都把心思放在孩子和家庭,她希望孩子們發揮天性,有好的情商,會尋找快樂。在她看來,學習成績60分與100沒區別,一個人不能除了工作沒別的。
      她說,兩個孩子都非常喜歡這兒,中國家長往往喜歡給孩子壓力,她的孩子不累,攤上了一個好媽媽,她讓兒子們堅持游泳,是因為對身體好;堅持踢足球,因為他們喜歡;中文課,只需要每星期上一次。別的就沒有要求了。
      他們一家是2009年登陸的,回去一段時間後,2010年開始就留在溫哥華了。記者採訪她的那天,她剛從威斯勒回來,夫妻倆帶兒子們與朋友去淘石頭玉器。在溫哥華的日子,過得輕鬆自在,她經常和朋友們“找樂”。現在她在上ESL,她來之前,老師嚴肅,班上沉悶,她來之後,總是把老師逗得哈哈大笑,課堂氣氛活躍多了,她還經常和同學開派對,辦各種聚會。
      在中國時需要應酬,加拿大的朋友,沒有厲害關係,人與人真誠度比較高,有困難時大家互相幫助。在孩子放假的時間,他們一家就不停出去旅行。她希望孩子們“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朋友們都覺得她快樂得像個開心果,她說,學會知足感恩,對生活沒有要求,自然就快樂了。人活一輩子3萬多天,還不一定有,每一天都要快快樂樂的。                                          

      婚姻如倒吃甘蔗 漸入佳境
      認識董佳績夫婦的人,往往羨慕他們結婚30年仍甜蜜如新婚。很難相信,他們結婚聽的是媒妁之言,而且是先結婚後戀愛。相互信任,彼此擔當,使他們攜手走過漫長的歲月,特別是在結婚18年後,董佳績也像妻子一樣成為基督徒,兩個人一起在教會做義工,他們更是夫妻同心。董佳績說:“談幸福太抽象了。我喜歡麵食,吃一頓水餃就感到很幸福。我很感恩,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


      核心價值比外包裝重要
      董佳績在台灣時讀的是軍校,畢業後在軍隊做IT工作。太太叫孝慈,人如其名,是賢妻良母型,做幼兒園老師。董佳績家在臺北,但讀書在台南,還在台南工作過兩年,然後到臺北工作。他在台南的師母與孝慈的姐姐是好朋友,師母和姐姐一起做的媒。那時董佳績在臺北工作,孝慈住在台南。
      當時董佳績30歲了,還沒有談過戀愛,跟同性、長輩關係都很好,只是不懂得怎樣與女孩子打交道,父母朋友都為他着急。孝慈比董佳績小5歲,漂亮性格好,很多追求者,但拿不定主意該找哪一個。她是虔誠的基督徒,從小在教會長大,對婚姻有很美好的憧憬,希望找個基督徒結婚。只是礙於長輩的情面,她見了董佳績,並不喜歡,他不是基督徒,也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孝慈像很多女孩子一樣喜歡英俊斯文有學識的青年,董佳績雖然也算有學識,但遠遠不是帥哥。
      為了不拂長輩美意,她覺得最少要應付一下,與董佳績做一般朋友。見過一次面後,董佳績就因為公務去美國幾個月,兩個人通信。孝慈說:“通信幾乎是雞同鴨講。”董佳績講的是在美國的遊記,孝慈談的是在教會的心得,兩個人的心靈沒有交集。
      董佳績從第一次見到孝慈,就覺得她是很乖很單純的女孩,能做賢妻良母。從美國回到台灣,董佳績就開始追求孝慈。他的一個朋友開車,每星期帶他到台南找孝慈,開車單程4個小時。董佳績人緣好,朋友們一起幫他追孝慈,每次見面都是一幫人在一起,這種追法被董佳績開玩笑說成是“打群架”。
      這樣追了一年,沒什麼進展。開車的同學不耐煩了,建議找孝慈談判,三個人於是坐下來談。孝慈說,希望結婚對像是基督徒。同學跟董佳績說:“你就說你信了吧。”董佳績說:“信仰要是真實的,不能騙。”聽了這話,孝慈對董佳績平添好感,覺得他很誠實,願意更多地瞭解他。
      後來她觀察董佳績,發現他對老人小孩都很照顧,在追求她時,也不會忽視照顧周圍的人,他的同學們也很喜歡他。她發現,董佳績雖然不是基督徒,但是有基督徒的品格,是一個可以託付終身的人。


