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危”星掠過地球
( 2012-08-17 )



      小行星2002 AM31近距離掠過地球,最近距離僅有320萬哩(約合520萬公里)。這大約相當於地月距離的13.7倍。在國際小行星中心,這顆小天體被列為“潛在危險天體”(PHA)。
      位於加那利群島的斯洛望遠鏡巡天系統網站舉辦了兩場網絡現場直播,讓全世界的網友分別觀看位於美國亞利桑那普利斯科特天文台和位於非洲外海加那利群島觀測到的小行星過境景象。科學家們表示,這顆小行星這次沒有撞擊地球的風險,不過它已被列入未來可能撞擊地球的潛在危險天體名錄。
      小行星2002 AM31是在2002年被發現的,自那之後,它便一直被設在美國加州的太空局深空天線網,以及設在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緊密跟蹤觀測。


      日發現極遠超新星痕跡
      斯洛巡天項目負責人派翠克.帕奧盧西(Patrick Paolucci)表示:“近地小行星153958 (2002 AM31)代表了每時每刻近距離劃過地球的9,000多顆小天體之一,其直徑大約相當於一個小型的城市街區,大約和在今年6月中旬飛掠地球的小行星LZ1大小相當。”
      另一方面,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產業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利用位於夏威夷的“昴”號天文望遠鏡,發現在牧夫星座方向,距離地球約119億光年的位置,存在某顆超新星的殘跡。
      研究小組認為,這是迄今發現的最遙遠的超新星痕跡。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狀態。這種爆炸的亮度極高,爆炸過程中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照亮該天體所在的整個星系,並能持續幾周至幾個月後才逐漸衰減到不可見的水準。
      日本研究研究小組經分析後發現,這片氣體雲記憶體,存在鐵和鎂等元素,它們是恒星爆發、成為超新星後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