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期望讀者客戶報社三贏
( 2012-05-25 )



Janet

      Janet Fang:期望三贏局面
      從《加拿大都市報》創辦之初,Janet(方雅慧)就在該報工作,現在她成為該報的廣告業務主管。
      5年前,她第一次做免費報,一切從零開始,由於主管與同事毫不吝嗇地傾囊相授,工作中學習良多,受益非淺。她來自台灣,雖然與大陸移民說的都是國語,但文化背景還是有很大不同。《加拿大都市報》的客戶大部分是大陸移民,報社的同事也大多來自大陸,她對中國大陸的情況越來越了解了,幾乎被“同化”了,知道中國不同地域的人習慣想法不同。對1949年以後的歷史,也從另一角度有了新的理解。
      現在,《加拿大都市報》的客戶,除了大陸移民,也有不少台灣、香港來的移民,還有其他族裔的商家。Janet跟客戶已建立了很好的關係,有些就像朋友和親人一樣。她感謝客戶、讀者的長期支持與肯定,也希望不斷地學習,在學無止境的廣告行業,繼續為客戶提供最佳性價比的推廣平台。


      William Qian:感謝客戶厚愛
      William(錢儉)感謝5年來客戶和讀者的厚愛。他在報社蒸蒸日上的發展中,更體會到報社辦《加拿大都市報》定位的準確。他在做廣告業務的過程中,力求幫助客戶找準定位,做出效果,開拓商機,讓客戶跟報社共同成長。
      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他與很多客戶成了朋友。他希望客戶一如既往地支持本報,也希望客戶財源廣進,生意越做越大。


      Kitty Mak:希望為客戶帶來商機
     
Kitty(麥潔兒)是香港移民,在《加拿大都市報》的工作,使她了解了中國大陸的不同文化,學到了更多的東西,國語也有了很大進步。
      工作期間,她與客戶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也希望《加拿大都市報》不斷加入新概念,為客戶帶來更多的商機。


      Coco Yu:努力把握客戶需求
      Coco(余卓靈)來報社時間不長,覺得報社的團隊互相支持,有很好的合作精神。在這裡,她學到了業務知識,也學會了怎樣與客戶溝通。她來自香港,跟大陸來的同事及客戶的接觸,使她學到了不同的文化和處世方式,在工作上更成熟。她希望不斷學習,能更準備把握客戶的需求,把業務做得更好。
      圖文:記者董清霞

      溫哥華中國大專院校校友會會長李卉:從《都市報》了解溫哥華
      李卉目前是建會27周年的溫哥華中國大專院校校友會會長,也是建會105周年的溫哥華中華會館的年輕理事,也是以大陸社團為主的58個社團聯合體的加拿大華人社團聯席會的創始人之一,是聯席會的共同主席和執行委員。她說:“繁忙的社會活動, 使我依賴着《都市報》來瞭解整個溫哥華, 我是該報忠實的讀者。”她每週會看都市報的電子版,即使是回上海或是去任何地方,流覽都市報網站都是她生活中一個固定項目。
      她說,《星島日報》《都市報》的總編何良懋老師平易近人,鼓勵和支援校友會的活動。2010年親自為校友會《我的移民生活路》征文擔任評委, 在校友會25周年慶典上給獲獎者頒獎, 這是對許多投稿人的莫大鼓勵,也給眾多中國校友也是大溫眾多社團會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何良懋再次答應為校友會建會27周年組織的征文《我心目中的和睦家庭》活動擔任評委。
      李卉認為,《都市報》,是溫哥華發行量最大的華人報紙之一,是華人週報中的老大,在溫哥華任何有華人的地方,就能找到《都市報》,家裏、車裏、超市里、飯店裏, 都可以看見《都市報》,有任何需求,找《都市報》准沒錯。
      “《都市報》很重視與社團的互動,自創刊以來, 邀請我們校友會也邀請了各大不同類型的社團到報社做客座談,這樣與讀者和社會活動組織者面對面交談和溝通,是難能可貴的,也是唯一的。這不僅讓我們的會員關注了《都市報》,也培養了一批忠誠的閱讀者。”李卉說,《都市報》社團簡訊,是大溫社團活動的檢索,可瞭解大溫各大團體的動向。 
      李卉喜歡《都市報》的人物專訪。她說:“娓娓道來的故事講述着您身邊的真人真事,那是曾相似的經歷讓你心底觸湧, 喜哀交集。創業的艱辛,成功的喜悅,失敗的無奈,回流的苦衷,無一不是加拿大華人移民的真實寫照。”
      除了看報紙內容,李卉也閱讀廣告內容。她說,《都市報》的廣告量很大,不同類型的廣告反映了大溫社會發展狀況和民眾所求, 是你瞭解市場的第一手資料,是新移民生活的指南。                                                   
       記者董清霞

      山東同鄉會理事長李昌任:專題故事話題讀者歡迎
      李昌任祖籍山東,從香港移民加拿大。他家最常看的報紙是《星島日報》。這些年,去超市買菜,也經常拿一本《都市報》回家。
      他說,《都市報》內容很豐富,有新聞,也有移民關心的醫療、法律、樓市、報稅、餐館介紹、理財知識。因為是週報,他看《都市報》不是為了看新聞,而是更關注專題報導。專題的選題是移民關心的,新鮮生動,很好地反映移民生活。山東同鄉會一些會員的故事也不時見諸報端。比如,《都市報》登了山東人王錕做木材生意的故事,有些讀者專門打電話到同鄉會找王錕的聯繫辦法,想跟他交流資訊;盛慶章考水暖工牌照的故事,關心的人更多。《都市報》上的專題,講的是普通人的故事,是發生在身邊的,大家都可以做的。比如買房租房經驗體會、往其他省份移民、到小鎮生活,可以使移民開闊眼界,從別人的經驗中學到東西。《都市報》不僅新移民看,老移民也看。除了大陸來的移民看,香港台灣來的移民也看。
      山東同鄉會與《都市報》互動比較多,理事長們曾來報社座談,社團活動版也時常刊登山東同鄉會活動的消息。很多會員都是看報紙知道消息,報名參加活動。
      李昌任喜歡看時事評論,認為各種觀點的交鋒,有助於瞭解加拿大社會和政治體系。他希望《都市報》多刊登一些對政府新政策、新法律的解讀文章。比如,提高領退休金年齡的利弊、影響,這類話題相信很多移民都關心。他說,烈治文的發行點很密,報紙容易拿,但住溫哥華西區有些會員說,住處附近拿報紙比較難,所以希望《都市報》增加在溫哥華西區的發行點密度。
      記者董清霞



(左起)William, Kitty, Coco

李 卉

李昌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