      先結婚後戀愛攜手人生
      後來,董佳績雙親來提親,他父親快到70大壽了,兒子不定親他不過生日。為了遷就老人,孝慈同意訂婚了。10月訂婚,來年1月就被長輩催得結婚了。本來孝慈對愛情有很好的憧憬,但沒談戀愛,就這樣結婚了,她當時覺得很遺憾。
      現在談到選結婚對象,她說,核心價值比包裝更重要。現在一些人擇偶,看的是世俗標準,如外貌、金錢等,所以離婚率高。
      雖然董佳績不是基督徒,但牧師同意在教堂為他們證婚。多年後孝慈從加拿大回台灣看牧師,問牧師為什麼當時願意證婚,牧師說,當時就覺得董佳績以後會成為基督徒。
      結婚後,孝慈離開台南的家,住進董佳績的家,與公婆同住。換到全新的環境,孝慈覺得很孤單,晚上常常在被子裡哭。婆婆很好相處,但公公脾氣很大。在受了委屈的時候,孝慈不與長輩頂撞,而是回到自己的房間哭。
      好在董佳績會處理家庭關係。他告訴家人,如果父母對孝慈不滿意,或者孝慈對父母不滿意,都找他說,避免正面衝突。正是因為他有擔當,才減少了矛盾。他們與父母一起住到父母過世。
      結婚後,他們感情越來越好。但是也有需要磨合的地方,比如,董佳績不善表達感情。在街上孝慈拉他的手被他甩開了,讓孝慈很受傷。在街上手拉手,這事董佳績很久才習慣。
      兩個人在一起,互相信任很重要。結婚前,曾有朋友告訴孝慈要留點私房錢,她沒有這麼做。從結婚起,兩個人的錢就放在一起,完全透明。
      10年前,董佳績想移民加拿大,當時孝慈並不想移民,喜歡自己的工作,還沒做到退休時間。但她父親說:“家不能分兩邊。”孝慈接受了父親的意見,說:“錢永遠賺不夠,一家人要在一起。”
      靠董佳績一個人的退休金,在加拿大過簡單生活,他們很快樂。他們說,收入少了,生活簡單,沒有很多物質慾望,活在大自然的環境中。
      還在台灣時,董佳績離開軍隊在一家IT公司工作,收入不錯。有一位同學生意上出現困難,找他擔保借錢,他跟孝慈商量:“我不救他就沒人救他了。”孝慈就同意他把家裡的房子抵押,擔保同學借錢。同學生意失敗,還不了錢了,他們損失了十幾萬美金。
      幫朋友擔保的時候,董佳績收入很好,想如果同學還不了錢,幾年就把錢賺回來了。但需要幫同學還債時,他們已經移民加拿大,沒有工資收入了。孝慈沒有埋怨丈夫,她說,事情已經過去了,再追究就會傷感情。沒這筆錢,生活也是一樣過,夫妻關係比金錢更重要。如果上帝決定要還給他們這筆錢的時候,就會還的,無需自己操心。
      神也一直在供應他們。吃住在家裡(Home stay)的學生付的費用,就夠家裡的日常開支了。一個學生走了,另外一對雙胞胎學生又住進來了。雙胞胎離開後,董佳績的女兒大學畢業了,家裡就不需要租客了。

      幫助其他夫妻更加恩愛
      婚後孝慈就一直禱告,希望丈夫信主。結婚18年後,董佳績受洗了。有了共同的信仰,他們更是同心同德,兩個人一起在教會服事,還在家庭更新協會的恩愛夫妻營做帶領夫妻。
      參加恩愛夫妻營,是在2006年,也就是他們結婚23年的時候。他們的婚姻很和諧,沒有問題,但希望婚姻可以更好。在一個美麗的小島上,他們參加了三天兩夜的夫妻營。夫妻營有四對帶領夫妻,參加的夫妻最多16對。在夫妻營中,一條條檢視自己的婚姻,他們的關係達到更好的境界。董佳績很男性化,注重事實和意見,孝慈很小女人,注重感覺。經過學習後,他開始注重太太的感覺。男人往往覺得婚姻是一種義務和責任,女人卻希望一直談戀愛,甜蜜到白頭。董佳績說,很多年他都不對太太說“我愛你”,說不出口。參加營會後,他更會表達愛意了。在帶領夫妻營的時候,他向弟兄們分享:“愛要說出來。”
      “含怒不日落”也是他們的體會,這是聖經中的話語,也就是說夫妻要及時溝通,有怒氣要當日和好。他們曾遇到溝通問題。那天他們一起準備帶第二天的夫妻營,但在一個問題的理解上出現了分歧。孝慈認為董佳績理解錯誤,董佳績很生氣,兩個人翻臉了,當時已經是深夜十一二點了。“兩個人的關係都不好,明天還怎麼談夫妻關係?”想到這一點,很少道歉的孝慈說:“對不起。”董佳績也說“對不起。”兩個人抱頭痛哭。為了平靜下來,先不談了,去洗澡,之後冷靜地再溝通,董佳績同意用太太的說辭。
      談到按基督教的精神,丈夫是家裡的頭,孝慈說,丈夫是家裡的頭,他的地位最重要。他的學識、經驗和歷練,也使他能夠在家裡做頭。董佳績說,他有事都與太太商量,尊重太太:“我是頭,太太是脖子,她不轉我動不了。”董佳績說,如果想找一個永遠正確的丈夫是不可能的,妻子是幫助丈夫的。夫妻同心,所有困難都難不倒。

