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上海人說相聲北方官話夾俚語
( 2012-09-21 )



觀眾在上海的一間相聲會館欣賞“海派相聲”。

天津市第三屆相聲節“走出去的相聲節”,9月5日到上海田耘社上演,演員陣容以天津相聲俱樂部為班底,他們都曾在全國相聲大賽中獲過獎項,是天津相聲演員中的佼佼者。“相聲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地域感比較強。”相聲這個行業,北方軍團在專業實力上無疑更強大,但是,上海軍團從未將其視為對手。

      原因有二:一是北方軍團暫時無意覬覦上海市場,北方還有巨大市場容量,而上海是塊“硬土”,按照先易後難的市場開發順序,上海還不是主戰區;二是海派文化自身修起一道天然屏障,北方缺乏本土經驗,鬥不過已在上海耕耘多年的地頭蛇,後者知道上海人的笑點在哪、怎樣戳中。

      跟周立波爭“粉絲”
      “上海肯定需要相聲,太需要了。上海觀眾也有特點,他們很少在下面喧嘩,很少有對演員不利的行為,他要是覺得你的節目好,他會叫親友都過來看;要是覺得不好,就再也不來了。”
      過去相聲演員不愛去上海演出,業內人士說是因為“地兒特別硬,不好演”。現在,相聲正在上海跟周立波爭奪“粉絲”。
      一群土生土長的上海人說相聲,沒有半點兒上海普通話的塑膠味,京味字正腔圓。他們仍有豎起“海派相聲”大旗的小小野心,可是,誰都無法定義,何為“海派”。顯然,不是在作品中夾雜幾句上海話或幾處上海景,這仍浮在表面,深層次是像上海人那樣去思考。這其中的悖論是,作為思維工具的語言,說相聲時被替代成北方官話,但恰是俚語,才深藏了許多上海地方特有的幽默感。
      上海相聲界的人說:“在上海,相聲的土壤稀薄。南移的相聲之花,尚無法與本土曲藝相抗衡。”

      福利比很多外企都好
      不過上海曲協主席王汝剛提到:“大家都沒有固守北方相聲,而是因地制宜,在探索上海這座城市需要的海派相聲。只要堅持,一定有戲。”上海相聲與北方相聲不同,不單是觸點不同,管理也不同。上海一家相聲會館就在管理方面選擇了一種有別於京津兩地相聲班社的模式。
      “可能很多北方的曲藝團體是‘師徒制’‘家族制’,但我想,我們的方式,更適合現在的上海。”
      這家會館的老闆說,他們的目標是辦一家現代化文化企業,不在乎規模大小,而更重視其成長。
      “我們公司的福利甚至比很多外企都好,我們經常出去度假,我願意出這個錢,他們是演員,需要尊重,更需要保持心情好,心情不好怎麼讓別人開心呢?這一點在其他公司也是一樣的,企業要想有凝聚力就要這樣。”

      “都是吃語言的飯”
      一直以來,曲藝就是地域性很強的藝術形式。北方人愛聽相聲、大鼓,南方人愛聽滑稽、評彈。
但郭德剛的德雲社從2006年春天開始,走出京津,邁向全國,在安徽、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德雲社的演出也是場場爆滿。德雲社的演出,成了各地黃牛眼中的香餑餑。
      金邊超酷墨鏡,瓖着金絲線的毛衣,波點長圍巾,牛仔褲上還有金光閃閃的暗紋,腳上穿了一雙低幫雪地靴……
      “非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就以這身潮味十足的打扮出現在成都人面前。他的相聲能不能征服南方觀眾?“南方?你說是馬來西亞啊,哈哈!其實我之前在海口、深圳都開過專場演出,我想成都還沒有這些城市南方吧!”在郭德綱眼裏,全國推廣普通話後,語言早已不受限制了。“一人一碗飯,都是吃語言的飯,沒什麼差別!”

