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體:

法律系收生率8% 一位難求 英語要求高 新移民難進
( 2012-05-19 )



在法律系畢業之後,謝嘉倫仍需要在卑詩律師會修讀法律訓練課程。 受訪者提供

卑詩省牙醫學系一位難求,法律學院收生也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卑詩共有三所大學開設法律學院,不過全省院校2010年法律學生錄取率僅為8%,甚至較一些加東名校還低。有畢業生表示,法律系入學試對考生英語能力和分析力均要求極高,這對一些新移民往往較不利。文:趙善樂

      根據法律學院入學試委員會(The Law School Admission Council,簡稱LSAC)網站資料,加國目前有17所大學提供認可法律學位課程,其中3家在本省,包括卑詩大學(UBC)、溫哥華島維多利亞大學(UVic)和去年新增法律學院、位於內陸甘碌市(Kamloops)的湯普森河大學(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申讀入學法律學位課程須持大學學位,或最少完成3年大學課程。
      按LSAC網站資料,2011-12年度,UBC法律學院有2,188人申請入讀,只收錄182人,收生率為8.3%;UVic則是8.4%,還低過加東名校的收生率(見頁30附表),可見競爭激烈程度之一斑。
      去年自UVic法律系畢業的香港移民謝嘉倫,之前在西門菲沙大學(SFU)完成大學學位,主修英文及犯罪學,目前在溫市中心一家中型律師行出任刑事辯護律師。
      她說,本地法律學院非常看重申請人的大學成績,而且還要遞交法律學院入學試LSAT(The Law School Admission Test)成績。此外,就算申請人的LSAT和大學成績都優異,學校還會考慮申請人的個人簡介、工作和義工經驗等。
      LSAT分作五份試卷,類型為閱讀理解、邏輯推理和分析推理。據過來人謝嘉倫透露,LSAT要求應試者英語理解能力極強,以及在壓力下表現的批判和分析力。加上每份卷試只有35分鐘作答,測驗考生的時間管理及組織能力。

      
      考閱讀理解邏輯推理
      她又說,考試難度因人而異,建議申請人報讀法律學院之前一年,就先要溫習教材或在網上做模擬試卷,加深瞭解本身的程度,再決定需要多少時間自修或報讀補習班。她透露,當年自己就在應考之前的4個月開始準備考試。
      因法律入學試對英語能力要求高,連一些具良好資歷的移民考生也感吃力。從香港新移居大溫的辛先生(化名),移民前畢業於香港一所大學英文系,又是卑詩省翻譯及傳譯人員協會會員,英語底子算不錯。他計劃今年年底報讀本地法律學院,2月時應考LSAT,但成績未如理想。他事後檢討說,相信是自己英文閱讀速度不及土生土長考生所致。
      辛先生表示:“我之前在溫市中心上過LSAT補習班,8個學生中,除我以外其他都在本地長大。在堂上做閱讀理解模擬試卷時,要35分鐘內閱讀4篇文章並作答,其他人可完成三篇以上,我卻只能做到兩篇半。試卷的題目雖然繁複,但只要多加練習就可磨練作答技巧,反而我閱讀時較慢‘入腦’,花去較多時間。”他己決定再接再厲,6月再參加LSAT。


      大溫的律師職位有限
      今年2月正式成為執業律師的謝嘉倫,11歲隨家人從香港移民加國,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在SFU畢業時獲頒該校學生最高榮譽的施勒姆金牌(Gordon Shrum Gold Medal Award)。她說,同班同學超過100人,當中有十數個亞裔生,大部分英文程度都很優秀;也有不少人像她一樣,母語不是英語或長大後才移民本國。他們考入學試時只要加倍努力,最終都能成功。
      謝嘉倫說,考LSAT或入讀法律系都會遇到困難,但難度都及不上畢業後找實習和工作機會。因為大溫地區律師職位有限,有些畢業生要到溫哥華島甚至內陸地區,才較易找到發展機會。