      富足閒適不等於幸福
      溫哥華有很多富婆,住着大房子,開着名車,不用工作,有錢有閒,在溫哥華帶孩子,享受生活。Vivian就是其中的一員。她說:“溫哥華像我這樣的女人太多了,過着寄生蟲的生活,沒事可幹,成為花錢機器。”很多人奮鬥多年,追求的就是這樣富足閑適的生活,她卻並不感到很幸福。
      Vivian是東北人,在溫哥華閒居5年,她覺得自己是個碌碌無為的人。不能想丈夫在中國正做什麼。她說:“找個好老公,但不在身邊,跟沒有差不多,國內的事情不能想,越想越煩。”她是A型血,追求完美,倔強,但為了調理身體,也為了兒子教育,就在溫哥華過着空虛的日子。

      做寄生蟲很不習慣
      說自己是寄生蟲,Vivian其實是自謙,她不習慣過向丈夫要錢的這種日子。她在來溫哥華之前,一直是與丈夫共同創業,從1997年到2007年,奮鬥了10年。她說,工作慣了,向丈夫要錢有點開不了口。她羨慕有工作或者在溫哥華創業的女性朋友們,她覺得這樣的日子才充實。
      她說,一位女朋友,在溫哥華開了自己的公司,紮下根了。英語很好,嫁了個西人老公,互相溝通很好。跟她家一起吃飯,看她跟老公講英語,跟朋友講國語、廣東話,一切遊刃有余,真的很羨慕。她遺憾地說:“工作是社會的入場券。我在溫哥華5年,沒融進去,因為沒壓力,有惰性,語言不行,虛度年華了。”
      她本來英語基礎不錯,大學英語過了6級,是學金屬材料的。她有點後悔在溫哥華沒工作,也沒開公司。其實在西溫搞個休閒會所是不錯的,有事情幹才有寄託;她想過買地建房子,但不願累,就算了。
      Vivian曾在國內一家電視臺廣告部工作,後來丈夫的公司太需要人,她就辭職加盟丈夫的公司了。她說,在公司初創階段,是需要開夫妻店的,當然現在就不需要了。“那時候,他做開路先鋒,我斷後。”Vivian說,她負責業務,管銷售人員。他們的公司最初做的東西很雜,主要是起到橋樑作用,連接買家和賣家。也就是幫賣家找買家。推廣、展覽、策劃活動。門檻不高,誰都能入行,競爭很激烈。
      她負責跟外界打交道。招商、廣告、設計邀請函,也管招人,只是不管錢。她說:“這是我丈夫高明的地方,不讓我管錢。我對數字沒概念,對管錢興趣也不大。”她說,他們約好,不讓夫妻雙方的家人進公司,現在公司做大了,也不請親戚做員工。
      “因為大小事情都得管,人就變得沒素質了。本來是孤傲的人,遇到一些事情火氣就上來了,俗氣地吵架。內分泌失調了,30多歲,就出現更年期症狀,情緒不好,來溫哥華調養身體,踏上了漫漫求醫路。”她說。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公司做大了,就轉做金融了。在外人看來,他們夫妻倆很風光。丈夫在國內開一千萬的勞施萊斯,家裡有遊艇,還投資一億元在海邊買豪宅辦私人會所。她在溫哥華帶兒子上中學,自己就有三輛車。其中一輛保時捷跑車,是丈夫在她40歲時送的生日禮物。
      Vivian說,她對幸福的理解是,身體健康,家人平安,不做不想做的事,做自己願意做的事。能不能只做自己願意做的事?她笑道,不完全能。老公讓辦的事,不願意也做,比如為私人會所請豪宅設計師。光設計費就要50萬加幣。她不希望丈夫做這個私人會所,覺得太扎眼,建議把豪宅退掉,分兩半,在西溫買一個大豪宅,在中國也買一個不錯的房子。但丈夫特別高調張揚。他願意消費,其實他沒像表現的那麼有錢。
      她說,富足是很多人奮鬥的目標,但得到富足的生活後,發現還是健康最重要,否則沒有幸福感。另外,太早到達目標,幸福感也減弱了。
      她說,早年欠商家很多錢,做生意賠了,就想把債還清,想過平淡過日子,到友誼商店買東西會感到興奮。
      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健康受到損傷,心情不寧靜。她的健康出了問題,吃了太多中藥,這些中藥可以匯成一條河。什麼指標都不正常了,那些年體力精力透支了。
      她在溫哥華到處找美食,享受生活。吃中藥、針灸、做美容、洗腸、做健身,追求健康成了她生活的主題曲。