      全新創作 尺度比較開放
      北京有個說相聲的“嘻哈包袱鋪”,旗下的幾個劇場剛剛因為尺度的問題停演,對上海的相聲圈也有影響。
      在“嘻哈包袱鋪”四周年的演出中,相聲《新聞晚知道》在各大網絡媒體掀起一股風潮,點擊率超過300萬,其內容涵蓋“地溝油氾濫”、“皮鞋很忙”等諸多社會熱點事件;很快,這一視頻便遭到了封殺。
      包括相聲在內,還有一些小劇場演出,尺度比較放開,甚至形成了一種亞文化。這是一個大眾傳播的場域,但又有別於媒體的大眾傳播,有許多臨場發揮,有即時性,聲過無痕,落實到相聲產品的生產者身上,他們在生產過程中怎樣把關、自設尺度,就很重要。
      每一次相聲創作的高峰都在社會轉型期,不僅是因為題材多,每個轉型期都是一次思想解放,禁錮少了,社會集體心理處於向上的興奮期,更多看到的是希望。
      老舍是中共建政初期的相聲創作者,不僅愛相聲、寫相聲、改相聲,還親自上台說過相聲,這是他鮮為人知的一面;馬季是改革開放之初的相聲創作代表,同樣是表演、創作雙料大師;梁左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相聲作者,被視為最後的大師級相聲作者,相聲最後一個黃金時期的幕後領軍人物。
      有評論者說,“梁左之後,姜昆再無好作品問世。想當年,姜昆的諷刺力度是現在的郭德綱都不及的。”現在,創作仍是短板。相聲創作不同於話劇、影視劇本,不需要一個邏輯嚴密、曲折跌宕的故事骨架,對於相聲,骨架存在的主要功用是掛包袱,包袱一個個地抖開,釋放笑料;對主幹要求不高,只要故事能發展得下去,包袱有地可掛,這就夠了。
      目前,相聲演員的創作方式有三:老活翻新(說老段子,如《捉放曹》)、重新添肉(用老段子的骨架填入現代故事)和全新創作,三者佔比大約是4.5:4.5:1。網絡段子是包袱的一個重要來源。不過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豐富了相聲演員的段子庫,另一方面提高了觀眾的笑點,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因為好扒網絡段子,招致不少詬病。
      目前,說評書的陳傳奇及說相聲的嚴夏,不約而同正在做的一項工作是:讀上海史,從中挖掘創作題材。

      觀眾變演員 說原創的新段子
      過去說起曲藝,大抵的場景就是一壺茶加一碟瓜子,台上的中老年演員演給台下的中老年觀眾看。但現在再去那些火爆的相聲會館和戲院,台上演的台下坐的,門口排隊買票的,齊刷刷都是年輕面孔,傳統曲藝的復興就這樣在大街小巷低調進行着。
      據《上海壹周》報道,在上海南京西路860弄,窩着一處只有200個座位的小劇場——鄉音書苑。這個聽起來並不像說相聲的地方,卻是如今上海最火的一家相聲會館的根據地,每逢周五和周日,排隊買票入場的隊伍能從弄堂裏一直延伸到沿街店舖之外。開場前總站在劇場外的,一個是會館老闆鄧濤,穿梭在後台和票房之間,交替說着正宗上海話和非典型京腔;另一位則是相聲紅人金岩。這兩個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5年前因為相聲成了黃金搭檔,在2009年開始操辦“純粹市場化的海派相聲團體”——在古色古香的園子裏,說原創的新段子,“演員都是80後。”
      不過最早的時候,“80後上海人說相聲”並沒能吸引多少人氣,“觀眾最少的時候台上15個人,台下也是15個人,其中還有負責衛生的阿姨坐在下面湊人數。”演員來了一撥走了一撥,如今相聲會館裏的演員大多是從觀眾發展而來:有國企官員,有IT工程師,也有“海歸”……“海派相聲到底應該是什麼面貌?我們一直在思考,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必定來自上海的生活,帶着上海的特點,可以借鑒滑稽戲,但必須保持相聲的演出形式。”鄧濤說,這些來自各行各業,有着不同生活經歷的同齡人,才是“海派相聲”的精髓。
      後來火爆了,“一票難求”,票價也由原來的35元漲到了80元。“一年演出100場;每個月來看兩次以上演出的核心觀眾4000多人,而且他們的月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現如今報名加入會館演員行列的觀眾越發多起來,要求自然也“水漲船高”:必須本科以上,必須有工作經驗,這兩條就是新加的入館條件,“觀眾素質都高了,演員不跟着提高素質怎麼行?小學生根本不可能逗樂大學生。”

