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應運而生 成功有讀者的一半功勞
( 2012-05-25 )



張曉軍

      《都市報》已經滿五歲了,當年創刊的經歷,仿佛仍在眼前。
      2006年,我受公司指派,就能否在溫市發行一本以大陸移民為對象,以簡體字為特色的免費周報進行評估。當時正值大陸移民潮的高峰期,每年都有超過三萬中國新移民來到加拿大,其中約有三分之一選擇定居溫哥華。顯而易見,發行一份以大陸新移民為對象的免費周報不僅可行,而且十分必要。
      經過數月精心籌備,2007年5月,一份別開生面的新報紙《都市報》,終於和廣大讀者見面。全彩印刷,簡體字,加上新移民在新大陸打拼的故事,《都市報》很快便獲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都市報應時而動,應運而生,但能夠脫穎而出,則是抓住了應需而長的關鍵──瞭解讀者的需要才能健康成長。
      中國新移民是個較為特殊的群體,閱讀習慣,譴詞用句,文化傳統等與港臺移民或老華僑並不完全相同。“內容才是王道”,由於《都市報》編採同事均為來自大陸的移民,瞭解新移民的特點,知道新移民的需求,自然能迎合新移民的口味,奉上精彩的內容。五年來,隨着新移民社區的不斷壯大,《都市報》也順利地茁壯成長,由當年四十多頁的小冊子,成長為近二百頁的“大報”,也成為大溫地區免費報的佼佼者。
      《都市報》獲得成功,與母報《星島日報》的全力支持分不開。而母公司星島集團在北美各城市,包括加拿大的多倫多、卡爾加里,美國的舊金山、紐約、洛杉磯等,也先後創辦了各自的《都市報》,為當地的大陸新移民服務。令溫哥華《都市報》同仁引以自豪的,是2009年年中,《都市報》北美各地的負責人特地前來溫哥華,分享本報成功經驗。
      《都市報》刊出的新移民故事,也受到媒體同行的重視,經常被本地網站轉載,中國的網站也常加引用。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本報報道的移民故事,也引起了如德國《明鏡週刊》等國際媒體的注意,在探討中國移民現象時,轉載本報的移民故事。
      《都市報》成功的功勞,有編採和作者的一半,也有着廣大讀者的一半。展望未來,《都市報》仍將秉承以新移民為中心的宗旨,關心新移民的衣食住行,記錄新移民的酸甜苦辣,為讀者獻上豐盛的精神大餐。
      文:高級編輯張曉軍

      寫移民故事 感同身受
      工作中,我最享受的環節就是采訪。每位移民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有自己的閃光點。他人的經驗,是時間金錢換來的寶貴的財富,也是人生成長的豐富營養。
      我也是移民,剛剛慶祝了登陸8年的紀念日,“8年抗戰”,與其他移民一樣體會了生活的甘苦,從零開始的茫然。所以在采寫對新移民的故事時,感同身受。移民生活面臨的挑戰和適應新生活的甘苦是我關注的題材:移民後人到中年生老二老三、重回專業崗位、高能低就考專業牌照、到外省或小鎮二次遷徙、投資的經歷、再婚、單身女人、留守媽媽、家政女王……這些故事鮮活生動,都是普通人的故事,讀者感到親切,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啟發。
      最近我寫了一個《心態決定人生》的移民故事,新移民亮燈憑着樂觀的精神,剛來時,幾乎打遍了所有的累脖工種,從洗碗、做清潔、賓館鋪床清潔、工廠,沒有什麼難得倒她。從不懂英語,到進入西人公司打工,買了小公寓房子、普通的車子,心滿意足,安居樂業。很多讀者告訴我,看了這個故事深受啟發,有人還剪報留下來。
      除了放下身段,重新歸零,適應新環境,溫哥華還是個充滿機會的熱土,很多人在這裡實現了夢想。業余歌手登上了金色大廳演唱;一對夫妻通過投資物業出租致富;從國內來的白領成為大公司的合伙人;技術移民轉行創業成功。
      從事新聞行業十幾年,在不同的報紙工作過,從來沒有一個工作帶給我如此大的成就感。當第一次見面的讀者提及我曾寫的人物,當美食家們湧至我推薦的餐館時,我的心中充滿了感激。感謝神的安排,我找到了《都市報》這份似乎是“量身定做”的記者工作。在國內十幾年的編輯記者經驗用得上,來加拿大後的經歷和人脈也提供了助力。感謝幫我提供采訪線索的朋友們,感謝受訪者分享地精彩故事,感謝讀者多年來的支持!                
      文:記者董清霞

      五年耕耘 豐富人生閱歷
      從《都市報》於2007年5月與大溫讀者見面起,本人就為她工作至今。五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走過的日日夜夜,既豐富了本人的人生閱歷,也使自己在與讀者、作者、受訪者們打交道的過程中不斷成長並成熟起來。
      作為週報,《都市報》是一份小報;作為免費報,都市報就是一份大報了,她的讀者之廣,作者群之龐大、受訪者之眾都讓我為之自豪和驕傲。第一次為《都市報》做採訪,是去烈治文夜市採訪在那裡擺攤的留學生和普通新移民,那時我甚至連記者證都沒有準備好,說明我身份的名片也還在印製中,但我們報紙的宗旨——為新移民的安家、就業、教育及衣食住行提供資訊和服務——卻讓我得到受訪者的歡迎和支持,雖然從零開始,卻是很好的開始。
      工作之初,一直不知道該如何定位與受訪人的關係。作為女性,很喜歡採訪同性,覺得這樣比較隨意和容易拉近關係,消除彼此的生疏感和隔閡。幾年工作下來,卻發現異性相吸依然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王道。
      首先,與我同性同齡的受訪者,很容易從生活環境、孩子教育等有共識的話題開始讓彼此快速熟悉起來,但是這樣的熟悉發展下去會讓整個採訪流於生活化瑣事化而偏離主題,進而使採訪過程帶上點八卦的味道,而無法完美地詮釋採訪主題的深度與社會意義;
      其次,當兩個大男人面對面時,雙方很容易起一個公事公辦的態度,讓採訪過程太程式化,缺乏生動的互動過程,而我在面對一個異性受訪人時,會適度說幾句移民的感受和對這個城市的認識,或是某個重大新聞的看法,這樣不僅讓兩個陌生人之間有了一點可以感同身受的小話題,也為後面的全面採訪做了鋪墊——在談主題的過程中,可以分享和探討各自的經驗,於是這個採訪過程就是有血有肉有實料的,絕不是幾句干巴巴的總結和數據。
      第三,採訪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士,絕對是別的行業人士職業生涯中難有的寶貴經歷。本人曾經採訪過時年103歲的清華第一屆女生葉葉琴女士,當與葉女士相對而坐,聽她娓娓道來一百年的傳奇人生時,那種睿智的生活態度,讓人感覺受益匪淺;採訪讀三年級的大學生Kevin Yang後,這個大學生對他的父親說,“很感謝這位阿姨的採訪,她讓我在不經意間回顧了自己的大學生活,並意識到了一些學業規劃中的偏差,我會注意糾正的。”當Kevin的父親向我轉述他的這番話時,我深感欣慰。
      而能夠在《都市報》工作,確實是我的幸運。
      文:記者靖蓮英



董清霞

靖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