      跟兒子較勁傷腦筋
      她來溫哥華最大的任務就是帶兒子。生活雖然沒壓力,但面對十幾歲的孩子,煩惱很多。
      經常要跟兒子爭吵,主要是為了三件事,一是早戀。讓他大學再談戀愛,他不聽,高中就有女朋友了,有了女朋友後,會跟媽媽說謊;二是打手機時間太長。Vivian擔心他傷腦子;三是用電腦時間太久,Vivian擔心他傷眼睛。
      跟兒子在家裡爭吵,覺得不行了,真想把兒子交給丈夫處理。想一想,還是算了。
      她氣急的時候,把兒子的電腦、手機都摔了,當然後來又拿去修了。
      中醫跟她說,你生一次氣要紮很多次針灸才能恢復。但是她脾氣不好,還是有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她說話很直,不繞圈子,口無遮攔,丈夫說她,如果在官場,死都不知怎麼死的。
      朋友們沒發現她脾氣不好。朋友只是覺得她是熱心人,而且很善良。有一次與朋友外出吃飯。餐廳裡一位西人長者只留下很少的錢就走了,是吃霸王餐的。服務員說,他給的錢不夠小費的。Vivian就幫這位陌生人付了錢。朋友說,因為Vivian善良,所以福氣大,嫁那麼有錢的老公都Hold得住。
      現在兒子已經考上了多倫多大學,Vivian就打算回國了。沒想好回國內幹什麼。她說,回去學英語、練瑜伽。她在國內練過瑜伽,學得不錯,是表演時排在班上最前面的。健身、美容是她能想到回國後能做的事,其他就很茫然了。
      在溫哥華的5年,她把透支的健康補回來了,身體好很多,算是有收穫。她在花錢上比丈夫省得多。她說,溫哥華山青水碧的,有個獨立屋就行了。但丈夫雄心勃勃,喜歡奢侈享受。Vivian說:“好好享受,也沒錯。”

      幸福指數加拿大下降
      移民來到加拿大,往往愛上這片新大陸,覺得這是終老此生之處,人們認為加拿大人是全世界生活滿意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不過,加拿大幸福指數顧問委員會發表最新的幸福指數報告,發現加人整體的幸福指數下降了24%,打工仔花更長時間工作,用於消閒娛樂的時間和金錢都相對減少,令生活水平也下降了。生活水平一向是量度收入不均的指標,自1994年2010年,加人整體的生活水平提高了14.3%,但在2008至2010年之間,生活水平實際則下跌了10.4%,原因是經濟安全感下降、長時間工作的在職人士增多、受僱待遇下降。
      沒錢雖然萬萬不能,但金錢不是萬能,這個道理可以從調查中反映出來。艾堅森慈善基金會(Atkinson Charitable Foundation)近年對加拿大人的幸福指數做了一項調查,發現幸福指數遠遠趕不上GDP的增長,大部份加拿大人生活步伐急速,基本上沒有停頓下來,沒有機會享受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健康因而大受影響。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者運用來自大概50萬美國人的蓋洛普調查資料發現,較高的家庭收入和每天的良好情緒有關係,但是在超過7.5萬美元以後,金錢帶來的積極效果就開始逐漸減弱。
      幸福是一項綜合指標,不是簡單地可以用金錢買來,複雜難尋需要深入研究,哈佛大學還專門開設了關於幸福的公開課;但幸福也很簡單,給點陽光就可以心情燦爛,清茶淡酒也可以輕鬆舒暢,子孫繞膝更是人間樂事。

     



徐琳和雙胞胎兒子。

董佳績夫婦結婚30年還很甜蜜。

Vivian從加拿大買了一艘遊艇回中國。圖為一艘遊艇正在海上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