      大溫空缺少 執業前須實習一年
      今年2月成為執業律師的謝嘉倫表示,省內法律學生完成學位之後,仍得完成一年的實習和訓練課程,才能成為卑詩律師會(The Law Society of British Columbia )會員並正式執業。她說,新律師在大溫地區執業首年,年薪由3萬至9萬,但由於大溫這類職位空缺有限,不少畢業生都要到溫哥華島或內陸工作。
      根據卑詩律師會資料,2006年至2010年間,每年平均有約480個新律師註冊。要正式在省內執業,在完成法律學位後,還須要參加為期一年的律師會錄取計劃(Law Society Admission Program),完成9個月的實習要求,以及10個星期的專業法律訓練課程(Professional Legal Training Course,簡稱PLTC)。
      謝嘉倫指出,畢業生需要自行尋找在律師行或法律機構實習機會,大部分與她一起畢業的同學,畢業後一年內都找到實習工作。她說100多位同學中,有30多人在大溫地區實習,但由於大溫空缺有限,也有十數人,前往溫哥華島或內陸基隆拿(Kelowna)、芝里華克(Chilliwack)等地,一些處理刑事或家庭事務等小型訴訟律師行發展。
      她又表示,她同屆畢業的同學中,也有很多不是本省居民,其中約20人就前往卡加利和多倫多發展。實習過後,謝嘉倫說只有一半人能繼續在實習機構工作,另一半人要另謀高就。
      除在目前任職的律師行實習之外,謝嘉倫又曾在素里省級法院實習當檢控官。她說自己一向對處理家庭和刑事案件有興趣,因與當事人有較多接觸機會,也能幫助他們。

      律師:口才好最關鍵
      華裔資深律師李溢(圖)表示,人際技巧和口才,都是律師需具備的重要條件,法律學生宜及早鍛煉。他又寄語有志投身法律界的本地華裔學生,就算英語帶口音,也能磨練出好口才,不用為此感到自卑。
      李溢稱:“客人找你打官司前,必會先問‘我的勝算高嗎?’這時你的分析能力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優秀口才和表達能力,才能令客人信服。特別是日後想自行開設律師行的,就更要有良好人際技巧和懂得客戶心理,才能吸引和留住客人。”
      他又表示,一般人以為只有上庭的大律師才須要具備口才,其實事務律師也要參與不少協商場合,並跟對方律師討價還價。因此,他建議學生如自覺口才不佳,或性格倔強不擅交際,就應參加國際演講協會(Toastmasters Club)磨練技巧,或多參與義工和社區活動,把握機會多與人接觸。他說,如果學生認識一些法律界人士,更可請他們擔任導師,讓自己及早瞭解法律界的工作環境。
      法庭內外的唇槍舌劍,會否令母語非英語的華裔律師難以招架?中學時期才從香港移居本地的李溢表示,律師需要的是口才,而不是正確的口音,前者可透過後天磨練而成;就算英語帶有口音,也不會影響表現的。

      中僑師友計劃 助海外專才入行
      在海外執業或完成法律學位,但希望在本省執業的人,需先把個人簡歷交由國家資格認證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 on Accreditation,簡稱NCA)審核,再因應個別情況報考各科資格認證試,在本地法律學院補上課程,甚至修讀本地學位,最後才能獲得認可證書並展開實習。而為了協助此類專業移民,中僑互助會就設有“就業師友計劃”,為申請者引薦本地專業人士,讓他們瞭解本地行業資訊和執業要求。
      在香港已取得法律學位的本拿比市民張小姐,2009年從香港移居本地,目前在溫市中心一小型律師行實習,將於今年9月完成所有實習和課程要求,正式成為卑詩律師會會員並可以在本地執業。 
      張小姐表示,她在香港當了8年法律助理,並且透過遙距學習修讀了英國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London)的法律學位。而在實習前,她自修應考了5科NCA的考試才獲得證書。
      她也是中僑互助會就業師友計劃的參加者之一,獲溫市一專職個人受傷賠償的律師作為導師,她說計劃令她更瞭解本地法律界的各項專長,有更多事業選擇。
      中僑互助會就業師友計劃統籌許勁松(圖)說,該計劃是由卑詩省工作、旅遊及創新廳資助,2001年開始至今,服務超過1,500個專業技術移民。
      他說,計劃會為兩至三個參加者與相關本地專業人士配對,並在3個月內安排兩至三次會面,提供本地行業意見,並且協助他們把海外資歷應用在本地。
      他又指出,計劃有超過100位本地專業人士出任導師,包括4位律師,其餘來自會計、金融、資訊科技等專業,近半是華裔。