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大建設大發展 武漢“滿城挖”
( 2012-09-21 )



9月5日,武漢一工地發生塌方事故。新華社

因為滿城遍布工地,2011年,武漢市的年度詞是——“挖”。五千多個工地同時開工,“九省通衢”的武漢似乎陷入了一場“不通則痛”的“陣痛”中。這座巨大的工地,不僅是一個城市渴望迅速發展的心聲在現實的激烈投射,也是中國特有經濟運行模式下值得關注和研究的一個標本。

      “建設不會停止,我會頂着罵名繼續下去。”武漢市委書記阮成發很堅決,他說:“我理解市民的感受。但是,當我們回頭看,不這樣做,會對不住這座城市,對不住市民。”人們都叫他“滿城挖”。阮成發多次表示:“十一五”在城內挖,“十二五”要挖到城外去。

      工地遍地開花
      據《南方周末》報道,武漢市有五千多個工地同時開工,可謂遍地開花。17分鐘,行駛距離為61米。這是2012年8月30日晚7時20分許,武漢一輛的士在武漢大學西門附近的行駛狀況。司機說,“以為過了7點,會強一點。結果,您看,還是堵得不能動。”數百米外的馬路上,是武漢市尚未完工的地鐵工程。藍色的施工擋板豎在馬路兩側——這樣的藍色封閉帶分布在武漢市的各個城區。任何一個工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隨之而來的交通堵塞,揚塵籠罩、水淹浸街,噪音擾民等各種問題;但阮成發說:“建設不會停止。”輕軌一期緊跟一期,地鐵沿途“鑽地”,過江隧道一條通車又規劃下一條……

      的確有了變化
      武漢人也慢慢感覺到這座城市的變化:新建的武漢大道開通後,從東湖賓館到天河機場基本一路暢通無阻,只要40分鐘,過去,最快也需要1個小時,而且沿線有多個堵點,遇上一個便幾乎“遙遙無期”。過江隧道修成,沙湖大橋通車,也大大縮短了武昌和漢口的距離。
      2012年新聘任為政府“布衣參事”的武漢市民胡全志說,幾年的大拆大建,不僅使舊城區的居民紛紛住上了新房,而且就連城中村改造或郊區的農民都住上了樓房,這在十多年前,是一種夢想。“當然,五千多個工地同時開工所帶來的城市壓力和痛感,也不能忽視,政府要有一系列智慧和高招去應對。”

      持續“大”建設
“大”字當先正是武漢當前的發展戰略,武漢市官員說,“當前武漢處在產業大發展、改革大推進、城市大建設的階段,武漢正在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前在武漢街頭,寫着“武漢精神”的條幅和看板充斥在各個角落,與之相對應的是隨處可見的基建工地。
      早在2011年初,武漢全市5000多個建設工地遍地開花的壯觀景象就曾引起諸多質疑。近幾年,武漢持續大建設,每年城建投入逾1000億元。今年7月,武漢市通過了《武漢市“城建攻堅”五年行動計劃》:將在未來5年投入4217.66億元(人民幣,下同),實施24項工程;2012年至2016年,武漢將建成中部第一、國內一流的城建基礎設施,主要指標趕超現在的廣州。屆時,武漢將實現“兩個全國前列”:交通通達能力走在全國城市前列,人居環境走在全國城市前列。
      在武漢生活了55年的胡全志認為:在建設過程中去評價大拆大建的功過,為時尚早;至關重要的是,不要因為還歷史舊賬而欠下歷史的新賬。“城市建設進程要跟當地經濟發展速度和品質相匹配,如果資金鏈跟不上,地方政府擔保不了,出現大面積違約,如何解決?”
      政經觀察人士也指出:“5000多個建設工地遍地開花,多條地鐵軌交線路同時上馬,體現地方政府對大建設、大發展的急切渴望,但城市建設需要量力而行的長遠規劃,‘百天規劃’式的躍進思維恐很難與科學發展的要求相適應。”

