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不能忘卻的“六四”紀念
( 2012-06-08 )



      在陰沉沉的黃昏,有一群人,聚集在中國駐溫哥華總領事館門前,唱歌,演講,燃點燭光,繼續他們已經22年的儀式,既肅穆又沉重。
      一個年邁的女子,在講台上語不成聲––她的弟弟王炳章被中國國安從越南綁架,在中國的監獄中已整整囚禁了10年。“十年生死兩茫茫”,期間他們的父母相繼離世,臨終卻不能見上兒子最後一面。
      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用還稚嫩的童音,朗誦她寫下的英文詩歌:
      Screams, shouts, machineguns,
      Dying wishes strewn around the confines of the square,
      ……
      (翻譯:尖叫聲,吵鬧聲,機槍聲,垂死的希望散落在廣場四周……)
      然後,魚貫的人群,把手中希望的燭光,獻給23年前在北京遭槍殺或坦克輾斃的年輕死難者。數百支蠟燭,排在地上,喻意着“希望之光”,把中領館大門前照得明亮無比;然而,在成排的蠟燭旁,全身白衣的“天安門父親”手捧死去兒子的遺像,顯得無比凄涼。
      請聽他們的歌聲:也許我倒下,再也不能起來……
      這一天,是六月四日。23年過去了,“不能忘卻的紀念”仍然持續。在香港,18萬人燭光如海。在溫哥華,也有近400人參加了燭光晚會。
      也許,參加者已沒有了當年的激情,但卻已經積淀成更深沉的信念;
      也許,參加者已沒有了當年的悲痛,因哀傷已經化作了九死而不悔的堅持;
      也許,參加者已不復當年青春年少,但老成持重,正在吸引年輕一輩“薪火相傳”。
      是的,“民主行”遊行途中走在前列的少男少女們,分明已在接過民主棒。
      而越來越多人到中年的中國新移民,也日益成為隊伍中的中堅力量。他們全都相信,只要通過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中國必將迎來民主的春天(相關報道見頁26)。
      “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的傳言流行已久。究竟這些九頭鳥來到溫哥華,又是怎樣走出自己的移民之路呢?本期專題故事便介紹了幾位湖北人在溫哥華打拼的故事(詳見頁7)。
      “都市報之友”招募活動正式啟動後,立即獲得了讀者的熱烈支持,已有多名讀者致電參加,為本報貼近社區注入一支強心針。現在仍然開放報名,希望讀者支持(報名詳見頁42)。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