      大學讀的是法律  現在玩的是大鼓
      “我的好姑娘,她要找對象,管他人品怎麼樣,只要有車又有房,地位響噹噹,資產烏泱泱,保定他要一跺腳,這兒就震得慌。”用天津大鼓和吉他貝司混搭在一起,讓“南城二哥”着實火了起來。
      這個穿着大褂、搖着摺扇的天津人,大學讀的是法律,“我這個人性格比較狂妄不羈,讀大學的時候天天跑上海音樂學院聽課。”畢業了,“組小樂隊,玩的是正流行的邋遢搖滾,結果錢沒掙着,還欠了一屁股債。”偶然一次聽到京東大鼓,他突然萌生了把曲藝和搖滾樂隊混在一起的念頭,“南城二哥”由此誕生。“南城二哥”的觀眾都很年輕,“我爸是李剛,我爸是李雙江,我有衝鋒槍……”這些唱詞每每能博得一片叫好,也有人替他擔心這些話題過於敏感。

      姜昆“跨界”主演舞台劇
      相聲演員姜昆成了音樂戲劇《美麗的藍色多瑙河》中的三位主演之一,姜昆稱此番登台不是簡單的玩票,而是要認認真真演戲。對於“跨界”演出的說法,他糾正說:“我從小就是學戲劇的,文革期間還演過兩部話劇。要說跨界,我現在想去當話劇演員,也沒有人要我啊,所以這只是一個個案,我演這部戲不會影響說相聲,說相聲也不會影響演戲。”
      作為目前中國相聲界的領軍人物,姜昆是圈內的忙人,此次能夠騰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演舞台劇,讓人頗感意外。姜昆坦言,他答應出演後又有點後悔,“我發現我的決定太衝動了,幹了一件很傻的事兒,因為台詞太多了。演舞台劇和說相聲完全不一樣,剛開始排練時,怎麼走道我都不知道。” 
      姜昆曾經在公開場合反對低俗相聲,他與郭德剛的口水戰一度廣受關注。但姜昆強調稱,他只是對低俗的內容有意見,與個人沒有關係:“2005年,我曾拉着郭德剛、李金斗一起搞過北京相聲俱樂部。我只是對低俗的東西有看法,我不希望藝術工作者罵娘,不希望他們說黃色的東西,說道德標準以下的東西。”
      對於相聲的前途,姜昆說:“長江後浪能不能推前浪,一代新人能不能換舊人,這本身就是個問號。比如說相聲,我能超過馬季嗎?超不過。馬季能超過侯寶林嗎?超不過。侯寶林能超過馬三立嗎?也超不過。現代人寫詩能超過唐詩嗎,寫詞能超過宋詞嗎?所以說,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繁榮,不要什麼都指望後人超過前人。”
      他說:“我非常關注現在的80後相聲演員,有些大學生表演的節目,我也會去看,因為文化背景和特殊用語的差異,我有些看不懂了,聽着不樂了,但是周圍的大學生聽着會樂。”

      中國著名相聲演員
      第一代:張三祿 
      第二代:朱紹文(窮不怕)、阿彥濤、沈春和,等等 
      第三代:恩緒、徐長福,等等
      第四代:裕德隆、劉德智、李德祥、李德鍚(萬人迷)、張德泉(張麻子)、周德山(周蛤蟆)、馬德祿、焦德海,等等
      第五代:張壽臣、常連安、郭榮起、馬三立、郭啟儒、朱闊泉,等等
      第六代:侯寶林、張永熙、劉寶瑞、趙佩茹、郭全寶、王鳳山、馬志明 、尹笑聲、常寶華、常寶霆,等等
      第七代:馬季、侯耀文、蘇文茂、唐傑忠、張文順、李伯祥、杜國芝、高英培、師勝傑、常貴田、趙振鐸、范振鈺、牛群,等等
      第八代:姜昆、郭德剛、馮鞏、趙炎、劉偉、王謙祥、李增瑞、李金斗、于謙、高峰,等等
      第九代:何雲偉、曹雲金、大山、大兵、劉雲天,等等



兩名小朋友在表演相聲《論捧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