      曾經是中國第四大工業城市
      歷史上的武漢,曾是與上海齊名、被冠之以“大”的兩個城市之一。在孫中山的《建國方略》中,武漢更被設想為“東方芝加哥”。即使在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的經濟總量也僅次於北京、天津、上海,位居全國第四位,是名副其實的中心城市。
      從中共建政初期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一直是中國第四大工業城市,武鋼、武重等武字頭大型國企是那個時代的最好見證。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武漢卻逐步衰落,在中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也降到了第二梯隊。據《中國經營報》報道,最近20多年以來,廣州、深圳等城市迅速崛起,武漢卻逐漸落寞。經濟總量上,武漢目前僅相當於上海的1/3、北京的1/2;工業產值上,在19個副省級及以上的城市中,武漢僅僅位列14位,不僅遠遠低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深圳和廣州等,也落後於東北地區的瀋陽和大連,以及西部地區的重慶和成都,甚至還落後於中部地區的鄭州。
      最近幾年,武漢開始了基於大拆大建模式的復興之路,但這種模式能否拉動武漢成為真正的中部“龍頭”乃至國家中心城市,各界評說不一。
      贊同者說,“大武漢”的榮光在不久以後就要回來了;反對者表示,最近五六年,武漢一直大拆大建,瞎折騰,擾民,城市面貌並沒有改觀。在政經觀察人士看來,大拆大建的背後,實際上是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武漢爭當中部“領頭羊”的決心;也是曾與“大上海”齊名的“大武漢”,希望在此輪城市化浪潮中重返國家中心城市的野心。
武漢能否重現往昔“駕呼津門,直逼滬上”的歷史輝煌?
      政經觀察人士認為,首先,武漢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比重還不達標——國家中心城市GDP必須佔全國GDP比重的2%以上,武漢距離這個指標目前尚有3000億元的缺口;其次,武漢城市圈在中部三大都市群的經濟實力中處於劣勢,就單個城市來說,鄭州和長沙也有趕超武漢之勢,而其背後的湖北省在整體實力上也弱於河南省,這直接影響了武漢想作為龍頭城市的帶動效應。
 
      認識武漢
      也叫江城,有九省通衢之稱。
      於長江沿岸,為鐵路交通樞紐,工業發達,與位於北美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似,被稱為“東方芝加哥”。
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合併為京兆區,總稱武漢,開三鎮合併先河,並讓武漢成為了中國第一個直轄市。
      武漢曾是“百湖之市”,但因近年來房地產開發過度,填湖造房之事時有發生,中心城區湖泊僅剩38個。
在武漢所有外商投資中,港資比重最大。
      武漢四大名早點,依次是蔡林記的熱干麵、五芳齋的湯圓、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

      “錢緊”就賣地 街頭樓盤廣告多
      武漢市社科院研究員方耀強提到武漢的“滿城挖”時表示:“武漢是在補課。與北上廣(即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相比,武漢的發展落後了至少十年,現在的大建設也是必然路徑。”
      “大建設”的背後是巨大的資金支持。以“滿城挖”為典型標誌的武漢城建“躍進”也面臨着“錢緊”的空前困境。一位當地政經觀察人士就指出,“大建設”必然會帶來政府的賣地行為,通過賣地、引入外來投資者來支撐大規模的城市建設。
      在武漢的街頭看到最多的就是樓盤廣告。在房地產調控的今天,北上廣已經很難見到這樣地產廣告紮堆的盛景。在武漢的鬧市區,一邊是掛牌出售的新建樓盤,一邊就是緊張施工的工地。從武漢長江大橋上鳥瞰,遠處新建的高層建築與橋底下舊式的居民樓形成鮮明的對比。

      當年“天下第一”漢正街原地踏步
      實際上,改革開放後,武漢人並非完全落後於市場經濟的腳步。以著名的漢正街為例,1979年,103位武漢人開始在漢正街擺攤做生意,這個位於漢江和長江交匯處的嘈雜老街,迅速成為中國探索市場經濟的試驗場之一。 
      1980年代,漢正街“買全國、賣全國”的經營模式吸引全國各地的商販前來“打貨”,迅速成為中國對內搞活經濟的典範,被稱為“天下第一街”。那時,浙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還沒開始建設;但到1990年代中後期,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已經成為世界級的重要市場,“漢正街還在原地踏步。”破舊、水貨和小偷橫行一直是漢正街給外界留下的印象,至今,這種面貌仍然沒有多大改變。
      “在新的經濟利益格局變動中沒有建立起新的優勢,這是(武漢)發展緩慢的客觀原因。”另一方面是,武漢的內陸意識、思想觀念,與沿海地區有較大的差距。

      成都塔吊不算少 晚上亮燈的不多
      中國成都——地平線上矗立着100多台高高的塔吊,一眼望去,這座中國西部城市顯得生機勃勃,但是只有為數不多的塔吊才亮着燈忙到深夜,它們修建的是像高鐵這樣國家政府工程;更多的塔吊卻不這麼繁忙,哪怕是在白天——相比武漢,這顯然是中國經濟的另一種縮影。
      成都這些建築塔吊的工作模式在全國處處可見。《紐約時報》的報道說,夏去秋來,中國加緊投資挽救經濟,但消費者、商家和債務纏身的地方政府卻對繼續花錢沒有多少興趣。中國統計局新近發布的經濟資料顯示了問題的嚴重程度:8月份的工業生產指數只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8.9%,甚至比經濟學家此前的預計還要低,是自2009年5月全球經濟全速衰退以來的最低增速。但是,正如成都那些運行緩慢的高樓塔吊所顯示的那樣,真正的問題出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在此之前,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中國的經濟支柱。
      年輕的電工趙晨真(化名)說,“建設速度減慢了。”銀行家和企業高管們稱,中國各地的開發商已經把工程建設減慢到了盡可能節約資金的速度,但為了避免觸發貸款合同當中的違約條款,他們還沒有完全停工、撤出塔吊——過去是全天三班倒,而現在只有一班。
      過去幾年,中國各地的城市借貸並支出了大量資金,現在,它們發現自己財政告急。讓它們雪上加霜的是,房地產市場的萎縮已經損害到了它們的命脈——通過出售政府所有的土地獲得的收入銳減。

      中部四省“立交橋”投資萬億
      地方政府正在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這是中國最新一輪刺激計劃的獨特之處。中部四省,投資萬億,一個大規模的基建計劃正在進行之中,它的代號叫“祖國立交橋計劃”。
      據《南方周末》報道,2011年10月14日,中國交通部主要領導到武漢出席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工程治理工作經驗交流會,並提出,把武漢建成“祖國的立交橋”,充分發揮湖北地處中部、連南接北、橫貫東西的交通區位優勢,加快建設全國綜合交通運輸和中部崛起的“立交橋”。此後數月中,湖北與交通部多次商談。
      2012年4月26日,湖北省政府正式向外界發布了“祖國立交橋”的具體建設計劃,主要包括公路、鐵路、港口和物流基地建設,固定投資總規模為3059億。武漢市,被湖北省交通廳作為這個“立交橋”的圓心。2012年8月15日,湖北省交通廳最先與武漢市政府簽訂了推進武漢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協定,涉及82個重點項目,其中,“十二五”期間計劃投資2329.37億元,佔湖北省計劃的四分之三。2012年7月,武漢市工業增速較上月回落了11.1個百分點。但1至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4.3%,成為拉動經濟增長最重要的引擎。
      湖北省發改委的一位官員透露,宏觀大環境不好的時候,基礎設施建設往往是各地方政府拉動經濟的首選。2012年上半年,湖北省發改委建設處批了29項交通建設專案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而2011年全年不過38項。
如此巨量投資,錢從哪裏來?武漢市財政收入的增長率近兩年來已經下降了10%。
      湖北省交通廳廳長尤習貴曾承認,“十二五”期間,湖北省普通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還貸資金缺口達385億元。在這樣的窘境下,地方政府更希望看到民間資本的身影。雖說武漢市計劃“十二五”期間,投資300億,建成10個物流園,但武漢市交委並不擔心資金問題,市交委辦公室主任呂作武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根本就不擔心招商引資的問題,想要進園的企業排着隊呢,我們要做的是篩選更有實力的企業。”



工人走過成都街頭。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